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5 10:14:25作者:佚名
無所畏懼(wú suǒ wèi jù)
【解釋】: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例句】:他一臉無所畏懼的樣子,十分討厭。
南北朝時代,北魏境內出現動蕩,董紹提交文書表達意愿,主張指揮三千巴族戰士,必定能擊潰叛亂分子,皇帝閱覽文書后,向太監徐紹詢問巴族人士是否全盲,徐紹回答皇帝這是董紹的夸張之詞,稱巴族民眾極為勇猛強悍,面對敵人毫無膽怯,總是奮勇搏斗,皇帝隨即命令董紹即刻趕赴叛亂地點平息事態。
【英語】:
毫無畏懼的相似說法:勇猛前進、當機立斷、積極向上、一刻不停、勇敢前進、主動請纓
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
【解釋】: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例句】:勇往直前的沖吧,不要怕!
【故事】: 【出處】: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中有言,不介意他人褒貶,不掛懷個人利弊,應當奮不顧身無所畏懼英文,闡述常人不敢言明的真理。
【用法】:【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人的勇敢
挺身而出(tǐng shēn ér chū)
站出來時身體伸直,面對艱難險阻貝語網校,表現出無畏的勇氣。
我完全明白,非常明白啊!我目睹了嬋娟遭受欺凌,我看見你勇敢介入,大聲疾呼,激烈反駁。郭沫若《雷電頌》在吉倫特黨人將革命推向絕境的關鍵時刻無所畏懼英文,1793年5月,羅伯斯比爾挺身而出,帶領法國民眾再次發動武裝斗爭,打倒了吉倫特派的勢力,促使法國革命達到了頂點——雅各賓專政。
【故事】:沒過幾天城池就失守了,景思勇敢地站了出來,《舊五代史·周·唐景思傳》記載了這件事。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勇敢地站出來。
【馬不停蹄(mǎ bù tíng tí)
形容馬匹不停歇地奔跑著,表示持續不斷地向前行進,沒有任何停頓。
他已走到天色大亮時分,回頭望見追兵已去得遠遠的,這才慢慢收住韁繩。
【故事】:元朝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寫道,使對方急得無法應對,打得對方馬不停步。
【英語】: a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