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音
nǚ
基本釋義 詳細(xì)釋義
一種金屬元素金外,色微黃,稀土金屬。
左邊一個(gè)金,右邊一個(gè)心是什么字,什么意思
鈊
xīn
金名。
拼音:xīn ㄒㄧㄣˉ" />
更新時(shí)間:2024-04-13 05:52:02作者:admin3
釹字的讀音:
拼 音
nǚ
基本釋義 詳細(xì)釋義
一種金屬元素金外,色微黃,稀土金屬。
鈊
xīn
金名。
拼音:xīn ㄒㄧㄣˉ
部首:釒,部外筆畫:4,總筆畫:12 ; 繁體部首:金,部外筆畫:4,總筆畫:12
五筆86&98:QNY 倉頡:CP
筆順編號(hào): 四角號(hào)碼:8310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920A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金字部】 鈊;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298第10
【玉篇】思林切,音心。金名。 又【類篇】七鴆切,音沁。利也。
◎ 金 jīn 〈名〉 (1) (會(huì)意。金文字形。從人(表示覆蓋),從土,從二。從“土”,表示藏在地下;從“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礦物。本義:金屬) (2) 金屬的通稱或金屬總名 [metal] 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于土,從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說文》 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爾雅·釋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書·禹貢》。注:“銅三色也。” 項(xiàng)掣金鎖。——唐· 李朝威《柳毅傳》 (3) 又如:五金(指金、銀、銅、鐵、錫,泛指金屬);白金(鉑的通稱;古代指銀子);金背(鏡子);金鑰(門銷或金屬門環(huán)、門閂);金荷(金屬制成的荷葉狀獨(dú)臺(tái));金鋪(本指門上銜接門環(huán)部分的帶有虎頭等花紋的裝飾物,亦指門環(huán));金鐘(金屬酒杯) (4) 金屬的制品,可省稱為金 [metal ware] (5) 刀、劍、箭等兵器 金就礪則利。——《荀子·勸學(xué)》 (6) 又如:金吾(手執(zhí)的銅制儀仗棒);金革;金翅(兵艦名);金猊(用金屬鑄成狻猊狀的香爐);金鉤(刀名);金創(chuàng),金傷(為兵器所創(chuàng)的傷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臉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漢時(shí)丞相所用金印紫綬的簡稱);金爵(指金印紫綬的爵位);金虎符(古時(shí)發(fā)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處) (9) 犁鏵頭 耜廣五寸,二耜為耦。——《周禮》 (10) 釧、鐲一類妝飾品 金銀華美之服。——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11) 又如:金步搖(女子的首飾名);金粉(婦女妝飾用的花鈿和鉛粉);金雀(婦女裝飾用的頭釵) (12) 化學(xué)元素名。金子 [gold] 一種延性展性非常好的黃色三價(jià)和一價(jià)金屬元素,產(chǎn)狀主要為獨(dú)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針碲金銀礦或葉碲礦等少數(shù)礦物中;大多數(shù)化學(xué)品對(duì)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氣和王水會(huì)受浸蝕;為增加硬度或改變顏色供商業(yè)上應(yīng)用(如金幣、首飾、金牙)而加入銅、銀、鋅、鎘及其它金屬熔成合金 得遺金。——《后漢書·列女傳》 指金于野。 玉質(zhì)而金色。——明· 劉基《賣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純金);金篦兒(一種篦子狀的金首飾);金釵客(妓女的諱稱);金繩(古代封禪儀式中用的金線);金貲(金銀財(cái)寶) (14) 錢財(cái);貨幣 [money] 金五百斤。——《戰(zhàn)國策·齊策四》 所賜金帛。——漢· 劉向《列女傳》 橐金數(shù)千。——清· 張廷玉《明史》 輸不必金。——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15) 又如:金粟(錢與米);金罰(以金錢贖罪的處罰法);金選(古代用來贖罪的罰金。也稱“金銖”);金財(cái)(金錢財(cái)貨) (16) 古代軍隊(duì)中用以指揮停止或撤退的鑼或其他金屬制品 [gong]。如:鳴金收兵;金聲(鉦聲。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鉦和鼓);金鉦(樂器名。鐲鐃之類) (17) 銅 [copper]。如:金鐸(古代軍中所用的銅鈴);金莖(銅柱。為擎承露盤之用);金壺(古時(shí)的計(jì)時(shí)器。即銅壺);金翟(銅鑄的人像。同金狄,銅狄) (18) 月 [moon]。如:金蟾(月的別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動(dòng)。也指月光) (19) 太陽 [sun]。如:金鑼(比喻太陽);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種器具);金鴉(金烏。太陽) (20) 水銀 [mercury]。如:金泥(古代封禪之禮。以水銀和金粉為泥,用來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煉制而成的藥) (21) 星名。金星的簡稱 [Venus]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經(jīng)天。——《隋書·天文志》 (22) 朝代名 [Jin dynasty]。公元1115年—1234年,共歷九帝,統(tǒng)治中國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顏部領(lǐng)袖阿骨打創(chuàng)建,建都會(huì)寧(今黑龍江省阿城南),先后遷都中都(今北京)、開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聯(lián)合進(jìn)攻下滅亡 (23) 古州名 [Jin prefecture]。治所在今陜西省安康縣 (24) 古代貨幣單位 請(qǐng)獻(xiàn)十金。——《墨子·公輸》 購子頭千金。——晉· 干寶《搜神記》 易之以寫金。——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