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0-22 07:04:02作者:佚名
2024年,揚州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和揚州市初中招生政策總體保持穩定,主要變化三點。
民辦初中注冊方式變更
6月10日至6月25日,小學畢業生通過“蘇府辦”APP搜索“揚州陽光招生信息登記”,根據民辦初中招生計劃(或招生簡章)登錄“揚州陽光招生信息登記” )以及父母和他們自己的愿望。 “市級義務教育招生信息管理系統”,選擇“揚州市民辦初中招生報名平臺”進行注冊。報名期間(6月10日-25日)可修改報名學校,最終報名信息以6月25日24:00系統確認為準。畢業生及家長無需到學校報名。所有注冊程序均通過在線系統完成。
報名時間變更
揚州市各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7月初開始招生,8月中旬基本完成招生工作。市教育局于6月24日前統一公布各市區公辦小學指定學區;城市小學畢業考試將于6月22日舉行,所有城市小學報名時間為7月5日至7月9日。市教育局將于6月底前統一公布城市公辦初中的分配情況。市區所有公辦、民辦初中報到時間為7月1日至7月4日。
宏智班招生方式變更
2024年,揚州田家濱實驗中學將繼續在市轄區舉辦初中宏智班。宏智班就讀的學生須符合《揚州市直屬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實施辦法》中“特殊困難學生”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標準,并提供相關證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提出書面申請,并于7月1日持核發的《揚州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憑證》、《揚州市城鎮特殊扶貧憑證》等證明材料到揚州田家濱實驗中心由民政部門。中學須接受資格審查。申請宏智班的學生提交的證明材料經學校初審后報送教育行政部門。經備案批準的學生將有資格入學。
2024年揚州市義務教育學校(小學、初中)招生工作將如何開展?
市教育局負責制定揚州市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政策。各縣(市、區)、功能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本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負責組織本地區的招生、招生工作。
揚州市所有小學、初中均按照免試招生政策進行招生。揚州市各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原則上7月初開始招生,8月中旬基本完成招生工作。
市教育局于6月24日前統一公布各市區公辦小學指定學區;城市小學畢業考試將于6月22日舉行,所有城市小學報到時間為7月5日至7月9日。
在劃定各區公辦初中教學區的基礎上,市教育局經市教育局審核同意后,于6月底前統一公布城市公辦初中教學區。所有城鎮小學畢業生將憑《義務教育程度》《通知卡》入讀初中。市區公辦、民辦初中報名時間為7月1日至7月4日。
2024年小學一年級招生年齡要求是多少?如何辦理信息登記手續?
2024年,揚州市所有小學一年級招收6歲以上(2018年8月31日前出生)兒童。各地小學適齡兒童入學信息將于6月份按照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求進行網上登記,上傳相關材料并進行資格審核。報名時,家長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也可攜帶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材料到教學區的公立小學辦理信息登記等手續。
2024年一年級招生目標是多少?
2024年,揚州市所有初中一年級招收15周歲以下(2009年9月1日后出生)的應屆小學畢業生。
2024年小學一年級和初一年級招生信息登記及具體招生登記有什么區別?
2020年起,省教育廳要求各地通過招生信息平臺收集需要入學的適齡兒童青少年相關信息。 2024年入學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兒童少年,必須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時間內按照要求執行。在線注冊信息,上傳相關材料,接受資格審核。信息登記為劃分公立學區提供基礎數據,幫助教育部門了解當地學齡兒童青少年的入學需求。信息登記時間比官方登記時間早1個多月,且適齡兒童少年學校登記信息時不明確。
報名是指學生到石碣區范圍內的公辦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協調安排的相關公辦學校正式辦理注冊手續,或由民辦學校通過電腦隨機分配學生(報考人數不超過招生計劃人數)當時直接錄取的學生應到民辦學校正式辦理注冊手續。
義務教育學校“公民招生”有哪些具體要求?
全面實施公辦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步招生,簡稱“公民同步招生”,意味著揚州市所有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堅決執行免試入學規定。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和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同時注冊。 、同步招生、同步登記學籍,堅決杜絕義務教育學校提前招生和“夾”招生,將民辦學校招生實行審批現場統一管理。
這個“同步”是指“同一時間段”,不一定是“同一天”。
揚州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如何招生?
各縣(市、區)、功能區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公平、相對就近的原則確定教學區劃分規則,劃定各公辦學校的教學區范圍,確保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全面覆蓋。
“就近入學”中的“最近”是指相對接近,而不是絕對的地理距離。并不意味著學生的家庭住址距離某所義務教育學校最近,也不是指學生的家庭住址。如果你就讀的某所小學距離某所初中較近,則算“就近入學”。
什么是計算機隨機分配以及它是如何實現的?
