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2 17:04:56作者:佚名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接受了來自中國青年網的記者的采訪。
陳卓禧,全國政協委員兼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在小組會議中發表了講話。中國青年網的記者盧冠瓊對其進行了拍攝。
中國青年網于北京3月10日報道(記者盧冠瓊、吳楚、吳陽):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作為一所秉持愛國愛港理念的學府,我們必然堅定地高舉愛國大旗。這一點,我們絕無退讓空間,即便是處于殖民地時期,我們也未曾有過絲毫退縮……倘若對此一無所知,那只能說明你們選擇了錯誤的學校!2017年年末,一段香港某專業進修學校校長陳卓禧與冒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學生之間的交談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贏得了眾多網友的點贊和聲援。大家對陳校長那鏗鏘有力的回答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許多網友更是紛紛呼吁:“讓我們有千百個陳校長涌現出來!在抵制‘港獨’的斗爭中,我們堅決支持你!”
3月9日,陳卓禧被選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在小組會議結束后,他接受了中國青年網的獨家采訪。在訪談中,他談到了自己履行職責時的主要工作內容,并就香港青年如何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表達了自己的熱切期望。此外,陳卓禧還向記者講述了網上流傳的視頻事件的全過程,并對廣大網友表示了衷心的感謝:“你們的鼓勵為我注入了力量,也讓我更有信心和勇氣去堅持我們的使命!”陳卓禧表示:“盡管前方或許充滿挑戰與重重難關,但在大家的鼎力相助下,我們必定能夠堅持不懈,努力前行!”
香港最早升起五星紅旗的教育機構之一,即便在殖民統治時期,亦未曾動搖其愛國信念。
陳卓禧回憶說,那是一次學生畢業后重返校園參加畢業典禮的場合。他提到,在典禮現場,部分學生表現出了對國歌的不敬,我們立刻進行了制止并采取了相應措施。最終,典禮在相對平穩的氛圍中得以圓滿結束。然而,事后,“僅有少數畢業生情緒激動,他們在我們的休息室外進行了抗議活動。”盡管他們已經完成了學業,然而我作為校長,有責任讓他們明白我們為何采取這樣的措施。同時,我還需向其他學生傳授,如何正確面對此類情境。”陳卓禧臨時作出決定,“我們應前往休息室外與他們進行交流。”“我必須嚴肅地告知他們,港專的發展歷程!”
針對某些人的錯誤認知,他們把愛國之舉誤認為是追求名利的表現,我便以我們港專的過往歷史向他闡述,愛國本應是理所當然之事!我們堅持愛國立場,即便在殖民地時期面臨巨大壓力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我們的前輩也未曾屈服!陳卓禧向中國青年網記者透露,港專的起源乃是一個工人夜校,它實際上是一所提供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學府。自1996年起,學校實現了向全日制大專教育的轉變。目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不僅提供全日制的專科和本科課程,還設有繼續教育項目。
陳卓禧提及,1947年,我國抗戰勝利不久,眾多香港民眾經歷了逃難,從內地重返香港。彼時,香港經濟陷入困境,失學、失醫、失業等問題普遍嚴重。他進一步說明,面對這一狀況,我們的工會前輩們果斷行動,創建了工人夜校及勞工子弟學校,為工人及其子女提供了學習場所。自工人夜校創立之初,便面臨著諸多艱難。學生們家庭條件普遍較為貧困,他們大多來自社會基層。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我們與當時的殖民統治當局維持著某種合作關系,原因在于我們共同致力于解決若干社會問題。他們不僅為我們學校提供了資金支持,還供應了校舍。我們與他們的官方學校共享同一校舍,通過分時段使用來安排。然而,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殖民政府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對那些堅持愛國立場的機構實施了嚴厲的打壓和迫害。陳卓禧回憶說,那時我們獲得了一筆資助,于是他們便依據所謂的政府資助規定,強制我們不得懸掛五星紅旗,而必須升起英國國旗,并展示英女王的畫像。而我們的前輩為了堅持使用五星紅旗,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殖民地政府的資金支持。
港專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其主要的資金渠道僅限于學生的學費收入,而這筆不高的學費幾乎全部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陳卓禧向中國青年網記者透露,當時老師們實際收到的薪酬,僅相當于香港平均收入水平的極小部分。“即便面對親人的誤解和巨大的工作壓力,老師們依然堅守崗位!”
