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3 20:02:26作者:佚名
在過去的兩年間,澳洲的高校因整體排名的顯著提升,被喻為QS排名中的一匹黑馬。然而,若將視線轉向國內,我們同樣可以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廣東地區的高校正呈現出一種“抱團”發展的趨勢,強勢崛起。
01
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暴漲50名
在26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上,廣東地區的表現堪稱低調卻充滿活力。
中山大學,先前排名位于300名開外,今年卻一躍升至全球第276位,漲幅高達50多個名次,在國內高校中位列第14名,成功超越了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等眾多知名學府。
中山大學14年間排名變化
圖源:QS官網 圖中文字機翻僅供參考
深圳大學在去年的排名中實現了顯著提升,從第508名躍升至第452名,漲幅超過50位,位列QS中國大陸高校第27名,這一成績超越了眾多歷史悠久的985、211高校。
深圳大學自參加QS以來的排名變化
圖源:QS官網 圖中文字機翻僅供參考
南方科技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均呈現出穩定上升的趨勢,分別位于大陸高校排名的第20位和第23位。
排名只是開端,這四所院校在藝術設計領域有著共通之處,即它們均緊密跟隨當前設計專業所倡導的跨領域發展方向和能力至上的理念。
中山大學所開展的交互設計領域,可歸納為傳媒與技術的結合。這一特色項目獨立設置在新聞與傳播學院之下留學之路,其研究方向與南方報業集團等主流媒體的用戶體驗、信息架構設計以及界面視覺等方面相契合。指導教師團隊均具備設計及計算機領域的跨界背景,所開設的課程涵蓋了MIT等國際知名學府所教授的人機交互、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內容。
圖源: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被譽為建筑領域的“老八校”之一。該校設計學院的信息與交互設計專業、工業設計工程專業,以及與清美合作的信息設計(交叉學科)項目,均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這些課程所教授的跨學科知識,對于適應現代大廠就業環境極為有益。
位于深圳,成立時間不過十幾年的南方科技大學與深圳大學,已成為英國院校list所認可的“最強非211、985高校”。
為滿足深圳設計產業在升級轉型過程中對高端設計管理人才的需求,南方科技大學特設立了設計戰略與管理碩士學位項目。
圖源: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大學設有六大設計專業,這些專業以推動設計領域的創新和注重就業為特色香港理工大學排名,在學術層面與香港理工大學、倫敦藝術大學、帕森斯設計學院等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而在就業方面,則與騰訊、蘋果、浪尖設計等知名企業展開了緊密的合作。
02
中港合辦大學借勢起飛,QS排名和本部共享!
本地高校熱度攀升之余,中港合作創辦的大學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新興力量。
比如:
這些略顯青澀的學子踏入高等學府的殿堂,盡管他們身上攜帶著香港八大名校的輝煌光環,然而,大多數學生及他們的家長仍舊保持著謹慎的觀察態度。
實際上,這些優勢正如宣傳中所展示的那樣,十分明顯——依托香港院校的國際化視角與師資隊伍、純英文授課環境、學院制管理模式、以及數不盡的對外交流機會……
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理學碩士課程為例,該課程采用全英文進行教學,學制為兩年。
在畢業前夕,學生們得以投身于真實的研究課題之中,這些課題涵蓋與海外著名學府及國內知名企業的合作,通過這樣的實踐,他們得以提升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問題解決技巧,為今后深造或步入職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理學碩士項目課程介紹
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廣邀國內外杰出學者和科研人員傳授知識,陣容中不乏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位圖靈獎得主、1位菲爾茲獎得主以及近30位來自各國的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總的來說,從多角度審視,香港高校在內地開設的辦學項目質量優異,使得學生們倍感自豪。在目前已成立的四所香港與內地合作的高校中,藝術類學生可選的專業除了港中深提供的智能與機器人科學碩士學位課程,還包括:
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本科專業:文化創意與管理、媒體藝術與設計、動畫和交互媒體
碩士專業:互動媒體研究專業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
本科專業:智能制造工程
碩士階段的專業方向包括:計算機媒體與藝術領域、城市治理與設計專業、智能制造技術、智能交通系統以及人工智能學科。
手持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學歷的學子們,在人力資源部門面前,能否像香港八大院校的畢業生那樣受到青睞呢?