根據省教育廳要求,民辦學校報考人數超過計劃人數的,所有報考人員均采用電腦隨機分配;若報名人數未超過計劃人數,則一次性錄取所有報名者。對于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在保證學校小學直考需求且超額名額少于報考人數后,初中招生仍有余額的,也將采用電腦隨機分配招生。對實行電腦隨機分配招生的民辦學校和名額空缺的公辦學校,由批準學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電腦隨機分配招生操作規程,組織實施電腦隨機分配招生。 。公證機構將參與整個過程并發揮主動作用。接受社會監督,及時向社會公開席位分配結果。
市立初中的招生對象有哪些,如何登記信息?
市教育局直屬初中(以下簡稱市初中)招收下列學生:市公辦初中范圍內的小學畢業生,以及隨遷并持有戶口的子女想要在市立初中就讀的市立初中招生區域內的許可。應屆小學畢業生;市民辦初中招收應屆小學畢業生,在市教育局批準的招生范圍內自愿選擇入學的學校。
2024年城市小學畢業生信息登記采取網上填報和線下審核相結合的方式。信息登記期限為4月19日至4月24日。市中學招生辦(以下簡稱市中學招生辦,辦公地點位于揚州市石科發路199號揚州教育科學研究所122室)審核市政府生源——辦好初中,頒發市立初中《義務教育法》。學位通知卡”和升學錄取代碼。
就讀揚州市公辦初中需要什么條件?
適齡兒童少年的家長要么自己擁有房產,要么適齡兒童青少年的家長和子女共同擁有教區內房屋的全部產權并永久居住,或者租用公有產權的房屋并取得住房租賃證(即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租賃房屋(統稱公共租賃住房)是確定適齡兒童少年就讀學校的主要依據,被拆遷戶應當以拆遷安置協議為依據。所有在熱點公立初中就讀的學生,必須滿足“三一致”要求,即學生戶籍、父母或個人財產證明、長期住宿和住宿等一致。熱點公辦初中由市教育局根據學區學生資源確定。對不符合“三個一致”要求的,由教育行政部門協調安排錄取。在市區(不含江都區)內無房產,但戶口與祖父母同住,并在教區長期共同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家長,可根據其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在施教區的財產。 。商品房(非商業和住宅)、辦公用房、未交付的期房、出租住房、單位公有住房不認定為區內住宅。入學由教育行政部門協調安排。房產分割或者房屋分戶的,房地產登記部門應當在房產證附件欄中注明房產權分割和分戶的相關信息。標注的信息作為教育部門招生審核的依據。審核錄取時,地塊分割或房屋分戶前的產權始終被視為整體財產,即無論變更后的地塊或戶數有多少,只能使用變更后的一套房產入學申請(財產權分割信息除“因繼承而??分割或分戶”之外)。熱點公辦初中住房的,應于2024年5月31日前辦妥產權、戶籍手續揚州中學樹人集團,并實際居住。三年內每個住房只能招收一名學生(同一家庭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除上述情況外,由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2023年5月18日前完成房屋共有產權分割、房產地塊分割、房屋分割入戶的,可憑《揚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通知》 2022年”(羊教發[羊教發]2022〕20號)文件執行。
2024年市區(不含江都區)有多少所民辦初中招生?報紙選刊有什么要求?
市區民辦初中有5所: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初中、揚州蘇東坡中學初中(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分校初中)、揚州蘇東坡中學初中(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分校初中)世明雙語學校初中、邗江區梅園雙語學校初中、北京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初中。學校招生計劃于5月28日前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經市教育局審核同意后,通過各學校校園網向社會公布。 6月10日至25日,小學畢業生可登錄“揚州市城鎮民辦初中招生報名平臺”,根據民辦初中招生計劃(或招生簡章)和學生意愿選擇民辦學校報名。他們的父母和他們自己。登記。
具體操作流程為:通過“速府辦”APP搜索“揚州陽光招生信息登記”,登錄“揚州市義務教育招生信息管理系統”,選擇“揚州市民辦初中招生登記平臺”注冊。報名期間(6月10日-25日)可修改報名學校,最終報名信息以6月25日24:00系統確認為準。7月1日至7月2日,民辦初中數量超出招生計劃人數的報名者將采用電腦隨機分配;報考人數不超過招生計劃人數的民辦初中,一次性全部錄取。
選擇報考城市民辦初中的學生錄取或不錄取后,招生的相關政策和規定有哪些?
