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9 17:02:48作者:佚名
今天,6月9日凌晨
QS正式發布了2023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
據說,是最刺激的一次排名
(還沒發布,就被提前泄露了
一個排名,倆個熱搜,還得是QS!
QS世界大學排名已經發布了二十年,此次新增了眾多院校,總數達到一千五百所,刷新了該排名的歷史規模記錄。
排名指標
今年選用的評比標準與往年相比,又添了兩個新的標準世界大學排名一覽表,那便是國際合作體系和職業發展成就,不過這兩者并不計入整體評價。
主要還是根據以下6項進行加權得出最后結果:
學術聲譽40%:
基于超過130,000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
雇主聲譽10%:
根據雇主關于大學與畢業生就業水平的調查答復;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
評估學術研究的成效,可以用五年內大學所有論文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校教師總人數來計算,這種方法能夠反映其學術影響力。
師生比例20%:
衡量教育機構的師生比例,需要將學生總人數除以教師及行政人員總數,這個數值有助于判斷不同高校的課堂容量大小。
國際教師比例5%:
QS評估高校國際化的一個標準,涉及該校外籍教師占教師總數的百分比,這是該機構衡量指標中的兩項之一。
國際學生比例5%:
QS排名的兩個國際化參數里,第二個參數用來評估高校里留學生所占的比重,這個比重同時反映出這所大學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優秀人才的水平。
排名精彩看點
世界大學排名看點頗多!
中國院校表現
今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國大陸共有71所高校入圍,其中24所高校較去年排名上升,20所高校排名下滑,14所高校排名保持不變,另有13所高校首次上榜。
中國大陸入選的高校總數位居全球第三,亞洲地區數量最為領先,其中兩所高校位列全球前十五,五所高校躋身全球前五十,十三所高校進入全球前三百,另外還有二十八所高校排名全球前五百。
北京大學在中國內地取得最高名次,上升了6位,達到第12名,同時也是亞洲第二的位置,這標志著該校自2004年QS世界大學排名開始統計以來所獲得的最佳成績。與此同時,清華大學也提升了3個名次,位列第14名,成為亞洲第三,并且刷新了該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歷史記錄。這兩所高校的突出表現得益于兩個關鍵因素的進步,一個是衡量教師科研貢獻的論文引用數量,另一個是反映教學規模的師生數量對比。
除清北外世界大學排名一覽表,還有很多中國大陸院校在本次排名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圖源 | QS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整體而言,此次共有七十一所中國內地的大學入選,與去年的名單相比,增加了十三所。
*71所上榜的中國大陸大學名單
上下滾動查看71所上榜中國院校
*圖源 | QS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英國院校表現
本次榜單中英國大學的表現顯示,在QS排名的90所英國高校里,有28所高校的排名較去年有所上升,另外22所高校的排名則維持不變。
劍橋大學去年位列第三,今年則攀升至亞軍位置,牛津大學雖然排名有所下滑,但依然穩固在頂尖五所院校之中,今年具體排在第四位。
此外,帝國理工大學位列全球前茅,名次上升1位至第6位,倫敦大學學院穩居世界第8位,全球前十名中,英國高校占據4個位置,表現突出。在世界前20名的榜單上,愛丁堡大學進步明顯,從去年的第16位提升至第15位。在前50名的名單里,曼徹斯特大學排名第28位,倫敦國王學院位列第37位。
其他一些大學,比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還有華威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南安普頓大學,伯明翰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杜倫大學,以及圣安德魯斯大學,同樣穩居全球百所頂尖學府之列。
*圖源 | QS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美國院校表現
麻省理工學院連續第11年獲得世界排名第一的稱號。
不過,據估計,受疫情等狀況作用,美國一半以上的知名學府,其位次今年比去年有所下滑,
然而,即便眾多美國高校的排名有所下滑,斯坦福大學(3)、芝加哥大學(10)、賓夕法尼亞大學(13)、普林斯頓大學(16)、耶魯大學(18)以及康奈爾大學(20)依然穩居全球前20的位置。
*圖源 | QS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其他地區
除開先前述及的英國、中國大陸以及美國的排名亮點,其余國家跟地區的排名同樣引人注目。
歐洲大陸這邊,最頂尖的學府是第9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就是那個最近因為“有請潘周聃”事件而廣為人知的學校,同時也是全球前十所大學里僅有的非英美成員。
亞洲名次方面:亞洲頂尖學府依舊來自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保持第11位起步網校,去年亞洲亞軍南洋理工大學則跌至第19位。
香港地區:香港大學排名小幅前移至第21位,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則分別排在第38位和第40位;東京大學維持在第23位,穩坐亞洲第6的位置。
*圖源 | QS世界大學排名官微
院校
讓我們看看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學!
上下滾動查看前100的大學
*圖源 | QS世界大學排名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