更新時間:2025-06-06 15:05:53作者:佚名
2019年,廣東省內共有154所普通高等院校,此外,從2018年起獨立招生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以及同年新增的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也被納入其中,使得廣東省的普通招生高校總數達到了156所。
2018年相比,已有四所高校完成了更名:分別是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工商職業技術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天河學院以及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
新增四所院校名單如下:深圳技術大學、廣東財貿職業學院、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及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學院。
深圳技術大學自2019年起正式開展本科招生工作,當年理科生的錄取分數線達到了521分,這一成績超過了諸如廣東工業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廣州大學等歷史悠久的老牌本科院校。
一、本科高校名單
表格根據2019年廣東高考投檔分排序。
投檔分數與高校的整體實力緊密相連,然而這種關系并非絕對。以中山大學為例,盡管其投檔分數不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但其綜合實力卻顯著優于這兩所分校區。此外,中山大學最熱門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以及最高錄取分數線也都超過了上述兩所分校區。
①獨立招生分校區3所:港中深、哈工深、北師大珠海校區。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深圳大學以及南方科技大學,這十所高校均具備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和教育實力。
廣東省共有八所高校被列為重點學科建設院校,它們分別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汕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州大學、廣州醫科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以及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
粵東西北高校振興計劃涵蓋了以下院校: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嶺南師范學院、韓山師范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韶關學院、嘉應學院、惠州學院、五邑大學、肇慶學院,以及廣東藥科大學云浮校區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河源校區。
特色高校提升項目包括:廣東財經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東藥科大學、星海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廣東金融學院、廣東警官學院、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州航海學院、東莞理工學院以及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和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二、專科高校名單
三、部分高校簡介
1、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港中大(深圳)是根據中外合作辦學相關法規設立的,通過入學考試進入該校的學生將同時注冊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身份,完成學業后,他們還將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的學位證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2019年的本科提前批次中,文科類錄取分數線為618分,理科類則為636分,其中文科共錄取23名考生,理科錄取人數為36名。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受歡迎程度超越了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其理科錄取分數線達到636分意味著什么?雖然這個分數低于華東五校和北京師范大學,但卻是上海財經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以及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九所國內頂尖高校的錄取分數線之上。
2、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與深圳市政府聯合建設而成,它不僅是哈工大的一部分校區,同時也是深圳的一所高等教育機構。
哈工大(深圳)是一所面向全球廣泛招收留學生的學府,其培養層次豐富,包括本科、碩士及博士等多個級別。自2018年開始,學校采用了獨立的招生代碼來選拔本科生。該校設有理、工、管、經四個學科門類,這些門類下又細分為22個學科大類;此外,學校還擁有9個學院和33個專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在2019年的廣東理科招生名額為191人,其錄取分數線達到了622分,排名位于3575位,這一位次相較于2018年的5559位有顯著提升。該分數超過了北京理工大學的617分、西安交通大學的615分,并且比哈爾濱工業大學本部的607分錄取分數線高出整整15分。
3、中山大學
孫中山先生創立,歷經百余年教育傳承,該學府系我國“雙一流”A類、“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重點扶持高等學府。
在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中2024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錄取分數線(2024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共有50個學科參與評選,其中48個學科成功上榜。在這48個上榜學科中,有2個被評為A+等級,14個被評為A類,28個被評為B類。綜合來看,該單位的排名位列全國第十。
4、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工學院,曾為教育部直屬的“四大工學院”之一,始建于1934年,是我國“雙一流”A類、“985大學”和“211工程”的重點建設高校,同時也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高校。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該校共有8個A類學科和20個B類學科。
5、南方科技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與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均采用了綜合評價的招生模式,故在提前批次招生時并未設定投檔分數線。
南方科技大學,以理學科和工學學科為核心,成為了一所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驗基地。自建校以來短短6年時間,該校成功地將辦學層次提升至學士、碩士乃至博士階段,譜寫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新深圳速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這所高校是中外合作模式下的產物,它由深圳市、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以及我國北京理工大學共同攜手創辦而成。
6、暨南大學
該學府系我國首所由政府創立的海外華人高等教育機構,被列為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的重點發展院校,同時也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中的高校。
在2018年亞運會上以9秒92的優異成績勇奪百米賽跑冠軍的“速度之星”蘇炳添,目前擔任暨南大學的體育教師。
該學府設有五個校區,分別坐落于廣州、深圳及珠海,在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校區數量位居前列。
7、深圳大學
深圳僅此一所的綜合性學府,位于南山后海灣地區,地勢蜿蜒起伏,四周環繞著外海與內湖,荔枝樹成片,風光旖旎。該校擁有后海和西麗兩個校區,是深圳市規模最為宏大的本科教育機構。
盡管該校并非211工程或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然而近幾年來其發展勢頭迅猛,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工程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等領域,該校已成功躋身ESI學科世界排名的前1%。
深圳大學培養了大量杰出人才,其中張志東、馬化騰、史玉柱、彭少彬等都是該校的杰出校友。
8、華南師范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作為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高等學府,榮列“211工程”首批成員,并被納入國家“111計劃”以及“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同時還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項目和廣東省重點大學的重要成員。
華南師范大學是廣東省內唯一一所專注于教師人才培養的學府,省內外的眾多小學、中學以及高中教師中,絕大多數均畢業于該校。學校設有石牌、大學城和佛山南海三個校區,涵蓋教育學、文學、哲學、法學等12個學科門類2024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錄取分數線(2024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是一所綜合性師范大學。
9、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成立于1981年,它是粵東地區為數不多的達到國際標準的高等學府之一。該大學由教育部、廣東省以及李嘉誠基金會共同建設,并且是全球唯一一所持續獲得李嘉誠基金會——這一私人基金會——資助的公立大學。
汕頭大學享有“中國高校建筑之花”的美譽,其教學資源和設施均十分優越,特別是圖書館,更是被譽為“亞洲最美圖書館”之一。在學生培養方面,該校借鑒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管理模式,實施了書院制培養體系,包括“五個一”本科教育質量工程項目、推行國際化戰略、提供三次轉專業機會以及免費雙修的機會。
1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州外語外貿大學位于廣州市,該校被納入“2011計劃”以及“亞洲大學學生交流集體行動計劃”(即亞洲校園計劃)。它是全球19所向聯合國輸送高級翻譯人才的大學之一,同時也是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初創單位之一,并擔任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的成員。
10、北師大珠海校區
北京師范大學借助珠海分校的設施,以及通過協議收回的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的校區和校舍,正在建設新的珠海校區。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與北京師范大學校本部同水平、同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發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畢業證書。
依據教育部發布的《批復》文件,珠海校區招生工作啟動后,珠海分校的招生規模逐年有所縮減,直至2021年完全停止招生,并計劃在2024年結束其辦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