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5 07:23:52作者:佚名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亦稱(And),系全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高校之一,它是一所性質為非營利的民辦本科教育機構。
該校成立于1993年,于2002年獲得教育部的批準,正式成為國家統一招生計劃的一部分。到了2019年12月,經過教育部的審核,學校成功晉升為本科院校。2020年6月,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更名為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
依據2024年5月學校官方發布的數據,該校共設立了九個二級學院,一個基礎教學部,一個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及一個國際教育學院。該校目前開設有21個本科教育項目,另外還有24個高等職業教育項目。此外,該校擁有一支由740名教師組成的師資隊伍,在校學生總數超過了12000名。
1993年7月,在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的批準下,華東師范大學的俞鑫泰、金潤圭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童憲剛三位教授共同創立了民辦性質的中僑學院。最初,由于辦學條件并不理想,他們選擇在長寧區定西路上一所業余大學租賃了一間辦公室和兩間教室作為教學場所。到了次年8月,學院正式開設了商務英語專業,并迎來了80名學生的加入,他們開始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1995年至1996年間,學院開始致力于探索“外語與經濟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途徑,并陸續增設了商務日語以及國際商務兩個專業。
1996年,該學院有幸成為國家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單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院不得不搬遷。首先,學校搬至普陀區長壽路的上海紡織職工大學,并租用了該校的部分教室、宿舍以及操場。隨后,學院再次搬遷,目的地是浦東新區巨野路219號,即浦東新區黨校,在此租用了黨校的辦公樓、教學樓和宿舍。
2002年,致達集團斥資3億人民幣,在川周公路上動工建設新的校區。在這一年,學院也正式更名為“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并且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審批與備案,成功晉升為一所全日制的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2012年,該校成功經受住了教育部對高等職業教育和專科院校進行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2014年9月,學校正式宣布將其辦公地點遷至漕廊公路3888號。
2015年,新校區經過上海市教委的專項審核,成功達標;同年,該校榮幸地躋身于首批100所被國家選定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高職院校行列之中。
2019年12月26日,我國教育部正式批準該校晉升為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試點院校,并賦予其“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本科)”的臨時名稱,同時,該院校還獲得了教育部授予的“非遺教育傳承示范基地”、“非遺技藝工作坊”以及“現代學徒制試點基地”的榮譽稱號。
2020年6月10日,我國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同意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本科)更名為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的函》。自此,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正式誕生,成為上海市第一所職業技術大學。
院系專業
根據2024年5月學校官方網站的公布,該校設有九所二級學院,一個基礎教學部,一個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及一個國際教育學院。該校共開設了21個本科專業和24個高職專業。
根據學校官網在2024年5月公布的數據,該校教師總數達到740人,其中包括90位教授,233位副教授,93名博士學歷教師,以及388位具備雙師資格的教師。
到2021年11月為止,學校擁有453名專任教師。在這些教師隊伍中,有316位教師擁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其中包括29位博士,這一比例在專任教師中達到了69.76%;另外,有134位教師獲得了副高級或以上的職稱,這一比例占到了專任教師總數的29.58%;“雙師素質”的教師共有234位,占專業教師總數的51.70%;此外,還有115位來自行業企業、擔任管理、專業技術或高技能人才的兼職教師,他們在專任教師中的占比為25.39%。
類別
名單
中國機電職業教育教學名師
