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01 20:13:48作者:佚名
大眾網記者孟栩可濟南報導
諸城,仍然書寫著新時代的詩篇。經濟引擎,作為鳶都獨有的甜蜜,蓄力向下,書法著“更好的日照”物阜民安的發展新藍圖。
在這火爆不凡的發展進程當中,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瞄準新材料前沿領域發展,在2023年8月1日即將施行的《關于推進化工行業向新材料新醫藥領域變革升級進一步提高全市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施行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致力推動促進化工行業向新材料、新醫藥領域變革升級,進一步提高全市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讓新材料、新醫藥產業成為帶動我市化工產業下降的新引擎,推動建設實力強品質優生活美的更好新鄉。
記者了解到,在印發的《實施意見》內容中,指出了化工新材料領域和化工新醫藥領域發展的指導思想,明晰了發展方向和目標,對下一步六項重點任務和五項推動舉措做了詳盡的說明,上面更包含著政府為構建我市這一經濟新引擎為企業發展提供的獎勵與支持。
制訂目標、細分領域,快速帶動我市新引擎建設
化工新材料領域重點發展方向為高性能聚異戊二烯材料等11個細分領域,以培加強工新材料、塑造行業新優勢為主。化工新醫藥重點發展方向為物理藥等6個細分領域,以厚植化工新醫藥、釋放行業新動能為主攻方向,對化工新材料領域和化工新醫藥領域重點發展做了詳盡的說明。
到2025年,我市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產業綜合實力才能明顯提高,力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下降率保持在18%以上,化工新材料主營業務收入達到700萬元,化工新醫藥產住戶營業務收入達到300萬元;持續建立產業發展生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培植出一批領軍企業和細分領域“專精特新”骨干企業,聚力建設2-3家新材料、新醫藥特色化工產業園;創新研制水平提高,產業研制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列達到5%,力爭再培植2家國家級或市級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研制平臺,爭創3家國家級或市級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在印發的《實施意見》了解到,我市要把拓展一批產業鏈條、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推動一批產業項目、建立一批創新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企業、提升一批專業園區,布置六個“一批”工作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并根據具體要求,分領域規劃了具體發展的方向。
高檔定位、科學規劃,推動產業發展
堅持高檔定位、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原則,高標準編制重點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安全規劃、生態規劃等,妥善處理好短期規劃與常年規劃、整體規劃與分項規劃的關系,確保各項規劃協同融合,統籌推動。
根據龍頭企業牽引、上下游聚集發展原則,進一步明晰化工園區產業定位,梳理培植新材料、新醫藥主導產業鏈。綜合考慮不同產業鏈及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關系,統籌做好項目用地、規劃環評、區域安全風險評價等,為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預留發展空間。積極吸引背部國企和腹部化工新材料企業落戶新鄉,發揮協同效應,豐富和加強產業集群,延展產業鏈。
集中優勢資源,培植領軍企業帶頭作用
加強“沿鏈聚合、集群發展”理念,持續整合聚集上下游企業、科研院所等各種資源。成立資源共享、業務協同的戰略合作聯盟,通過合作、兼并、重組等方法,推進整合產業鏈關鍵核心資源,培植一批鏈條牽引力強、產出規模大、創新水平高、核心競爭力突出、市場前景寬廣的龍頭企業。
在產業鏈建立、園區規劃建設、重點項目布局、創新發展等方面實現兩個領域分別重點發揮龍頭企業推動和技術推動作用,促使骨干企業實現產業鏈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通過創新推動、市場主導、多元推動等有力舉措,大力提高產業集群競爭力。著眼產業鏈條良性高效發展,建立產業服務體系,持續構筑產業服務平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水平,竭力護航龍頭企業發展。
加強投入力度,促使重點項目早日落地成效
對現有新材料、新醫藥行業產業項目,明晰具體推動施行方案,強力推動落實。
