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31 15:07:53作者:佚名
9月2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的大學排名榜單,其中揭示了一個顯著趨勢:我國有兩所頂尖學府——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正不斷努力,力求躋身該榜單的前十名。
今年,中國大陸的高校在全球的排名普遍呈現上漲態勢。其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表現尤為突出高等院校排名,它們在全球排名中的位次分別從去年的第16位躍升至第12位,以及從第17位攀升至第14位,這兩個排名均創下自2016年以來的新高。
在本屆的排名中,我國大陸有兩所高校躋身前20強,另有7所高校位列前100名,13所高校則位于前200名。回顧2018年發布的全球大學排名,當時我國大陸僅有兩所高校進入前100名。過去五年間,我國大陸高校在全球范圍內的表現尤為突出,整體平均分實現了顯著提升,從2020年的35.5分躍升至2024年的48.9分。
除了清華與北大之外,去年在全球大學排名前百位的我國大陸高校亦均實現了顯著成就:
? 上海交通大學:從去年的第52名上升至第43名
? 復旦大學:從去年的第51名上升至第44名
? 浙江大學:從去年的第67名上升至并列第55名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去年的第74名上升至第57名
? 南京大學:從去年并列第 95 名上升至第 73 名
說明:數據來源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說明:數據來源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中國大陸高校在世界排名前400名的數量,相較于去年顯著提升,從18所激增至今年的30所。目前,我國共有86所大學躋身榜單,這一數字使得我國成為全球入榜高校數量位列第五的國家或地區。
從2016年到2024年,中國大陸高校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躋身全球前400名的數量變化趨勢。
香港依舊位居全球頂級高等學府聚集地的前列,其中香港大學位列全球第35位,五所院校成功進入全球前100名,六所院校則位列全球前350名。在中國澳門,高等教育領域也實現了顯著進步,澳門大學首次榮登全球前200強,具體排名為第193位。臺島大學位于中國臺島,其地位依然穩固,位列全球大學排名前200名之列,較之去年實現了35名的飛躍,現與多所高校共同占據第152位。此外,中國臺島排名前十的學府均順利躋身世界大學排名前600名。
亞洲有737所大學加入了此次排名,這一數字在各大洲中位居首位,同時也顯示出該地區在教學與科研質量上正迅速提升。在此次排名中,共有165所高校是首次加入,其中89所來自亞洲,中國大陸貢獻了1所。總體來看,中國匯聚了亞洲眾多頂尖的大學。
據悉,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全球大學排名在數據涵蓋的廣度、深度、細節方面以及評估手段上均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進,因而躋身于全球同類排名中最為嚴格和穩固的行列之一。
今年推出的方法論體系包含五大核心一級指標,分別是教學、研究質量、研究環境、國際視野以及產業領域。這一體系下,設立了18項經過精確調整的二級指標,較去年增加了5項。在研究質量這一一級指標中,新增加了三項引用標準;在產業這一一級指標中,新加入了一項專利相關指標;而在國際視野這一一級指標中,則新增了關于出境交流生的評價指標。
中國大陸高校所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這其中包括大學自身績效水平的提升、本年度世界大學排名評價體系的變革、政府對高等教育領域的財政投入增加、高校對國際化的堅定承諾以及科研創新的不斷突破。
中國大陸高校在國際視野中,針對展望、教學及研究質量的核心指標方面,得分普遍呈現上升態勢。具體來看,這些高校的綜合研究水平(涵蓋引用影響力、研究實力、研究卓越度以及研究影響力等方面)的中位數得分提升了12.1分,而在引用影響力這一衡量研究平均質量的指標上,中位數得分更是增長了5%。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國際事務官菲爾·巴蒂評論道:
在第20屆世界大學排名中,我們欣喜地觀察到中國大陸高校的顯著進步。這些高校中,有13所成功躍升至全球前200名,這一數字自2004年的4所大幅增加。其中,6所高校更是闖入了全球前60名,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更是不斷逼近世界前10名的行列。
二十多年來,我國政府始終如一地致力于高等教育及科研領域的扶持與資金投入,使得中國大陸的高校在國內外排名上實現了顯著飛躍。
依據當前的發展態勢起步網校,我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大陸將有若干所高校的排名躍升至全球前十,尤其是隨著我國政府提出2035年打造“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我國的科研與教育事業必將邁向新的高峰。
近十年來高等院校排名,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國大陸的高校實現了顯著且穩定的進步,其成就足以與世界頂級學府相提并論,這一成就使得中國大陸的高校成為了值得借鑒的優秀學習典范。
根據全球各大高校的排名數據,牛津大學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它榮登美國高校排名之巔,位居第二,而第三把交椅則被麻省理工學院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