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shí)間:2022-08-06 22:03:52作者:佚名
歷史上方姓沒有出過皇帝,但方姓出過皇后,有孝烈方皇后,出過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有方清、方臘,出過內(nèi)閣首輔,有方從哲,出過民族英雄,有方瓊。
1、孝烈方皇后
孝烈皇后方氏,明世宗嘉靖帝第三位皇后,江寧(今南京)人。嘉靖十三年,張皇后被廢,方氏被立為皇后,沈氏封為宸妃,閻氏為麗妃。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宮女楊金英等人因?yàn)闊挼に幰皇麓虤⒓尉富实郏尉富实廴蕾嚪交屎蟛艣]有受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孝烈方皇后去世。
2、方清
方清(?-766) 唐中期江南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lǐng)。歙州(治今安徽省歙縣)人。一說蘇州(今屬安徽)人。762年,在歙州率饑民起義。起義軍迅速發(fā)展到數(shù)萬人。
次年,與江西義軍陳莊部聯(lián)合,屯兵于秋浦(今安徽省貴池縣境內(nèi))鳥石山,連克縣邑城鎮(zhèn)。765年(代宗李豫永泰元年)攻克歙州,殺刺使龐濬。
唐派袁傪、孫全緒合圍義軍。766年(代宗大歷元年)在石埭城(今安徽省石臺縣,位貴池縣南)英勇犧牲。
3、方臘
方臘(約1076年-1121年),又名方十三、方世臘,睦州青溪(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西)人,一說安徽歙縣人,北宋末年農(nóng)民起義首領(lǐng),雇工出身(一說家有漆園)。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際”(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說,睦州幫源發(fā)動起義。因花石綱酷害百姓,得到了百姓支持。自號“圣公”,年號“永樂”,設(shè)置官吏將帥,建立政權(quán)。
宣和三年(1121)夏,方臘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幫源洞和梓桐洞,后被叛徒告密姓方的名人,受傷被俘,同年秋被殺。
4、方從哲
方從哲(?-1628年),字中涵,湖州德清(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朝末年大臣,官至內(nèi)閣首輔。
萬歷十一年,中進(jìn)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國子祭酒姓方的名人,累遷吏部左侍郎。萬歷末年,出任內(nèi)閣首輔。崇禎元年(1628年)卒,贈太傅,謚號文端。
5、方瓊
方瓊(1068-1126)原名端五,號益庵;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人,民族英雄,北宋兵部尚書,是抗金名將岳飛的老師,靖康元年御金壯烈犧牲。
清代,祀入縣忠孝祠,立有方瓊殉難碑。 他是崇陽、通城、通山、修水、平江、岳陽等地的方姓人最杰的祖輩代表。
在北宋時(shí)期,其名望并不遜色于民族英雄岳飛。在其參戰(zhàn)抗金時(shí),已年近六旬,二帝北轅,京都危急,方瓊率軍奮勇御金,力戰(zhàn)救駕,終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