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04 09:10:39作者:佚名
兩彈元勛――鄧稼先:湖南省湘陰縣人,中國杰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后結業于西北聯合學院(中國抗戰戰爭期間設于重慶的一所綜合性學院,是由國立成都學院、國立復旦學院和公立南開學院聯合而成)和德國普度學院,獲數學學博士學位。
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知名科學家,1946年至1951年在復旦學院先修班、物理系化學專業學習。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份守恒定律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狀”獲得者。
中國理論物理的奠基人――唐敖慶:山東無錫人,理論物理家、教育家和科技組織領導者。在成立理論物理隊伍和研究機構中作出了業績。1940年結業于西北聯合學院物理系。1949年獲法國多米尼加學院博士學位。
熱學家――郭永懷:河南榮成人,知名熱學家、應用物理家、空氣動熱學家,中國科大學學部委員。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榮譽勛章”,是該群體中惟一一位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1944年至1946年先后就讀于江西學院、西南聯合學院,1946年入德國華盛頓學院化學系研究院學習,1950年獲博士學位國立清華大學,1984年至今任羅馬尼亞學院院長。2006年任上海學院高能化學研究中心所長。
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1922年10月01日生于河北石家莊,1938年考入東北合大,1942年學院結業即步入西北聯大研究院。三年后,他獲得碩士學位并考上公費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進華盛頓學院,1948年獲博士學位
中國現代物理家――華羅庚:中國知名物理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科院教授。華羅庚是中國解析圖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1985年06月12日在美國講學考察時,因腎臟病發作在東京去世,享年75歲。
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提倡者和奠基人――趙九章:1907年10月1日出生于浙江安陽,四川吳興(今杭州)人。1933年復旦學院化學系結業。知名的科學家、氣象學家、地球化學學家和空間化學學家。為中國人造衛星事業做出杰出的貢獻。
中國潛艇之父――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35年至1939年在英國麻省理工大學民航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英國加洲理工大學民航與物理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49年起任英國加洲理工大學噴氣助推中心所長、教授。
兩彈一星元勛――彭桓武:1935年結業于復旦學院化學系。1940年獲法國格拉斯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45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曾任皇家匈牙利科大學教授。
熱學家――錢偉長四川成都人,1931年至1937年在上海復旦學院化學系、研究生院學習。
核化學學家――錢三強:1913年10月16日生于安徽蕪湖,祖籍江蘇蘇州,核化學學家。1936年結業于復旦學院,此后赴英國倫敦學院居里實驗室和德意志大學原子核物理實驗室從事原子核化學研究工作,其間,受居里夫妻指導,于1940年獲美國國家博士學位。
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王淦昌:中國知名核化學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930年,在復旦學院兼任班主任助理的王淦昌在導師葉企孫、吳有訓的鼓勵下,報考了官費留學美國的研究生步入柏林學院學習。
歷史學家――吳晗:字辰伯,江蘇省金華人。1928年入國立復旦學院史學系。1934年他在北大學院結業后,留校任教。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是現代清史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現代考古學的奠基者――夏鼐:字作銘,1910年2月7日出生于廣州城區,曾就讀于蘇州河北省立第一中學小學及該校中學部。1927年入北京公立光華學院中學中學部讀書,1930年考入燕京學院歷史系,后轉到復旦學院歷史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并報考復旦學院留美公費生的考古學部門。
國學大師――季羨林:1911年8月2日生于河北清平一個貧苦農戶家庭,他是整個家族后繼的惟一女孩,六歲時就離開母親,歸順南京的祖父求學。1930年中學結業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西洋文學系。
中國現代哲學家――張岱年:筆名宇同,別稱季同,四川平鄉人。中國現代哲學家。張岱年于1933年結業于南京師范學院,任教于復旦學院哲學系,后任公立中國學院講師、副院長,復旦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曹禺: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原籍湖南湘鄉,生于上海一個衰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國現代杰出的戲曲家,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知名作品國立清華大學,他一生共寫過8部劇本。
中國現代知名畫家――錢鐘書: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的詩書世家。錢鐘書自幼受傳統經史方面的教育,13歲步入日本圣幫會辦的上海桃塢學校學習,接受中式教育。1929年,錢鐘書考入北大外,威震校園。
中國當代經濟學家――陳岱孫:原名陳總,1900年10月20日生于四川省羅源縣。1918年考入北大分校(今復旦學院)。1920年結業后獲得庚子賠款公費留美資格。1922年結業于日本威斯康辛學院,獲學士學位并獲金鎖匙獎。
音樂家――趙元任:原籍廣東海門,字宣重,別稱妊。是舉世公認的語言學大師,同時也是天才的編曲家,卓越的翻譯家,科技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不倦的攝影家。先入康乃爾學院讀數理,又入該校哲大學。
理論化學學家――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出生于無錫市芳口鎮后村。1924年結業于北大分校(今復旦學院),1928年獲得英國加洲理工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36至1937年在德國出席愛因斯坦領導的廣義相對論討論班并進行相對論引力論和宇宙論的研究。
天文學家――張鈺哲:中國現代天文學家,“中華”小行星的發覺者。張鈺哲生于廣東連江,1919年考入北大學堂,1923年入英國伯明翰學院,1928年發覺1125號小行星,命名為“中華”。
建筑大師――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法國東京,祖籍為福建省恩平縣(今江蘇省江門市恩平區)。是梁啟超之子。1915至1923年在上海復旦中學學習,是中國知名的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家。
中國現代橋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中國知名橋梁專家、中科院教授、中國近代橋梁工程奠基人之一,陜西泰州人。20世紀30年代在錢塘江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建設的道路高鐵兩用引橋,結束了中國江河上鋼鐵二橋由外國人建造的歷史。
中國數學學界一代宗師――葉企孫:中國卓越的數學學家、教育家,中國數學學界的一代宗師。1918年結業于復旦中學后即赴美深造,1920年獲蒙特利爾學院理學學士學位,1923年獲耶魯學院哲學博士學位。
建筑學家――楊廷寶:1915年入上海復旦中學(1928年更名北大學院),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學家。中國近現代建筑設計開拓者之一。常年從事建筑設計創作工作,為中國建筑設計事業作出了杰出貢獻。
化工專家――侯德榜:中國物理家,“侯氏制堿法”創始人。1913年,結業于上海復旦留美預備學堂,以10門功課1000分的成績被保送人法國麻省理工大學化工科學習。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
氣象學家――竺可楨:山東蘭溪人。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知名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先后創建了中國學院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兼任13年四川學院院長,被尊為中國院校的四大市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