7月1日至2日,由市教育局組織,公證機構參與,對報考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城市民辦初中進行電腦隨機分配揚州中學樹人集團,分配結果及時披露;報名人數不得超過招生計劃內的所有民辦初中,一次性錄取,并公布錄取結果。
參加電腦隨機分配而未被選中的學生,可返回原石教區公立初中報名并辦理注冊手續。
如果學生是計算機隨機分配的,或者報考人數少于招生計劃人數時被錄取的,則表示該學生已被相應學校錄取。須在規定時間內到錄取學校現場確認并完成報到、繳費、報到;逾期未現場確認并完成注冊、繳費、報到的學生,不得再次被其他公辦、民辦學校錄取。選擇是否申請私立學校以及選擇哪所私立學校是每個學生和家長的權利。一旦入選,在報考人數不超過招生計劃的情況下,計算機隨機分配和直接錄取的結果即為每個學生的成績。學生和家長的責任。學生和家長在決定是否選擇民辦學校、選擇哪所民辦學校時網校頭條,應統一意見,慎重做出決定。
2024年,雙胞胎(多胞胎)學生選擇就讀城市民辦初中并參加隨機分配的政策是什么?
城市民辦初中實行電腦隨機分配時,雙胞胎(多胞胎)家長和學生可以自愿申請“綁定雙胞胎(多胞胎)學生”進行電腦隨機分配。如果家長和學生申請隨機電腦分配,雙胞胎(多胞胎)將被分配為一個號碼。計算機隨機分配座位時,會出現兩種結果:同時分配或不同時分配;如果家長和學生不申請電腦隨機分配,雙胞胎(多個)學生將像其他普通學生一樣參加電腦隨機分配。申請機聯隨機分配的家長須于6月26日前提供申請表、出生證明等有效材料到市區中學招生辦(揚州市石科發路199號揚州教育科學研究所122室)報到。
如何保證義務教育學校分班均衡?
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分班均衡要求,不得變相將學生分為快班和慢班。各義務教育學校應當在新生分班前一周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報送新生分班計劃、分班清單等公開材料備查。
學齡殘疾兒童如何入學?
積極推進融合教育,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青少年就近就學。安排中度和重度殘疾的兒童和青少年就讀特殊教育學校。需要專人照顧、無法上學的殘疾兒童少年主要送至康復機構、殘疾人之家集中教育。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上門教育服務。各地要依法開展特殊兒童教育評估和認定,明確并落實科學的安置辦法。全市特殊教育學校繼續從功能區招收自閉癥兒童。
義務教育招生政策的優惠對象包括哪些?
對各類教育優待對象和高層次人才子女,要按照有關文件堅持標準、規范實施優待政策。烈士子女、公安英雄子女、因公犧牲公安民警子女以及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國家綜合消防救援隊人員子女、高中生子女各級人才、臺商子女,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相關政策優先錄取。上述人員的子女選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且該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在招生中實行單獨計劃。
上述優待人員子女和高層次人才須提供相關部門的相關證明材料,并經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市屬學校經市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后)主管部門),執行相應的優惠政策。
流動兒童如何入學?流動兒童和惠陽學生如何在城市初中學區注冊?
持有本地居住證的流動兒童如果在居住地需要接受義務教育,將100%獲得公辦學位,并與本地學生一樣參加中考。根據相關規定,揚州市各地區戶籍居民一律不得在揚州市務工,其子女不得以農民工子女身份入學。
持有城市公辦初中范圍內居住證的流動人口子女,須是在城市公辦初中(以下簡稱流動兒童)就讀的小學畢業生(以下簡稱流動兒童)。戶籍在城市公辦初中范圍內但在市外的。在城市公辦初中就讀的小學畢業生想返回城市公辦初中(簡稱惠陽學生)的信息登記在網上完成。信息登記期限為5月25日至28日。網上申請可通過“素福辦”APP搜索“揚州陽光招生信息登記”登錄“揚州市義務教育招生信息管理系統”填寫表格。
2024年市屬學校弘智班如何招生?
初中宏智班將繼續由揚州田家濱實驗中學舉辦。就讀弘智班的學生須符合《揚州市直屬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實施辦法》中“特殊困難學生”或“比較困難學生”的標準,并提供相關證明。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于7月1日向揚州田家濱實驗中學提出書面申請,并攜帶學校出具的《揚州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明》、《揚州市城鎮特殊扶貧證明》等證明材料。民政部門。接受資格審查。申請宏智班的學生提交的證明材料經學校初審后報送教育行政部門。經備案批準的學生將有資格入學。
對于2024年入學的初一學生,三年后中考享受高考熱門標桿生有哪些政策規定?
2024年進入初一的學生三年后參加中考時,揚州市各招生區要將熱點高中招生計劃的70%平均分配給轄區內所有初中,包括揚州中學、揚大中學附屬中學、寶應中學、高郵中學。 、儀征中學、江都中學、邗江中學(簡稱“老七”高中),目標生錄取控制在學校統一招生線以下50分以內(非目標生錄取分數線),而其他熱點高中的目標生招生則屬于普通生的范圍。高中入學沒有分數基準。享受指標生身份的初中畢業生,必須在學校學習滿三年,且學籍與就讀學校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