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02 07:07:02作者:佚名
不久前,一張照片引起網友熱議。
照片中,一名留著平頭的男子彎著腰,把食物塞進嘴里。
他的行為不太禮貌,與其他人的緩慢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的面前擺著一盤簡單的素菜,旁邊的塑料袋里裝著幾個白饅頭。
男人的衣服很普通,鞋子上沾滿了很多灰塵。他穿著一身簡單的黑色衣服,幾乎消失在人群中。
光看這張照片,似乎沒有什么值得討論的。
眾所周知,圖中的男子其實是北大著名數學天才講師魏東一,人稱“魏神”。
照片發布后,人們對他的健康狀況表示擔憂。也有人懷疑他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很難找到女朋友。
其中,有幾條好評如潮的評論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我不想有這樣的兒子”
“不管他有多么有才華,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女兒嫁給這樣的人?!?/p>
看到這里,我不由得心里一喜。
不管你口中的“女兒”是否有機會接觸到照片中的男人,也不管你能否生出這樣的兒子。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魏東一的成就和背景,就可以明白上述言論有多么可笑。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吧。
去年,一篇對北大數學老師的采訪火了!
他一手拎著三個饅頭,一手拎著一瓶礦泉水。
在外人看來,這個“長相不好看、不修邊幅”的人,竟然是北大的老師!
采訪中,他表示自己是北京大學2010級本科生和2014級研究生。
現為北京大學數學教師。
記者:你為什么選擇數學系作為專業?
何:我只是對數學比較感興趣,通過數學競賽考上了北大。
記者:你是怎么被錄取的?
何:曾在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獲得山東省第一名,并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金牌。
看看他嘴里說的話,再看看眼前的人。
你可能認為他充其量只是一個書呆子。
但我勸你不要這么想。
因為在北大,人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人人都知道——
魏東義.
有人稱他為“韋神”、“北大掃地僧”、“陳景潤接班人”……
據說北大有四大瘋人院(書院、五院、華院、圣院)。
魏東一被譽為書院“瘋人院院長”。
這個“狂人”到底有多厲害?
魏東一,1991年出生。
父母均為山東建筑大學教授。
他的父親是數學系的教授,培養兒子的學習興趣。
小學一年級時山師附中吧,魏東一正在翻書架上的一本書——
《華羅庚數學學校》。
因為我解決了書上的第一道數學題,我開始體驗數學世界的樂趣。
你看,渣男和天才的差距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初中時,他天賦異稟,在老師的帶領下,加入了山市附中奧數集訓隊。
請注意,我正在與一群高中生一起訓練。
中考時,他的總成績沒有達到山師大附中的錄取標準。
然而,由于他的數學成績優異網校頭條,學校決定破例錄取他。
高一那年,他開始參加奧數國家集訓隊。
從此,他“出名”了。
培訓期間,共進行了8場主要考試,每場考試持續4小時(解答3題)。
可以說,這24個問題極難解決。
有多難?
這么說吧,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是必須提倡的。
他在4個小時內只能解決1到2個問題。
那么魏東一呢?
4小時內完成23題! !
教練被他驚呆了。
這甚至不令人印象深刻。
令人驚奇的是,他經常在考試前一小時就把所有的題都解答出來。
而且該解法比標準答案更簡單,被稱為“魏氏法”。
做完題后,魏東一總是做出讓人“費解”的舉動:
左手握筆,右手握鉛筆。
雙臂高高懸在半空,帶動兩支筆緩緩劃出一道曲線,
身體前后傾斜,上下起伏,仿佛在腦海中模擬另一個平行時空或者高維空間。
這個動作意味著什么?
沒有人知道,但是教練會根據他完成這組動作需要多長時間來判斷問題的難度。
2008年,魏東一參加第4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
兩天,8小時,6大問題。
他的大腦高速運轉,解決著一個又一個問題。
終于到了最后一道題——最難的平面幾何題。
據說國家隊教練花了三個小時才解決這個問題。
魏東一只用了2個小時。
他用純代數方法寫了一個 4 頁的解決方案。
看完他的回答過程,副國家隊隊長感嘆道:
山水皆疑無路,又村柳暗花明。
比賽結束,高中一年級的他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了金牌。
他一戰成名。那一年,他只有16歲。
2009年山師附中吧,再次參加第50屆IMO。
那一年,另一位數學競賽傳奇人物陶哲軒也受邀參加比賽。
狹路相逢,“狂人”勝(數學狂人)!
令人驚奇的是,魏東一以滿分再次獲勝。
你知道這個概念是什么嗎?
申偉在開場視頻中表示,他是山東省第一。
然而,在我看來,這是一項國際比賽。
也就是說,他是世界第一,而且已經連續兩次第一了。
萍萍你有多厲害?