同時,撥款被徹底中斷,不僅如此,“殖民地政府以官立學校停辦為借口,將我們驅逐出校舍。”此外,還有一項更為嚴重的壓迫,那就是“殖民地政府始終不認可我們的學歷,導致我們學生在校取得的證書,在外無法用于政府職位。”盡管如此,“我們的前輩們并未因壓力而退縮。”陳卓禧向記者透露,正因如此,我在批評聲中強調:“我們即便面對殖民地政府的壓迫,即便資助被剝奪,即便校舍被收回,也始終未曾動搖過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
港專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便成為香港地區率先升起五星紅旗的教育機構之一。數十載春秋,該校始終不渝地高揚愛國愛港的旗幟。在“一國兩制”下,港專面對部分年輕學子對香港回歸的疑惑,陳卓禧先生曾耐心解釋:“在回歸前,即便身處殖民統治的壓迫之下,我們依然堅守信念,更無理由在回歸后改變初衷。”他再次重申:“對于愛國,我們絕無妥協的可能!””
全國政協委員陳卓禧對新時代表示高度認可,他勉勵香港的年輕一代積極投身于祖國的建設與發展,“擁抱新時代,我愿貢獻力量!”中國青年網記者盧冠瓊攝影記錄。
攜手奮進新時代:中國青年心心交融共繪民族復興同心圓
愛國本應是理所當然的行為,無論身處何地,都無需質疑。然而,為何在香港,竟有部分年輕人持有不同的看法?陳卓禧憂慮地表示,部分西方輿論誤導了這些年輕人。盡管如此,這部分年輕人仍屬少數。他指出,大多數青年對祖國懷有深厚的感情,但對內地的情況了解尚淺。我認為,我們的職責在于促進這一批年輕人的認識,使他們深入理解內地,并主動參與到國家的發展大局中去。今年我提出的建議,同樣與此緊密相連。
陳卓禧指出,增進香港與內地青年之間的互動,“回歸到普通人的情感層面,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培養友誼,顯得尤為關鍵。”港專自早年便在學生實習交流中推崇“雙向交流”的理念。“若條件允許,我們安排學生赴內地時,將有機會到同學家中進行訪問。通過日常生活的互動,他們能對諸多事物有更為深刻的認識。”今后,在社會上出現任何言論時,他們便能夠自行進行對比分析,從而避免輕易受到誤導。
陳卓禧提出,應當鼓勵更多香港年輕一代投身于祖國的建設與發展。“目前,我們正面臨三大攻堅任務,諸如扶貧與污染防治等,我認為可以集結學者、專家及行業新銳,賦予他們參與其中的機會。”他堅信,“在青年們的參與實踐中,他們能親身體驗到我國如何穩健前行、攻堅克難,逐步構建出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在參與活動時,他們能夠從旁觀者的立場轉變為參與者,從而自然而然地培養出強烈的責任感,并形成主人翁的意識。
在殖民地時期主權喪失的年代,堅守愛國信念的人亦會遭受壓迫。以香港專業學院師生為代表的愛國群體,在那個黑暗的歲月里,猶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如今,香港回歸祖國已二十余載,我國也邁入了發展的新紀元,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身為一個多年來渴望祖國強大繁榮的香港人,我們心中充滿了激動與自豪!”陳卓禧向記者透露,此次抵達北京,聆聽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大激勵,同時也為我們開展香港地區年輕人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材料。
陳卓禧指出,這份政府工作報告不僅全面展現了國家的發展藍圖,更在多個層面付諸實踐,充滿生活氣息,始終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有效解決了眾多民生難題。報告內容既具備國際化的視角,又緊密聯系民眾的實際需求。他表示,眾多香港年輕人都期待國家能繼續沿著這一路徑前進,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和諧、更加公正的社會。這份報告,堪稱上乘的素材,我將向他們傳達一個信息:他們所渴望的,我國正全力以赴去實現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并且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陳卓禧不禁感嘆,正如習主席所言,我們深信,只要港澳臺同胞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順應歷史潮流、肩負民族使命,將民族前途緊密把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必定能夠攜手共建一個繁榮昌盛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