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5 10:16:04作者:佚名
11月8日,一家名為QS的國際性高等學府研究組織亞洲大學排名2013排行,公布了它的第15個亞洲大學評估結果。
本次亞洲高校排行榜囊括了760所大學,較前一年增加的院校數量為73所,增幅達到10.6%,這標志著QS機構在亞洲高等教育領域所開展的規模最為宏大的調研工作,其成果得到了全面呈現。
北京大學史無前例地榮登亞洲高校榜首,新加坡國立大學未能延續五年稱霸亞洲的紀錄,其排名跌至第二,清華大學則位列第三。
排名指標
這次考核主要考察了學問高低、學生求職本領、科研水準、條件好壞以及對外交流廣度等層面。
排名亮點
/Macao
港澳地區排名
香港和澳門共有十一所高校入選,其中三所香港大學位列亞洲前二十,不過這些入選的大學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香港的大學排名中,共有九所學校入圍,其中香港大學依舊位居前列,但相比上一年度下滑了一個名次,來到第4位,并且不再屬于亞洲頂尖三強;香港中文大學同樣比去年退步一名,位列第12位;香港科技大學去年位于第九的位置,今年則跌出了前十行列,排在第14位;香港城市大學表現不佳,大幅跌出前二十強,從第20位降至第23位;香港理工大學也略有下降,從第25位降到第26位;香港浸會大學和嶺南大學的排名連續三年持續走低,分別處于第68位和第152位。
香港樹仁大學在自資院校中排名下滑至第351-400位;香港恒生大學作為第二次上榜的自資院校,其排名也降至第551-600位。
澳門高校方面,有兩所位列其中,其中名次最靠前的還是澳門大學,不過已經滑出亞洲百強行列,目前位于第101位;澳門科技大學位列第215位,比上一年度下滑了十位。
新加坡院校排名
本次排名,新加坡高校的表現情況如何?
新加坡有三所高校入選該榜單,分別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它排在第二位;南洋理工大學,它位于第五位;還有新加坡管理大學亞洲大學排名2013排行,它位列第117位。
新加坡高校的排名情況,與某些評估標準密切相關。其中,國際師生比例和研究方面的成就,是這兩所院校表現突出的關鍵因素。這也是它們能夠持續獲得高評價的重要原因。
馬來西亞高校表現
在2023年QS亞洲大學排名里,馬來西亞一共列出了36所高校,這個數目和前一年相同,從整體排名狀況來看,可以說保持穩定并且有所提升。
馬來西亞六所大學躋身亞洲前五十名,十八所院校位列亞洲,總計二十五所院校進入亞洲,和去年數量相同。
最靠前的大學是馬來亞大學,位列第9,較前一年下滑了1位,其次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排在第27,名次與前一年相同,馬來西亞國民大學位于第30,較去年提升了3個名次,馬來西亞理科大學處在第32,也較前一年進步了3位,馬來西亞理工大學位于第39,比去年退步了1名泰萊大學's首次沖入前50,排在第49名,比去年上升4名。
泰國院校排名
在本次排名中,泰國共有25所學校入榜,去年23所。
朱拉隆功大學、瑪希隆大學進入亞洲前五十行列起步網校,前者排名第37,后者位列第47。今年相比去年略有下滑,接下來依次是清邁大學、泰國法政大學、格樂大學、泰國農業大學、孔敬大學和宋卡王子大學,這六所高校同樣躋身亞洲前兩百強;今年新增的格樂大學和博仁大學也出現在榜單上,格樂大學表現突出,位列第149位,是其中的佼佼者。
泰國在2023年的QS亞洲榜單上,入榜院校的數目比2022年有所增長,具體到各個學校,排名出現了上升和下降的情況。
菲律賓院校排名
毫無疑問,菲律賓的“四大名校”繼續占據前四位置,入榜數量比上一年多了一個,不過學校的整體名次與去年相比,顯得有些退步。
菲律賓排名第一且入圍的依然是我們這所菲律賓高校,與中國的吉林大學一同位列第87位;雅典耀大學、德拉薩大學和圣托馬斯大學也成功上榜,在這四所院校里,只有圣托馬斯大學的排名較上一年提升了兩個位次;萊西姆大學在亞洲大學排行榜上處于701至750區間。
下圖為此次上榜的16所菲律賓高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