從此,“韋神”的稱號開始在人們心中確立。
他的高中老師也說過:
“我已經連續兩年參加了,并且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了金牌,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
這也證明了魏東一并不是一個為了比賽成績而學習數學的應試人才。
它在數學方面確實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魏東一憑借在奧賽上的驕人成績,被推薦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
進入大學后,關于他的“神話”并沒有結束。
北京大學校園里流傳著兩個故事。
有一次,大一開學不久。
有一個體操課,是魏東一講解的。
他在臺上熱情洋溢地講話。
但全場的學生都在自學,因為沒有人知道他在說什么。
然后,老師問:
大家應該都明白了吧?
有學生回答:
我不明白,請老師再解釋一下。
老師微笑著回答:
不,我也不明白……
還有一次,魏東一負責某門課程。
老師帶著他向同學們介紹道:
“這是你們這個學期的助教,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問我。
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做,我可以問助教。
如果連助教都做不到,那么問題很可能就是錯的。 ”
沒有人知道這兩個故事是真是假。
但這確實給魏東一的性格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然而,當韋深繼續展現自己的學術才華時,這些故事就都不算什么了。
魏東一本科期間最大的迷思發生在大三暑假期間。
2013年,參加第四屆友成堂數學競賽。
一舉奪得“分析、幾何、概率、應用”四項金牌(不含代數)。
還獲得了個人全能金牌。
他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大滿貫選手。
有的同學說:
魏東一以一己之力擊敗了我們的主要對手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要知道,這次考試的難度,已經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前面提到的四門學科加上一門代數,總共有58本書。
每本書都非常難讀,是清華北大數學系教材的三倍。
而沉偉,除了代數之外,四門課全部滿分。
你就會知道他是多么“神”。
扯遠了,關于這次比賽還有一個笑話——
有人在網上曬出魏東一獲得的5個獎項。
5張連續的圖片是:
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XX金獎魏東一
圖6是另一位學生的名字。
不明白的人會問你為什么上傳5張一模一樣的照片。
出版商回復:
它們不是同一張照片。共有6個科目,其中5個科目被沉偉獲得金牌……
當我寫下這篇文章時,我無言以對,不知道如何贊美他。
只能用一個枯燥的詞來概括——
公牛!
2014年,魏東一畢業。
他留在北京大學深造,不到4年就獲得了博士學位。
2019年出任北京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
不要小看“助理”二字。在北大、清華,“助教”是非??少F的。
在北美,它也進入了前50名。
時至今日,他的學術成就仍在不斷取得。
然而他最近的突然走紅,卻讓他卷入了輿論的漩渦。
有人惡意評價他的外貌——
有人開始調侃北大的尖子生還不如自己——
甚至有人底氣十足地討論自己的女兒要不要嫁給他——
這讓我很生氣。
慶幸的是,大多數網友都是明智的,能夠客觀理性地看待魏東一。
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評論,因為我看到了網友們的寬容。
“天才”和普通人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并不是說他們都是不修邊幅、不修邊幅的。
相反,它們與我們普通人關心的東西有本質的不同。
為什么不一樣呢?
魏東一的校友們都分享了魏深給他們的印象。
有人說他謙虛有禮。
無論誰問他問題,他都不會區別對待,總是耐心解答,不發脾氣。
當別人夸他時,他總是不好意思:
“不”、“不是這樣的”、“你也很厲害”……
有人說他的勤奮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軍訓休息的時候,別人在吹牛、打屁股的時候,他卻在聽廣播。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每天學習10多個小時。
即使宿舍里沒有開燈,他仍然一心一意地思考數學問題。
一旦問題進行下去,你就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有人說他散發著人性的光輝。
他覺得殺生是不對的,所以不吃肉;
他覺得制作純凈水的過程污染了環境,所以經常步行去取開水;
他覺得空調很耗電,就把遙控器收了起來……
那些嘲諷他的網友,與他的這些品質相比,顯然顯得格外突出。
你說,天才和我們不一樣,確實不一樣。
但他們并不是站在天上的神,但他們的心思卻更深。
我們想得比我們想象的更多、更遠,我們的實際行動也比常人更好。
但這絕不是我們罵他、嘲笑他、侮辱他的理由!
魏東一的高中老師張永華曾說過:
不認識他的人肯定不會理解他。
但了解他內心世界的人都會認為他是一個天才。
如果讓他靜下心來研究一下,相信不會超過五六年。
他絕對可以震驚世界。我太了解他了。
我對學術方面的東西了解不多,但我想說: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每個人都在爭奪成名的機會。
因為只要成為明星,就可以賺很多錢。
日薪207萬元,每天消費650元,誘惑太大了。
然而,還有一群人——
他們心地純潔,只注重學術!
他們對功利沒那么感興趣,但他們一直在造福社會!
他們不怕苦,愿意成為第一個破解“硬骨頭”的人!
因此,不要用狹隘的思維來衡量或評價它們。
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他們、保護他們。
給他們一個安靜的學術環境,耐心等待他們發??光發熱!
“觀看”+“分享”,像魏東一一樣守護民族希望,為中國學術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