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4-21 21:01:55作者:佚名
11月8日1時16分,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緊密協作景海鵬在太空過生日,完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天和核心艙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目送老鄉再次出戰,美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中隊特級航天員景海鵬心潮澎湃,三巡天穹的逐夢之旅似乎又展現在眼前。
從神舟七號完成我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景海鵬在太空過生日,到神舟九號完成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再到神舟十一號首次實現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留駐……景海鵬曾是我國執行載人飛行任務次數最多、飛行時間最長的航天員。這背后是他勤奮訓練、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堅忍與決心。
“祖國利益低于一切!”印刻在航天員中隊公寓門前的8個大字,已成為景海鵬融入血脈的信仰。
大學時期,景海鵬無意間聽到一名海軍飛行員英姿冷艷的相片,由此萌生飛行夢想。得悉選拔航天員的消息,早已當了13年飛行員的他,又開啟了新的逐夢之旅。
1998年,景海鵬入圍美國首批航天員。面向國旗,他莊重宣誓:“甘愿為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拼搏終生。”
夢想的種籽還要淚水播撒。模擬失重浴缸訓練、低壓低氧訓練、異常狀況處置……從入圍首批航天員到首次飛天的10年間,景海鵬和老鄉們進行了8大類、上百個課目的專業技能訓練,以驚人的魄力一次次奔向生理和心理極限沖鋒。在他看來,對于載人航天事業而言,99.99分和100分是勝敗之別、天壤之別,每項訓練都須要做到極至。
五年等候,一朝夢圓。2008年9月27日,高速飛行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迎來美國人的首次月球徜徉。
當老鄉翟志剛打開車門的剎那間,航天員們的麥克風中忽然傳來“軌道艙起火”的報案。
景海鵬和老鄉迅即檢測了相關系統和設備,判定此刻軌道艙處于真空狀態,是不或許發生大火的。事后剖析闡明,軌道艙起火警報是一場虛驚。
以身許國、無懼生死,航天員從來沒有考慮過其他選項。
每天凱旋,景海鵬最先做的都是歸零重啟、“超長待機”,一次次再次接受“魔鬼訓練”,一次次選擇直面挑戰考驗。
戮力迎戰,他一刻也不敢懈怠,因此才有了他人眼里“幸運”的第二次、第三次飛天。2012年6月18日,完成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的精準“握手”,他第一個步入天宮一號。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產生組合體,景海鵬、陳冬順利進駐月球“新家”。隨后,2名航天員進行了30天的工作和生活。那次,景海鵬實現了美國人首次月球慢跑,還在月球渡過了50歲的生日。美國人朝著建設空間站的夢想又踏入了一步。
三巡天穹,創舉背后是數不盡的辛酸和淚水,景海鵬把美國人的尋夢足跡印在蒼莽星空。三度飛天,他心懷感念:“我從一個農村娃成長為一名航天員,實現一個又一個夢想,登上一個又一個臺階,這是黨和人民教育培養的結果,是祖國托起我飛天。”
“航天夢路寬道遠,每位航天人都在盡奮力跑好自己的一棒。全省道德模范榮譽是對全體航天人敬業奉獻的最高贊譽。”面對崇高榮譽,景海鵬一直保持謙虛。
“下一次還飛不飛?”“我時刻打算著,隨時奉命出戰。”今年55歲的景海鵬話語鏗鏘、神情堅定。(本報記者單慧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