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20 20:09:04作者:佚名
最近,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和中國留學網發布了超過一萬所合法海外教育機構的目錄。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特別告誡,前往國外求學時,必須仔細甄別,選擇合規的學校,以防被非正規大學欺騙。這份由教育部公布的合法海外學校清單,涵蓋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四十四個中國學生主要留學目的地國家。
教育部門近期公布了境外正規院校清單,旨在幫助學生避開不正規大學的陷阱,此舉意圖無疑是積極的,然而只是治表面而非根本。雖然防范不正規大學十分必要,但防止不正規留學更為關鍵。隨著出國深造人數持續增長,教育部門需盡快提供合理見解和科學建議,防止家長盲目讓孩子遠行求學。尤其要針對潛在問題,及時發布警示和忠告。
顯而易見,當前“非正規留學”現象、職業發展目標缺失、留學前期準備不足等現象相當普遍。尤其是一些過分看重實際利益的家長期望,他們既不評估孩子的學習水平,也不衡量家庭的經濟狀況,就隨意地把孩子送往海外接受教育,即便遇到“虛假大學”也并非最嚴重的問題。更為關鍵的是,這種情況極有可能使部分學生因為無法承受學業或經濟上的巨大壓力,而導致心理狀態惡化、行為失范,甚至喪失基本的人性。二零一一年四月一日,就因母親未能準時匯款給留學東瀛的兒子國外野雞大學,兒子竟在飛機場行兇,用刀刺傷母親致其重傷。細究緣由,緣于兒子在海外承受諸多壓力,早已不堪其擾,性情漸趨孤僻,精神萎靡,心智失常,最終挑選了弒親的極端手段來排解愁緒。
確實,不是每個中國學生都適合出國深造。雖然遠赴海外可以開闊眼界,體驗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但另一方面,80后和90后這批多數是獨生子女的年輕人,在獨立生活、情緒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通常比較欠缺,他們能否適應國外的環境是個讓人擔心的疑問。還有一些家長和學生,在大學入學或中考結果不理想時,就決定出國讀書,這種選擇往往缺乏深思熟慮。而一些自控力差、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學生,更不適合出國留學。
其實,出國深造也可以算作一種投入,從更宏觀的角度看,這其實是對一個學子未來人生的投入,其帶來的益處需要用畢生去感受。既然是投入,就必須像其他常規投入那樣,包含事前的研究,事中的部署,以及事后的維護。而且國外野雞大學,前往海外求學是決定職業成就與個人幸福的關鍵抉擇,更應當有理性的規劃和周全的準備。
開篇要談的是長輩與晚輩的交流,一起探討“為何要出國深造”的議題。決定赴海外學習,就是決定走向人生下一段旅程,年輕人需要更獨立地思考。要清楚明白,是學子要遠行,不是家長;是年輕人要承受國外的學習與生活挑戰,不是長輩。因此,在規劃出國深造期間,家長務必抓住時機與孩子溝通,針對“為何要出國”這一議題形成一致看法:即出國接受教育屬于另一種學習途徑的挑選,并非為了躲避挑戰或盲目跟風前往國外。此外,決定赴外求學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這個實際情況涵蓋家庭的經濟狀況、子女的學業水平以及融入異國學習與生活環境的潛力。不然,胡亂前往國外,孩子學習方面會一無所獲,甚至有可能會徹底斷送孩子的前程。(張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