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3 21:11:02作者:佚名
自2月19日起,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合肥)等地戶籍居民跨省轉移戶籍時,只需向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即可。轉移。 居住地和遷徙地之間往返。 2月24日,安徽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徐馬飛成為第一個享受跨省戶口網上遷移便利措施的人。 除了是“第一人”之外,更引人關注的是,他已經定居上海,放棄上海戶籍,成為合肥人。 長三角人才流動頻繁,但戶籍確實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我們來聽聽徐馬飛對于這個問題是怎么想的。
近日,徐馬飛剛剛拿到新戶口,正忙著和妻子在合肥看房。 雖然他去年考入了安醫科大學,但由于合肥的限購政策,他一直買不到房。 現在定居合肥,他感覺很踏實。 “我不認為我來自哪里有什么區別。他們都很好?!?徐馬飛說,大家都很關心他“放棄上海戶口”的事。 他認為上海好安徽醫科大學怎么樣,合肥也好。
徐馬飛是典型的“長三角人”。 他的家鄉是浙江。 1998年就讀于浙江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5年至2012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進修,獲博士學位。 隨后前往美國貝勒大學深造。 醫學院分子細胞系博士后。 2002年本科畢業后,徐馬飛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時間,并在當時成功定居上海。
徐馬飛基本選擇在長三角地區工作。 他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地采訪過。 后來,他覺得安徽醫科大學提供的科研條件和配套設施很好,就打算留在合肥。 “全國各大城市的科學研究不存在任何障礙。” 徐馬飛說,去年,安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先后引進了十余名海外人才。 最近,召開了三個多小時的人才座談會,讓他們向徐馬飛等人提出建議和困難,座談會上的討論非常熱鬧。
“我在合肥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徐馬飛坦言,以他目前的條件,在上海的大學很難被評為教授,但在安醫科大學,他被評為教授,并且有自己的實驗室。
從事科研工作后,徐馬飛帶著家人和孩子仔細觀察了合肥這座城市。 他已經參觀過濱湖濕地公園、大樹山森林公園等地。 他在心里把合肥與上海、杭州等地進行了比較。 長三角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合肥節奏較慢,壓力較小,更適合居住。 他還感嘆長三角城市群的交通便利。 從合肥到上海開會,或者回到浙江老家,只需兩個小時的高鐵車程。
徐馬飛的跨省網上戶口轉移只是長三角人才流動更高質量融合的一個縮影。 去年年底,蘇州出臺新政策,宣布租房可落戶。 蘇州、南京將實現積分落戶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累計互認。 蘇州、無錫、常州也在探索同城戶籍準入期限一體化互認。
在滬蘇浙交界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人才流動互認取得長足進步。
2月26日安徽醫科大學怎么樣,示范區首張跨區域《上海海外人才居住證》發放給在蘇州市吳江區工作的蘇州華德電子有限公司馬來西亞總經理王文興。 這張海外人才居住證打破了地區行政壁壘,讓不在上海工作的翁文興真正享受到了上海市民的待遇。 這一政策將有利于企業進一步引進各類海外人才到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工作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