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22 16:05:33作者:佚名
英國本科申請卷瘋了。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競爭激烈,11個職位被11人爭奪;而曼徹斯特大學則有超過5萬人爭奪僅有的6000個名額,其難度甚至超過了牛津和劍橋。
這種離譜競爭,真值得擠破頭?
數據太嚇人了。
LSE 990個位置11184人搶,平均11人卷1席。
曼徹斯特大學的情況更為突出,面對6000個招生名額,涌入了超過5萬的申請者,熱門商科專業的平均分若低于85%,申請者根本不敢提交申請材料。
UCL和帝國理工卷到7.4:1,愛丁堡、QMUL緊跟其后。
羅素集團前十里,連伯明翰這種都要6.6人拼1個位子。
卷王校都有共同套路。
LSE死磕文書和學術寫作,經濟類專業面試題能讓人頭皮發麻。
帝國理工學院顯然非??粗馗傎惈@獎證書,若是沒有UKMT的金獎,他們甚至會覺得不好意思去提交申請。
UCL看著錄取率高,但經濟法律專業實際門檻暗戳戳拔高兩檔。
說是冷門的環發學院,現在也早被申爆了。
中國學生尤其愛扎堆。
倫敦大學學院的光大陸校區養活了將近一萬四千人,而曼徹斯特大學則有近九千名中國學生使得商學院的教室變得如同春運期間的火車站一般擁擠。
格拉斯哥、南安等學府憑借其獲得的三重認證的商學院資質以及寬松的錄取政策伯明翰大學排名,悄然間轉變成了新興的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機構。
但真沒必要無腦沖名校。
布里斯托大學今年成為了熱門的保底選擇,其申請競爭激烈程度甚至超過了部分G5院校,競爭比例高達6.9:1。
某些院校在專業領域內遙遙領先于綜合排名貝語網校,如南安普頓大學的電子工程專業位居英國之首,而謝菲爾德大學的材料科學專業則被業界廣泛認可為實力強勁。
與其死盯著QS排名前50的頂尖院校,不如關注一下課程是否與企業有合作項目伯明翰大學排名,畢竟就業報告中所顯示的薪資中位數更為實際。
申請策略早變天了。
要想成為G5名校的學霸,必須準備好競賽金牌、科研論文以及知名企業實習這三項必備條件,而普通人則需要巧妙把握時間節點。
曼大首輪錄取率能高20%,UCL熱門專業12月就滿位。
個人陳述的重要性已超越成績單,LSE的招生官員明確表示,一旦發現千篇一律的申請材料,便會毫不猶豫地將其丟入垃圾桶。
說到底還是資源焦慮。
認為一旦踏入G5名校,便能輕易分享倫敦金融城的豐富資源,而就讀于曼大則能借助校友關系順利進入世界500強企業。
實際上,利茲的傳媒實習項目并不遜色于倫敦,而且謝菲爾德的工程類畢業生在起薪方面也能輕松超越許多商科專業的畢業生。
投入四倍的精力去爭取那些名校的邊緣專業,實則不如老老實實挑選一個與行業需求相契合、性價比更高的項目。
理性點吧。數據越卷越要清醒,別被中介制造的焦慮帶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