實際上,內地分校的每一位新生在正式入學之前,都必須在香港的院校完成學籍的注冊手續。此外,他們畢業后所獲得的學位證書,均由香港院校統一發放,且這些證書是全球范圍內認可的。
港中深的學位證書與港中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圖源知乎
不同之處在于,我國內地的高校本科教育實行“雙證制”,因此內地分校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后,除了獲得本校的畢業證書外,還會獲得香港院校頒發的、教育部認可的、適用于內地的畢業證書。在這些畢業證書上,學校的名稱后通常會附有“深圳”、“廣州”等地名作為補充標識。
幸運的是,香港院校在內地設立的分校所頒發的學歷證書,在人力資源部門的評價中并未降低其價值。
根據港中深發布的《2024屆本科生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港中深眾多畢業生成功入職華為、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寶潔、聯合利華、歐萊雅等知名企業,同時也有不少學生加入了如中國銀行、中國聯通、煙草公司、深圳燃氣、深圳水務等優秀的國有企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發布2024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然而,選擇畢業后直接投身職場的本科畢業生在港中深并不占多數,僅有少數人這么做,而高達84.17%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這一比例反映出更多人的選擇方向。
這部分選擇追求更高學歷的學生,他們普遍擁有令人矚目的錄取通知,其中超過七成學子將踏入全球排名前五十的頂尖學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發布2024屆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由此可見,香港知名學府在內地設立的分校的學生,在求職和繼續深造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社會認可度,與國內一些公立名牌大學相比,毫不遜色。
畢業后,憑借合作辦學的便利,成功獲得國際一流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歸國后,留學生身份帶來的諸多優惠,如落戶、購房補貼等,均已唾手可得。
康石石學員D同學 作品集
本科 北師港浸大 藝術媒體與設計
獲 倫藝 虛擬現實 MA
港城 創意媒體 MFA
拉夫堡大學向學生提供了設計創新MA、數字創意媒體MSc以及平面設計可視化MA的錄取通知書。
03
廣東,真的好適合大家升學就業一條龍
與過往“偏重北方輕視南方”的傳統觀念不同,今年的QS排名顯然傳遞了一個信息:廣東在升學選擇中的影響力正逐步上升。
在保研領域,康石石今日所提及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以及深圳大學,在藝術設計與創意產業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上,均對推薦免試研究生表現出更為寬松和有利的態度。
除了這些,廣東還擁有諸如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哈工大深圳等眾多不同層次的優秀學府。這些院校均設立了針對設計、交叉學科以及創新領域的研究生課程。對于那些既重視設計獎項又注重作品集質量的學子而言,這些學校不僅入學機會難得,而且學習價值極高。
廣東在留學方面具有顯著的地理優勢,成為申請香港和澳門高校的理想中轉站。香港高校的聲譽在QS排名中持續攀升,其在國內的認可度絲毫不遜于985高校。若你計劃前往英美歐洲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擁有香港高校的背景將尤為受歡迎。
康石石學生 Z同學 獲 香港大學 MSc
目前香港的高校普遍實行了提前批招生,香港理工大學也不例外,今年提前了兩個月啟動了申請流程,與內地高校的保研時間安排趨于一致。因此,在碩士階段的升學規劃中,同學們完全可以在準備保研的同時,向港校提交申請。這樣做既可以應對近年來保研政策變化帶來的不穩定性,也可以提前為自己準備更多的備選方案。
就業成為廣東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之一。諸如騰訊、網易、大疆、華為、OPPO等知名企業紛紛在此布局,珠三角地區已匯聚成為全國科技與設計型企業的密集集群。正如改革開放初期,這片土地上依舊遍布著無限商機。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些企業對于本地高等院校在人才選拔方面的信任度顯著提升。作為對此的積極反饋,眾多高校正積極采取行動,通過與企業合作辦學、共同建立實驗室、實施聯合指導教師制度等多種途徑,不斷拉近與產業前沿的距離香港理工大學排名,為學生開辟了真實且有效的實踐機會。
圖源: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互動媒體設計與技術專業
總體而言,鑒于當前升學與就業形勢復雜多變,充滿不確定性,是否能夠明智地選擇方向,精準定位,往往關乎后續發展的穩定性。廣東正為設計生提供探索與實現的可能性,既不局限于一途,又留有實踐的空間。雖然并非唯一選項,但確實值得你深入研究和關注。若您對保研設計、作品集制作、藝術類留學、設計領域求職、博士項目申請等方面有咨詢需求,亦或希望獲得專業導師的指導以規劃個人發展路徑,不妨掃描二維碼與康石石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