黃立新
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先進個人
趙欣
上海市級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教學建設
根據2023年4月學校官方發布的資料,校內及校外共設有153個專業實訓基地。
根據2022年7月學校官網公布的數據,學校擁有上海市教委(085項目)著力培育的兩個特色專業,一個參與上海高職院校“雙證融通”試點的專業,一個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建設的專業,以及一個上海市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此外,學校還設立了由上海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授權的食品檢驗員技能鑒定考試點。
截至2021年11月,該校成功入選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共18項,同時被認定為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骨干專業”2個,以及上海市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的“骨干專業”2個。
類別
名稱
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
老年照護服務、工業機器人的操作與維護管理、傳感網絡技術的應用開發、以及針對失智老年人的照護工作等領域。
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物流管理、護理
上海市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骨干專業”
護理(老年護理)、物流管理
上海市教委(085項目)重點建設專業
現代物流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
上海高職院校“雙證融通”試點專業
大數據技術
上海市重點建設專業
廣告藝術設計
上海市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期貨交易實務
上海市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食品藥品虛擬仿真實訓基地
時間
獎項
2018年
華為中國區大學生ICT大賽市賽二等獎
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與信息素養大賽一等獎
上海市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全國“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2020年
全國大學生新媒體運營實戰大賽市賽一等獎
第十二屆全國“挑戰杯”創新大賽市賽二等獎
2021年
全國鄉村振興技術技能大賽西點制作項目金獎
科研平臺
截至2022年3月,學校已經設立了類似于上海金山民間藝術研究所的機構。
科研成果
2020年到2021年間,學校共提交了48個課題申請,其中經過審核,有31項成功獲批。這31項課題均已完成開題報告,接受了中期評估,并有24項順利結題。同時,學校還提交了10件專利申請,全部獲得批準,包括2件發明專利、6件實用新型專利、1件外觀設計專利以及2件軟件著作權。此外,學校發表了8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9部著作。在2020年,科研項目的資金已成功匯入財務賬戶,總額高達206.5萬元。
學術資源
截至2022年,圖書館館藏中紙質中外文圖書數量已超過八十萬八千冊,電子圖書則達到了十六萬一千三百冊,每位學生的平均圖書擁有量達到一百零二冊。除此之外,圖書館還獲得了“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的訪問權,以及“超星”平臺提供的125萬冊和萬方平臺提供的135萬冊中文電子圖書的使用權限。
合作交流
根據2024年5月學校官網發布的信息,該校已與寶武集團、上海建工五建、聯想、攜程、科大訊飛等13家在行業內具有領先地位的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且與192家地方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聯系。除此之外,學校還與日本、韓國、英國、德國、新西蘭、澳大利亞、芬蘭、印尼等國的約20所海外知名高校進行了廣泛的國際交流和合作項目。
形象標識
中僑大學選用鳳凰作為其校徽圖案,這一選擇蘊含著深刻的寓意:它象征著中僑的青年學子們能夠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自強不息的精神,始終堅守著他們的理想信念,不斷追求進步,勇敢地追尋著自己的夢想。
精神文化
做人 做事 做學
陶行知曾言:“千種教育,其核心在于引導人們探尋真理;萬種學習2024年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錄取分數線(2024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旨在培養真誠的人。”作為培養國家杰出人才的搖籃,學校教育中,師生應深刻理解做人的道理,磨礪做事的技能,深入研究學問的奧秘。因此,我們以“做人、做事、做學”作為校訓。
處世的根本原則是禮儀之道。首先應以禮儀待人,進而建立深厚的情誼;能夠洞察榮耀之事并付諸實踐,對羞恥之事則能及時停止。心懷寬廣的愛心,不斷進行自我檢討,力求達到真實、善良和美好的至高境界。
