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自己要申請學校的話建議參考其他的排名,比如世界學術排名,linkedin的payscale的排名之類的,因為各個排名算的指標都不一樣
真實美國北愛" />
更新時間:2021-06-15 05:12:26作者:admin2
大部分是usnews的美國大學排名
但是如果自己要申請學校的話建議參考其他的排名,比如世界學術排名,linkedin的payscale的排名之類的,因為各個排名算的指標都不一樣
北愛荷華大學史上權威排名1.US NEWS排名top 50 2.QS worlding ranking排名150~200 3.福布斯全美最受歡迎大學TOP 18 4.首批獲得中國教育部雙邊學位認證的大學
?? 今年是US News第一次在中國和美國同步發送榜單。據悉,今年,US News根據評價分數對前50%大學按順序排名,后50%的大學則分為3級、4級,沒有具體名次。而此次排名也只是公布了前200名學校的排名情況,對于200名之后的學校,US News并未給出具體名次。
??
此外,US News2016年的排名,還對兩個排名指數做了小的改變:今年,學術同級評分是建立在最新的調查結果上的,分別收集于2014年春天和2015年春天,用兩年的數據減少了年度同比結果的波動性;對于高中顧問的評分,三年的結果被平均計算成高中顧問分數。
??
“今年我們新增了最具創新性學校排名,這些高校在校園生活、課程、設施、師生及技術方面都做出了創新性的改善。”US News總編輯Brian Kelly介紹,今年US News還推出了榜單數據庫,旨在幫助中國有意向留學的學生群體,挑選適合自己的院校。
??數據庫中包括了高校的招生過程、中介機構以及學費支付等內容。
怎么看榜單?Brian Kelly介紹,重點還是要看參數。US news榜單所涉及的參考標準為:同級別學校管理者的評估;學生的保留率;師資資源;生源質量;財政資源;校友捐贈;畢業率和高中升學顧問對大學/學院的評級(最后一項只適用于全國性大學和文理學院)。
??“這些指標包括反映一所學校學生主體、師資力量、財政資源的投入評估以及反映該校在學生教育方面表現的輸出評估。”
“看不見、摸不到的大學體驗是無法被一系列的數據所單純評估的,但對于那些希望能用學費換取最佳學術價值的家庭,全美最佳大學排名可以提供參考。
??”Brian Kelly表示。
未排名學校多為盈利性機構
據US News發言人介紹,如果學校指出他們不使用SAT和ACT成績對第一年拿學位的申請者進行錄取,這些學校將被單獨地列為未排名的一類。而那些使用提交ACT或SAT成績為選擇性錄取政策學校,依然被列入排名。
??“在一些案例當中,一些在2014年度到2015年度的‘同行評估’中得到太少評估結果以及難以得到分數的學校未被列入排名。”
其他未列入排名的原因有:總共錄取少于200個學生;錄取了大比例的非傳統學生;沒有第一年申請的學生,這種情況適用于那些只提供高年級課程的“高年級學校”。
??根據這些標準,很多盈利性機構被分到了“未排名學校”中,因為他們的本科學位候選人大部分是非傳統學生,比如說,他們在錄取決定中不使用SAT或ACT分數。
“總而言之,130所的全國性大學、全國文理學院、地區性大學和地區性學院被列入了未排名學校。
??我們也沒有對81所高度傾向于藝術、商業和工程學這些細分專業的學校進行排名。”發言人稱。
業內人士:20多個榜單暗藏玄機
US News這次發布了包括全美最佳大學排名、全美最佳文理學院排名、全美本科工程學院排名、全美最佳商學院排名在內的20多個榜單。
??業內人士提醒,20多個其實都暗藏玄機。
“如果你想查看自己是否有資格拿到大學的錄取,建議查看大學的SAT或ACT成績,一次推斷能否到達‘申請池’的頂端,還可判斷是否有獲得獎學金的資格。如果你想了解學校功課的難易度,可以查看學生/教師比例,去看在不同的學校,學生可能得到教授多少關注,或者查看新生保留率。
??”《留學》雜志一位資深編輯支招。
“提醒學生和家長,學校排名只是作為一個參考標準,選校時并不能過于依賴或看重排名,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自己就讀的學校。”琥珀教育張勵生認為,“榜單的意義并不在于幫助你定位學校,而是給予你更多的評價標準,最終縮小考察范圍,選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大學。
??”
提醒:四大排名各有偏重
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中,最廣為認知的有四大排名,它們分別是: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報大學排名、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俗稱上海交大大學排名)、US News大學排名。這四大排名都由世界知名媒體或機構發起,每年按時發布,排名標準各有側重。
??有些排名甚至被質疑“客觀性”。
比如QS排名因其對于同行評價的特別關注而飽受批評;此外,QS在資料的搜集上也曾有缺失,曾在幫《財富》雜志搜集資料時犯了混淆院校的錯誤。泰晤士報排名的各項指數更加繁多和詳細,饒是如此,它也因對論文引用率的特別偏愛(權重占比32。
??5%)而身負非議。這樣的偏向不利于那些并非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大學,因為英語作為國際語言較易受到關注,自然較容易獲引用。另外,人文及社會科學的學術論文主要以書刊形式發表,故有關的引用率難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