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9 21:58:52作者:佚名
7月7日至10月29日,首屆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在阿那亞金山嶺舉行。 這是阿那亞第一個山地社區,位于密云和承德之間,距北京約120公里,以其境內的明代長城而聞名。 在群山環抱的山谷中,21組國內外當代藝術家的作品以“戶外”為場所與自然對話。
阿那亞金山嶺 攝影:倪楠
丁乙的《三面旗》位于金山嶺社區草坪上。 草坪的盡頭延伸到山谷中,俯瞰長城。 藝術家在現場調研時被山谷中強勁的山風所吸引,并在裝置作品中呈現了自然風與人工風之間的動態關系。 大地藝術先驅理查德·朗的《四個方向》就像盤踞在山間的巨型指南針。 它由來自英國康沃爾郡采石場的石板組成,直接將天然材料轉化為雕塑。 蘇暢將作品《雙向混合》放置在山路上。 該作品使用了石膏和鋁酸鹽等材料。 光滑圓潤的形式需要互動。 納布其的《我們》靈感來自于陳思的同名小說。 隱藏在樹林中的巨大果實被切開,指向自我反省和許多自我的集合。
那布其,《我們》,2023年,3D打印樹脂與顏料,235 × 146 × 75 cm 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委托
蘇暢,《雙向混合》,2023,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委托,展覽現場攝影:孫石
這些作品分布在金山嶺的草坪和3條徒步路線上,其中9幅是新委托創作的。 徒步一號線從山谷音樂廳旁邊的草坪開始,一直延伸到隱藏在山中的作品,包括山谷音樂廳和金山嶺上院這兩座標志性建筑。 2號線從y外露臺的畫作出發,大部分行程穿越森林,探索五位女性藝術家獨特的雕塑和裝置。 3號線入口位于社區草坪旁,終點為山湖。 沿途跨越長城,展示金山嶺的人文底蘊和自然景觀。 近年來北京長城畫室,阿南亞金山嶺培育出3條日漸成熟的徒步路線,至今仍保留著較為原始的自然風光。 本次藝術節的作品位于其中,力求對自然的干擾降到最低,讓觀眾在觀看展覽的同時,可以探索山巒和土地本身。
阿那亞金山嶺尚園 攝影:倪楠
節日的主題是“Plein air”,字面意思是“充滿空氣”,是“戶外”概念的詩意表達。 En plein Air是19世紀初期出現的同名藝術運動,主張直接在戶外作畫,回到工作室后不作改動。 它直接影響了后來的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開啟了藝術家在戶外、與自然進行創作的實踐。 自然是歷代藝術家重要的創作母題,也是許多當代藝術家研究和工作的領域。
阿南亞金山嶺社區位于長城腳下,后者作為分界線的具體象征意義也在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變化。 從描繪自然,到捕捉自然光影,再到直接利用自然作為素材北京長城畫室,藝術家此后不斷突破媒介的限制,拓展藝術的邊界和可能性。 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從40后到95后,年齡跨度超過半個世紀。 他們在各自的實踐中,都模糊、突破和挑戰了自然與科技、傳統與現代、時間與空間之間的固有界限。 同時,他們還結合雕塑、裝置之外,以繪畫、聲音、表演、文字為媒介的創作呈現,豐富公眾對戶外藝術的理解和體驗。
梁碩,《小家庭》,2023,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委托,展覽現場,阿那亞大地藝術節,攝影:孫石
本屆藝術節藝術總監張振中表示,作為戶外陸地藝術節,專業性是選擇藝術家和作品的主要考慮因素,其次是作品與當地的關聯性。 “比如,梁惠貴展出的作品中的核心形象元素就是灰背鶇,這種候鳥在承德也有。梁碩‘建造’的‘小房子’就藏在承德的石墻縫隙里。”他們需要足夠的照顧和運氣才能充分欣賞它。”
阿那亞金山嶺音樂廳
與北戴河阿納亞孤獨的圖書館和禮堂一樣,阿納亞金山嶺也有兩個“心靈筑造”的地方。 山谷音樂廳就像一塊倒錐形的巨石,人們可以在這里聆聽音樂和自然風雨的回聲。 在大地藝術節期間,山谷音樂廳舉辦了大衛·辛克·伊(David Zink Yi)的聲音作品,該作品探索了天才鳴禽的神秘語言系統,并將其聲音表達與非洲裔美國音樂聯系在一起。 山林間的上院,時間和空間仿佛靜止了。 查爾斯·雷 ( Ray) 的雕塑描繪了一名正在表演戲劇的學生,他身穿 T 恤、羅馬長袍,身上系著床單,手上拿著一把玩具劍。 在這部“校園劇”中英語作文,不同的元素呈現出現代與歷史交織的想象情境; 藝術二人組Prinz將現成的石頭與工業殘余物結合起來創造面孔,將“他們”變成“成為他們”,這件新作取材于兩位藝術家對金山嶺自然環境的思考,延續了他們對自身和周圍環境的關注。
查爾斯·雷《校園戲劇》,2014年阿那亞大地藝術節展覽現場,攝影:孫石
首屆阿那亞大地藝術節開幕式上還上演了一系列表演。 7月8日至9日凌晨4點30分至5點30分,北京現代舞團舞蹈家高燕金子與特邀大提琴演奏家宋昭共同呈現了一場沉浸式環境表演《與大地共舞》。 領隊帶領大家跳舞迎接日出。 音樂劇《造火者》由主展單元參展藝術家陳小藝策劃。 在過去的時空和古長城遺跡重疊的多重邊界之地,演講者收集了散落在大自然中的碎片、土地和語言的殘跡,在當下與萬物的韻律之間編織出一種聯系。不同的聲音。 此外,視頻放映《三心》呈現了一系列以實驗動畫圖像為創作媒介的視頻作品,表演《野鄰居》探討了阿那亞社區的居民如何與金山嶺的“祖先”互動。荒野。 在馴化與馴化之間的緊張關系中相互接受的主題。
阿那亞大地藝術節演出表演《野化鄰居》,草臺班表演現場。
(圖:阿那亞大地藝術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