技藝的掌握離不開勤奮,勤勉地對待每一項工作,能夠用熟練的技巧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自然而然地精通一項技藝。在規劃事務時,遵循既定的原則,執行過程中嚴守相應的規范,對每一件事都投入全部精力,這樣便能逐漸培養出專業的技能和良好的素養。
求學之路的核心在于專注。懷揣著求學的愿望,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問題,問題提出后再深入探究,必然能夠領悟其中的法則與真諦。在實踐中學得知識,在學習中也能付諸實踐,這樣既能掌握核心內容,又能使行事更加精確無誤。
中僑人將“做人、做事、做學”視為座右銘,以此為基礎安頓身心、處理日常事務以及管理學校。教師需樹立德行與事業2024年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錄取分數線(2024各省份錄取分數線及位次排名),致力于培養人才,不僅要擅長教學且方法得當,更要成為他人的楷模。學生則應懷抱遠大的理想,不僅能夠言辭表達,更需付諸實踐,成為真誠的人。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學習,通過“做”來實現“學”的成就。促使“做學”成為文化上的自覺意識,使其在個體心靈深處長久扎根,并逐漸轉化為個人內在品質,將知識、技能與個人素養緊密結合,從而喚起信心,達成自我提升的目標。
眾多學府遍布浦南這片肥沃的土地;太學繁榮,坐落在留溪的云霧繚繞之郊。這里培育著桃李,成為受人尊敬的優良學府;栽種著蘭蕙,這所學校被命名為“中僑”。學校懷抱秦山,汲取其中吉祥的氣息,俯瞰東海,引領時代潮流。優秀的教師匯聚一堂,匯集了來自九州各地的杰出人才;學生眾多,他們來自四海的英才。學問傳承不息,培養出應用型人才,讓他們在各個領域展翅高飛;書聲瑯瑯,高高舉起職業教育的旗幟……
學院初創時期,歷經諸多挑戰。曾在長寧業大租用校舍,文化之光初露鋒芒;自定西路起步,教育之火得以延續。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校最終搬遷至新址。在長壽路上,師生共同打造了教育圣地。不久之后,學校再次搬遷至浦東,坐落于巨野路邊。學府的版圖日益擴大,還聘請了外籍教師。在壬午年,好運如約而至。果斷投入巨資,將學院升級為職業技術學院;積極推廣宏大的教育事業,明確由致達集團擔任主導角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聘請學識淵博、舉止優雅的博士和專家擔任教師;增設校董一職,選拔智慧卓絕的知名人士擔任領航者。至辛卯年,學校搬遷至金山。該地匯聚天地靈氣,以古鎮為根基;展現雄渾風貌,以新城為屏障。奠定穩固基礎,建設壯麗學府;細致勾勒規劃,打造雅致圖書館。自壬辰年起動工,歷時超過六百日;至甲午年完成驗收,總計將近兩年。對館舍之雄偉壯觀贊嘆不已,其風格恪守歐洲建筑;對樓臺之富麗堂皇情有獨鐘,色彩接近自然。于是選擇金秋吉祥之際遷校,學生們欣喜若狂;在美好時刻轉移教學物資,教師們心滿意足。
在學科建設方面,體系完善,細致入微。七個學院致力于培育服務社會的中堅力量;三十余個專業,培養了將所學應用于實踐的人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可以掌握如同魯班般高超的技藝;食品工藝專業,學生能夠習得仿佛易牙那樣的獨門秘籍。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緊跟時代潮流的發展方向;汽車服務專業,則填補了行業內的空白。物流管理專業,確保貨物流通無阻;商務英語專業,則使學生在職場中游刃有余。投身醫學界,呵護生命之光;深耕護理領域,守護民眾安康。思維敏捷,精研廣告設計之道;雙手靈巧,專精影視化妝技藝。實施聯合訂單教育,助力學子展翅高飛;推廣學徒培養模式,助學子如鷹擊長空。迎合行業發展趨勢,為各行各業輸送人才;推動學校向內涵發展,促進各行各業興旺發達。
此外,師生們的風采在四面八方都傳揚著佳名。擔任校長職務的均為卓越的學者,他們走上講臺傳授知識;而授課的教師們則都是賢達的智者,他們走進教室傳播智慧。教學方法得當,“雙師團隊”一直以來都享有盛譽;既善言辭又擅實踐,“雙優學生”屢獲表彰。在激烈的競爭中獨樹一幟,在“星光計劃”中奪魁;歷經重重考驗,在“彩虹人生”中摘得桂冠。加入“高教社杯”競賽,宛如雄鷹振翅高飛、猛虎長嘯山林;投入“青創大賽”的角逐,猶如鳳凰展翅翱翔、蛟龍騰躍海面。在修身養性、行事待人、追求學術的道路上,仿佛在昆山尋得瑰麗的玉石;在創新實踐、創業探索、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宛如在浩瀚的海洋中捕獲巨大的鯨魚。投身知識的海洋,猶如激流勇進,奮力向前,能夠攀登至九萬云端的巔峰。
歌謠傳唱:學府巍峨聳立,在海角之地崛起,精心培養杰出人才,努力追求達到一流。學子志向高遠,繪制壯麗藍圖,華僑夢想得以實現,后繼人才奮勇向前!
中僑之曲(夢翔中僑)
作詞:劉剛 作曲:云鵬
演唱:云鵬
穿越風雨,跨越滄桑
奮勇向前,盡享暖陽
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勇拼搏,有我們這些杰出的學子。
中僑學院,讓夢想展翅翱翔。
行事以人作為根本,憑借深厚德行興振家與國。
行事皆可成,勵志做賢才。
教育興邦向未來,
莘莘學子著華章。
雄偉的高等學府里,學生們如桃李般競相綻放光彩。
憑借精湛技藝開創事業,讓青春在廣闊天地中盡情飛揚
崇尚文化、通曉事理,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中僑學院,弦歌悠揚。
求知永不止步,文化傳承不息
師生共逐夢,時代樹楷模。
產業報國肩重任,
擁抱明天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