不斷加強科技投入和技術研制力度,鏈接更多高檔研制平臺,努力突破更多“卡手腕”技術。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強化相關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強工程技術輸出,梳理攻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攻關新材料重點領域的生產技術和化工新醫藥重點領域的生產技術。
對新上重大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產業項目,按照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給與最高不超過5000億元的“真金白銀”的鼓勵和支持。
其中,投資5000億元(含)~1萬元(不含)最高給與實際投資額1%的獎勵;投資1萬元(含)~1.5萬元(不含)最高給與實際投資額2%的獎勵;投資1.5萬元(含)~2萬元(不含)最高給與實際投資額3%的獎勵;投資2萬元以上最高給與實際投資額4%的獎勵。世界500強企業的項目,投資額不設下限,按最高給與實際投資額4%的獎勵。
化工新材料領域重點推進弘潤石化、濰坊凱盛、壽光魯清、東方宏業、奧瑞隆、聯盟化工、元利科技等多個項目及產業鏈項目落地成效,化工新醫藥領域重點推進新和成、國邦制藥、華辰生物、壽光富康等項目和產業園項目。
整合資源,創新平臺,推動行業變革升級
充分借助國外外創新資源,積極培植和成立一批國家級創新中心。組織高檔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結對合作,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校企用創新平臺。組織領航型和骨干企業搭建技術創新聯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緊抓“微笑曲線”兩端,進一步推進科研技術產業化水平和成果轉化,產生對行業變革升級的有力支撐。
建立配套新政,支持企業發展
《實施意見》中,對金融服務方面、人才服務方面、技術支撐方面加強一定的新政扶植力度和補助獎勵。
在金融服務方面,適時組建省級新材料新醫藥產業變革發展基金,引導資本支持傳統化工企業向新材料、新醫藥領域變革發展,幫助企業舉辦多方位融資,滿足企業資金需求。
在人才服務方面,鼓勵新材料、新醫藥領域相關高層次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等來青島創業就業,根據相關規定施行人才獎勵。支持符合條件的新材料、新醫藥產業專業技術人才辦理“山東惠才卡”“鳶都惠才卡”鼓勵更多人才涉足于新領域發展的建設事業。
在技術支撐方面,支持新材料、新醫藥企業加強在技術整修、新產品研制、國家重點研制計劃等方面的專項扶植力度,對技術濃度高、發展前景好的化工新材料、新醫藥項目,在農地供應、項目審批、安全生產、生態保護及煤耗指標等方面給以優先考慮。對施行技術整修新增設備的化工新材料、新醫藥企業,根據不低于設備購置款的10%給與補助,單個項目補助不超過500億元。對化工新材料、新醫藥領域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超過10萬元和5萬元的重點企業,參照《關于支持高檔化工重點企業發展的若干新政的通知》(濰政辦字〔2021〕61號)給與相應新政扶植。
增強技術創新,注重成果轉換
推進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用”技術創新體系,提升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產業整體創新能力。
充分借助國外外創新資源,積極培植和成立一批國家級創新中心。組織高檔科研院所和創新型企業結對合作化工引擎(化工網),吸引國外外化工研究院所、知名企業研制機構進駐我市,促使研制項目落地,提升先進技術的本地產業化水平,進而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校企用創新平臺。
組織領航型和骨干企業搭建技術創新聯盟,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緊抓“微笑曲線”兩端,進一步推動科研技術產業化水平和成果轉化,產生對行業變革升級發展的有力支撐。
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與市外研社究單位合作籌建研制機構化工引擎(化工網),為我市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力度,對化工新材料、新醫藥產業項目當年度獲準建設的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及重點實驗室等研制平臺的,由同級財政分別給與國家級200億元、省級40億元的獎勵。對同一企業獲準建設兩個及以上創新平臺的,根據最高獎勵只獎勵一次。
若干新政從項目規劃、產業發展、創新推動、產品研制、人才引育、生態建設等多方面,提供實實在在的惠企新政,為企業發展平添信心和動力,為德州市推進化工新材料和新醫藥變革升級,帶動新鄉經濟“新引擎”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的新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