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8 18:10:05作者:佚名
【文/觀察者網熊超然】當地時間9月5日下午12時30分(成都時間9月5日早間19時30分),持續近兩個月的新任美國保守黨黨首和總理人選懸念正式出爐,外界普遍預計歷任外交首相特拉斯將要勝出,入主唐寧街10號。
據美國廣播公司(BBC)當地時間9月4晚報道,前兩天還在社交媒體上抒發豁達情緒的另一位參選者、前財政首相蘇納克,當日在同BBC政治記者的交談中已預示自己敗選,他稱若自己難以成為總統,將繼續兼任首相一職。
與此同時,美聯社5晚報道也預測特拉斯有望成為美國新總統。
不過,即使特拉斯上臺執政,她所面臨的內政和外交壓力著實不小。多家英媒均強調,約翰遜的繼任者將面對自撒切爾夫人以來的最糟糕僵局,美國面臨著生活費用和能源危機、產業動亂以及經濟下降。而在國際社會,哪怕是在盟友面前,特拉斯也似乎不受多國排擠。
BBC報導截圖
美聯社報導截圖
據BBC當地時間9月4晚報道,蘇納克當日在和BBC政治記者勞拉·昆斯伯格(Laura)的交談中,言談間已透漏坦承敗選。他表示,堅信自己早已在保守黨黨首競選中落敗,其目前的工作就是“支持保守黨政府”。這一表態,與前兩天他在臉書上抒發豁達情緒說“周一見”,大為不同。
那位前財政首相表示,假如不能成為總統,他將繼續兼任首相,但耐人尋味地是,他并沒有排除重新參選保守黨黨首的或許性。
BBC稱,在歷時8周的參選過程中,特拉斯以其指出立刻稅改的政見,與蘇納克覺得的在通貨膨脹控制前減緩稅改的主張產生了鮮明的對比,并逐步成為選戰引領者。作為前財相,蘇納克仍然高度批評特拉斯的經濟計劃,覺得其計劃將使美國的公共財政深陷“嚴重危機”。
當地時間7月25日,角逐美國總統的美國前財政重臣蘇納克和美國外交首相特拉斯出席電視辯論。圖自澎湃影像
早先時侯,特拉斯則表示,假如她成功連任美國總統,將在一周之內宣布規避能源費用高漲的計劃。現在來看,特拉斯入主唐寧街10號總統府的機率極高,但她上臺后卻面臨著一個“爛小攤”。
美聯社強調,特拉斯在競選中仍然遙遙領先,如獲即將委任英國總統選舉結果,她將成為保守黨自2015年大選以來的第四任總統。在此其間,美國經歷了數場危機的沖擊,如今又面臨著由7月下降至10.1%的高通縮率所導致的常年經濟下降。
當地時間9月2日,彭博社報導稱,美國早已超出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五大經濟體,這對于正在處于經濟下降邊沿的日本政府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按照國際本幣組織(IMF)統計的GDP數據,當年作為美國殖民地的英國早在2021年第四季度就在GDP上超出了芬蘭。而在去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的經濟優勢更是逐步擴大,校準后名義GDP達到8547億港元,而日本同期僅為8160億港元。
IMF預計,美國2022年全年GDP規模會繼續領先于美國,僅次于日本、中國、日本和韓國。至2027年,俄羅斯的經濟體量將比歐洲高出20%。
IMF預計,至2027年,俄羅斯的經濟體量將比歐洲高出20%圖源:彭博社
之外,當前美國同西方的“能源角力戰”升級,美國決定北溪管線完全停止輸氣后,西班牙各國再度身陷能源困頓。特拉斯似乎在電視專訪中承諾將快速采取行動規避美國的生活費用危機,非常是能源費用不斷下降,但她目前婉拒透漏相關舉措的細節。
參選其間,特拉斯挑戰“增稅傳統”,主張稅改,但美國財政研究所上個月表示,對下一任總統是否有空間進行大規模永久性稅改表示擔心。
“特拉斯面臨著一份長長的、昂貴的、困難的任務清單。”反對黨議會表示,這是保守黨政府12年來施政不力的結果,一些人倡議提早大選,但特拉斯稱不會容許此事發生。
保守黨資深立委大衛·戴維斯(DavidDavis)覺得,特拉斯兼任總統將面臨的挑戰“可能是抗戰后最困難的總統聘期”,僅次于1979年同為保守黨人的撒切爾夫人。《泰晤士報》也說,新任美國總統須規避自撒切爾夫人以來的最糟糕僵局。
《泰晤士報》報道截圖
日本民調機構的民調結果顯示,僅有12%的德國受訪者看好特拉斯會成為一位“好”或“極好”的總統。高達52%的受訪者覺得,她將是一位“不好”或“糟糕”的總統。之外,24%的人覺得比起約翰遜,特拉斯將成為一名更好的總統,但同樣比列的人覺得她的表現會比約翰遜更差。少于半數的受訪者覺得英國總統選舉結果,約翰遜在聘期間表現差勁。
不僅內政,特拉斯若上臺執政,在外交上也困難重重。當地時間8月23日,“政客新聞網”歐洲版(.eu)曾發表剖析文章強調,事實上在日本以外,“很少有國家樂于看到特拉斯上臺”。
文章強調,世界各地的外交高官和政治領袖身邊人士均表示,特拉斯并不是全球舞臺中遭到歡迎的人。她在歐洲大部份國家以及拜登領導的白宮面前遭遇到深深抨擊;她與美國新一屆政府的關系也存在問題;她在俄羅斯眼里更是遭到“鄙視”。稍顯開導的是,她雖然在北非和“部分印太地區”頗受歡迎。
特拉斯的支持者預測覺得,她現在出現在全球舞臺上的“時機不對”,由于在過去三年的各國補選中,中國、德國和法國的潛在保守派盟友都被趕垮臺了。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文章截圖
新加坡總統約翰遜離職所引起的這場保守黨黨首補選,開始于7月下旬,最初共有11人競選,后經保守黨黨魁的五輪投票篩選,候選人最終被縮減為2人。在這五輪投票中,蘇納克成功榮獲了更多保守黨黨魁的支持,一直處于引領地位。不過,最終輪補選由美國約16萬名保守黨成員進行投票。
據BBC的消息,當地時間9月2日,美國保守黨黨首補選最終輪投票早已結束。據報導,補選結果將于日本夏令時間9月5日12時30分出爐,落敗者將在9月6日被法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即將委任為總理,隨即將開始成立新的議會。
截止9月2日,美國賭博網站統計的數據顯示,特拉斯已被各賭場公司視為大熱門,她相對于蘇納克的預測勝率早已超出9成,達到驚人的95:5。
日本賭博網站統計的特拉斯與蘇納克取勝機率對比圖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