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8 10:05:37作者:佚名
澳門科技大學,又稱de Ciência e de Macau或Macau of ,以澳科大(MUST)的簡稱著稱,它是澳門地區規模最為龐大的綜合性研究型高等教育機構,并且是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中,排名最靠前的三十所年輕大學之一。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與上海軟科共同揭曉的“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澳門科技大學榮登第28名,在本地排名中連續三年穩居首位,同時在港澳地區排名第六。
2017年,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簡稱ARWU)的榜單上,澳門科技大學位于全球第501至600名之間,在港澳地區排名第6。
2018年,在QS亞洲大學排名榜單上,澳門科技大學名列第301至350位。
2018年,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決策科學系在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簡稱UT-)最新發布的商學及管理學學術排名榜單上,榮登大中華區第29位。
2018年,在ARWU世界一流學科排名榜單上,澳科大酒店與旅游管理專業表現卓越,成功躋身亞洲前茅,具體排名為第十位,在大中華區則位居第四,同時在全球范圍內位于第76至100名之間。
依據2017年8月學校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該學府具備博士、碩士、學士三個級別的學位授予資格,并已獲得我國教育部的批準,允許在內陸地區招生。該校設有十個教學機構,在校學生總數超過萬人,其中,全日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共計3200名,本科生則有7700名。
學校內設有眾多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及研究機構,其中包括我國在中醫藥領域唯一的國家中藥質量研究實驗室,以及月球與行星科學實驗室和智慧城市研究院。
文化傳統
校訓
《大學》中提到“意誠格物”,強調的是通過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從而獲得真知。這里的“格物”意指對事物原理的鉆研,以及對社會和自然規律的認識。“意誠”則體現了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學校以此格言激勵學生,意在告訴他們在大學時光里,應全心全意、勤奮努力地學習,力求在知識、技能和素質上不斷進步。
師資力量
依據2017年8月學校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該校擁有一支由講座教授、正教授、特邀教授、副教授以及助理教授等組成的龐大教師隊伍,共計數百名。其中,絕大多數教師持有博士學位,并且他們在世界知名大學或科研機構中有著豐富的工作或學習背景。除了現有的教師團隊之外,該校還特別邀請了眾多知名專家,其中囊括了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臺灣中研院院士、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以及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等領域的領軍人物。2016年,美國湯森路透集團揭曉了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錄“Cited 2016”,其中,澳門科技大學李志武教授和李頌孝教授在工程學及數學兩大領域脫穎而出,成功上榜,從而使得澳門地區在此次名單中的入選人數達到最高,成為該地區表現最為突出的高等教育機構。
院系設置
依據2017年8月學校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該院校擁有商學院、酒店與旅游管理學院、人文藝術學院、法學院、資訊科技學院、中醫藥學院、健康科學學院、藥學院、國際學院以及通識教育部等多個學院。學生總數超過萬人,其中包括3200名全日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以及7700名本科生。
科研平臺
我國設立了多個國家級實驗室,其中包括專注于中藥質量研究的實驗室和致力于月球與行星科學研究的實驗室。
教育部設立的研究機構包括:中醫藥腫瘤防治轉化醫學的國際合作實驗室,該實驗室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共同建立;澳門傳媒研究機構,與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攜手共建;澳門海洋發展研究機構澳門大學,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共同創立;以及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澳門分中心,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聯合設立。
2017年,澳門科技大學積極投身于“院校素質評鑒先導計劃”,該計劃由國際高等教育領域的權威機構——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局(簡稱QAA)主導,歷時九個月進行了全面的素質評估(即質量審計,IQA)。在評估過程中,QAA專家組對澳科大給予了高度評價,其成果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并在學術界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力。
澳科大會計專業已獲得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的專業考試資格認證,畢業生可享受12門課程的免考,且這些免考科目與香港大學的會計課程等同。此外,他們還能獲得澳洲會計師公會(CPA)和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的認證。對于本科畢業生來說,他們可以免除9門課程的考試,只需參加剩下的14門課程中的5門,這一免考科目數量是ACCA所能提供的最高免考額度。自2017年起,商學院會計學本科畢業生可享受CPA最高級別的免考待遇,我校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生報考CPA時,將免除所有基礎課程考試。
我校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生只需通過六門專業課程的考核,這些課程涵蓋了道德與治理、財務報告、戰略管理會計、全球戰略與領導力等多個領域,以及兩門可供選擇的課程。這一要求反映出澳科大王牌會計專業的極高價值。
商學院的供應鏈專業已得到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CILT)總部的官方認證。
旅游學院的本科國際旅游管理和碩士國際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雙雙獲得了高品質旅游教育資格的延續認證,并享有了最長的四年續期。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向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的專業醫療發展中心頒發了全面技能發展認可培訓中心的資質,這也是該學院首次在大中華區頒發此類認可資格。
歷史沿革
在2000年3月,由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何厚鏵簽署,一道行政命令正式宣布成立了澳門科技大學。
在2001年,澳門科技大學獲得了來自中國教育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以及公安部的批準與支持,開始面向中國內地十四個省份和直轄市進行招生工作。
2006年3月25日,科大醫院攜手藥物及健康應用研究所正式宣告成立。在同年,澳門科技大學的所有權順利移交至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
2010年3月27日,澳門科技大學盛大舉辦建校十周年紀念活動。在此活動中,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了新的小行星命名公告。公告中提到,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于2007年5月19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其國際編號為號。該小行星經過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的批準,正式被命名為“澳科大星”。
2010年12月14日,太空科學研究所成立。
2011年1月25日,國家科技部正式批準,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宣告成立。
2014年11月19日,澳門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月球與行星科學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中國科學院在海外建立的首個重點合作實驗室,同時,它也成為了我國太空科學研究項目中的一個關鍵基地。
2016年3月31日,澳門科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攜手共建的澳門環境科學與環境管理聯合實驗室正式宣告成立。
在2016年6月30日這一天,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正式成為亞洲法律學會(Asian Law,簡稱ASLI)的一員。
2016年12月6日,澳門科技大學迎來了一個重要時刻,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埃爾文·內爾博士在此成立了“埃爾文·內爾博士生物物理與中醫藥研究室”澳門大學,這是澳門地區首個由諾貝爾獎得主創立的實驗室。同時,埃爾文·內爾博士也受聘成為澳門科技大學的特聘教授。
2018年4月16日,澳門科技大學成功舉辦了“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伙伴基地及聯合實驗室”的揭牌儀式。此次合作共建的四所伙伴研究基地包括:(一) 與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攜手共建澳門傳媒研究中心;(二) 與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合作共建澳門海洋發展研究中心;(三) 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聯合共建澳門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四) 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共同建立中醫藥防治腫瘤轉化醫學研究聯合實驗室。
2018年7月20日,澳門科技大學成功獲得國家科技部的正式批準,并正式設立了名為“月球與行星科學”的國家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