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6 15:08:45作者:佚名
珠江奔流入南海,海上明月映照灣區。這個區域既是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帶,也是具有全球重要性的科技創新樞紐,其人才成長情況備受關注。
香港和澳門的高等學府,憑借其全球化的教育理念、雙語的交流氛圍以及豐富的跨國合作平臺澳門大學研究生申請,深受內地學子們的歡迎,成為他們的理想選擇。九月份二十三日,啟德教育公布了《二零二三粵港澳大灣區求學白皮書》,集中探討了內地學歷認可情況的十五所香港大學、七所澳門大學以及三所港校在灣區的分校,參考了官方統計資料,并整合了啟德學子在港澳及港校灣區分校的申請與錄取信息,深入剖析了本科及研究生學習的申請條件與錄取走向,同時考察了粵港澳三地的就業狀況,還就粵港澳地區的求學規劃、申請籌備以及工作求職等環節給出了專業指導。
港澳院校內地招生人數與日俱增
香港“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公布的非本地學生數據表明,從2016年起,本地大學里非本地學生的總人數持續上升,2022年和2023年統計的具體情況是,副學士課程有1200名非本地生,學士學位有17700名非本地生,授課型碩士課程有31000名非本地生,研究型碩博課程有13300名非本地生。
香港入境事務處公布的赴港學生簽注數據表明,2021年內地學生赴港求學人數為37087人,較2020年增長了19.16個百分點。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統計的信息顯示,2021至2022學年澳門高校內地學生規模較上一學年增加了22.7個百分點,其中本科生數量為15374人,碩士與博士研究生人數為11759人。
港澳與內地合作辦學情況如下,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招收內地本科生1434人澳門大學研究生申請,目前在校生超9000人,其中研究生約3100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首次錄取本科生140人,內地生源125人,均通過提前批,按高考分數擇優錄?。槐本煼洞髮W-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招收新生2100余人,現有在校生逾9000人。
高考或國際考試成績均可申請港澳院校,新專業多涵蓋人工智能
《2023粵港澳大灣區求學報告》顯示,內地學生申請港澳高校或內地與港澳合辦大學本科課程,可選擇提前批次填報志愿,也可在常規批次填報,還可以通過綜合評估,或直接向學校官網遞交申請材料。除了依據高考分數錄取,這些高校也認可A-Level、SAT、IB、OSSD等海外考試所取得的成績,以此作為招生參考。啟德留學統計表明,二零二三至二零二四學年留學之路,港澳高校及港澳與內地合辦大學本科招生中,內地考生比例提升將近百分之七十,海外學生比例則下降到百分之三十;采用A-Level考試成績申請港澳本科的學生最多,采用IB考試成績申請的學生次之
根據香港“大學資助教育委員會”發布的數據,在2022至2023學年期間,香港八所高校的非本地本科生主要就讀于理學領域,占比為27%;其次是商科與管理學科,同樣占27%;工程科技學科有20%的非本地生選擇,社會科學學科占16%,而文科與人文科學學科的非本地生比例為7%。2023學年,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本科增設了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制造工程這三個專業方向,首批“紅鳥碩士項目”則主要聚焦于未來醫療健康保健技術、可持續生活以及智能工業化這三大方向。2022學年,香港大學增設了人工智能理學碩士項目。2023學年,香港理工大學和澳門大學也相繼開設了人工智能相關的碩士專業項目。
啟德留學統計顯示,2023至2024學年,本科錄取中,香港八大公立院校錄取人數最多,占錄取總量的41%,香港私立院校次之,占比32%,澳門院校占26%。研究生錄取方面,香港八大公立院校錄取比例高達89%,香港私立院校錄取人數較少,僅占4%,澳門院校錄取比例也較低,為5%。
“雙一流”院校學生申請港澳高校有優勢
依據啟德留學信息,香港前三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招收的研究生里,百分之六十以上生源來自985或211高校,百分之四十左右申請者的雅思分數達到七分以上,半數人的在校成績單上GPA超過八十五分。港理工和港城大學錄取的研究生里,超過半數學生畢業于“雙一流”高校,這些學生中,三分之一人的雅思分數達到6.5分以上,三分之一人的平均學分績點處在80至84分之間。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嶺南大學錄取的碩士研究生里,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學生畢業于普通本科一批及更次等院校,將近百分之三十的學生雅思分數達到六點五分或以上,四分之一的學生平均學分績點達到八十五分或以上。香港私立大學錄取的碩士研究生中,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同樣來自普通本科一批及更次等院校,大約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沒有提交英語水平考試成績,十分之一的學生平均學分績點達到八十五分或以上。
另一方面,澳門高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生源多來自內地普通本科院校中排名靠后的學校。在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錄取的研究生里,學業成績達到80分以上的比例分別是69.5%、61.2%以及43.8%。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招收的研究生,基本都來自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招收的研究生,則大多來自一般本科院校以及更普通的高等學府。港中文深圳和北師大-浸會聯合國際學院錄取的研究生里,成績單上分數超過80點的比例分別是70.2成和60.8成。
內地鼓勵港澳青年創業創新,港澳引進高端人才助推發展
據消息,粵港澳大灣區內注冊的企業數量逾千萬家,全球500強企業有25家,上市公司超過千家,每年可提供眾多工作崗位。近些年,大灣區內內地各城市紛紛制定多項扶持港澳青年創業創新的措施,爭相實施人才獎勵方案,例如廣州市推出“紅棉計劃”、深圳市實施“孔雀計劃”、東莞市啟動“藍火計劃”等。這項政策涵蓋人才通行證、安居激勵、搬遷補貼、計劃扶持等多個方面,目的是讓港澳人士在廣東工作和開創事業更加順暢,并給予相應的幫助。
另有一項舉措,是2022年歲末香港當局施行的名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的制度,其目的在于吸納具備頂尖技藝和豐富閱歷的專業人士,通過該制度,被成功吸納的人員能夠領取為期兩載的合法居留許可,并且,在持續棲居滿七年之際,具備申請永久居民身份的資格。這幫優秀人才可分成三個等級,B檔申請者需從世界百佳學府畢業,并且申請時已有五年內至少三年的職業履歷;C檔申請者雖也是世界百佳學府的畢業生,但職業履歷不足三年。到二零二三年六月為止,關于香港某些人才項目的申請及批準狀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申請人屬于B檔和C檔,這兩檔的批準比例均在一成八左右。
澳門在2022年8月11日批準了《人才吸納法規》條文,界定了三類人士具備資格申請定居澳門,并且一般需要在居住滿七年之后獲得永久居民身份。這三大類人士涵蓋頂尖人才項目、杰出人才項目以及高級專業人才。澳門的人才吸納方案在第一階段著重吸納大健康產業、現代金融業、高新科技業以及文化體育產業領域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