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259萬例,死亡12.8萬例。而新" />
更新時間:2021-08-08 19:18:12作者:admin2
最新驚爆消息:美國的疫情出現了新情況,美國新冠肺炎感染人數,不是260萬,是2600萬!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259萬例,死亡12.8萬例。而新的情況是,從6月15日起,美國疫情出現持續(xù)反彈,日新增病例數不再是2萬人左右的新增,而是4萬人以上的新增了,24日、25日、26日、27日和28日的單日新增病例數連續(xù)創(chuàng)下疫情爆發(fā)以來新高,尤其是6月27日達到了4.9萬人。
至少13州病例增長超過50%,其他16州病例增幅在10%到50%之間。美國現在只有康涅狄格州報告病例減少超過50%。而最讓人毛骨悚然的事情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表示,美國目前可能僅確診了感染新冠病毒人口的10%。
那么按照按照雷德菲爾德的估計,美國可能實際上感染人數在2400-2600萬人之間,而且根據近期美國確診病例的血液樣本的血清進行推測,美國感染病例正在朝著年輕化的趨勢發(fā)展,尤其是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等人數較多的州,確診病例超過50%的人數,在35歲以下。看來美國迎來新冠疫情的第二波沖擊或已成定局。
為什么美國新冠疫情的實際感染人數,可能是當前確診病例的10倍!不是官方報道的260萬,而是2600萬?
第一,美國政府之前每天在控制檢測的數量,這讓美國國內的疫情看起來很平靜又有規(guī)律,但實際上不是真實的數據
大家都應該有發(fā)現一個問題,就是以前美國每天的新增,都是差不多的,反正不管怎么樣,他們每天的新增都是2萬人左右。而這是美國政府在刻意控制每天的檢測數量所造成的,很可能美國每天的檢測也就是15萬-20萬人。
要知道,中國武漢之前用了7天的時間,為1000萬武漢人做了核酸檢測。以美國的能力,他們一天檢測上百萬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們并沒有那樣做,那樣做光重癥患者也差不多每天就有上萬人,每天醫(yī)院里來這么多的人,他們的醫(yī)療系統(tǒng)早就崩潰了。
所以,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美國現在的疫情數據并不真實,它之前每天感染人數在2萬左右,而醫(yī)療系統(tǒng)之所以也沒有崩潰,就是因為控制了檢測人數,讓大部分的輕癥患者都在家里治療,只讓重癥患者才進醫(yī)院治療,而重癥患者也就幾百人,每天出院的再加上每天死亡的,正好是可以騰出重癥所需的床位來。
第二,黑人被“跪殺”事件,導致出現大規(guī)模示威游行活動,打破了美國社會原有的安靜,讓病例數無限放大成為了可能
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當眾殺死后, 導致了美國全國性的大規(guī)模抗議游行。而美國人的抗議,基本上都是不戴口罩的,也絲毫不考慮什么社交距離。
最恐怖的是美國警察用動用了胡椒噴霧和催淚瓦斯彈來驅散人群,這些刺激性極強的被動防御武器,會讓人們強烈的打噴嚏和咳嗽,這導致了病毒的加速擴散,美國的第二波疫情,就這樣提前開始了。
目前美國已至少29州出現疫情反彈,新增確診數量相比前一周有所增加,包括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這三個人口最多的州。
雖然重癥感染者和死亡病例,并沒有“爆發(fā)式”的增長。但是,美國31州,紛紛出現了疫情反彈!其中,加利福利亞州、佛羅里達州等7州,單日新增確診人數,均達到了疫情爆發(fā)以來的“最高值”,紛紛刷新了記錄!
第三,美國疾控專家福奇,雖然呼吁疫情大家都是息息相關的,大家應該團結起來一起消殺病毒,這是終結新冠疫情的最好辦法,但被特朗普打入“冷宮”
一直被稱為美國版的鐘南山,倡導全力抗疫的福奇,自4月底開始,就莫名其妙的就從民眾的視野里淡出了。原因不說大家都明白,就是特朗普想要連任,既然要連任,那那美國的經濟就不能太差,美國的失業(yè)率不能太高,美國的股市不能太爛。
這就必須要重啟美國經濟,而要重啟美國的經濟,新冠病毒就“必須不能有”太大危害,倡導全力抗疫,科普新冠危害的福奇,就不能再出來了,于是,特朗普成功的讓美國民眾相信新冠病毒并沒有太大危害,成功的重啟了美國經濟。到現在都有很多美國人不相信疫情是真的,覺得這是美國政府編出來的,他們不相信醫(yī)學權威。
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表示,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和美國的發(fā)展形勢比他預期的“更嚴重”
比爾·蓋茨說,美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做得遠遠不夠。正是由于美國缺乏領導力,全球的情況才會更加糟糕。如果美國政府再不重視疫情,那么有可能會有上億人感染,到時美國經濟受到更嚴重的打擊,想要恢復至少要幾十年。
新冠疫情,確實會導致政治和經濟權力的永久性轉變。而我們,只需要在歐美的第二波疫情爆發(fā)時,注意保護好自己就行了,千萬不要出國,避開一切和病毒有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