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5 17:09:34作者:佚名
快速發展階段的戀情、私下與粉絲建立聯系、和普通人約會、在演出中表現散漫、形象受損……這些以前被視為藝人職業操守不強的行為現在有一個共同的叫法——偶像失去資格。回顧近些年,部分偶像已經喪失了資格,還有些正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偶像不再合格這種說法在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幾乎讓人覺得成為偶像如同參軍入伍,而支持者便是那個嚴厲無情處處說不的堅定指揮官。
關曉彤今天迎來二十二歲生日,鹿晗在零點時分通過微博送上了生日問候,而粉絲們的心情,恰好與周杰倫在同一天發布的新單曲相呼應,那就是《說好不哭》。
"偶像不再符合標準這個說法,最初在2017年10月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個時期,鹿晗作為國內最火氣的偶像之一,在微博上宣布了自己和關曉彤的交往情況,導致微博系統癱瘓,許多粉絲想要表達不滿卻無法打開頁面,那種情形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那個時期的鹿晗支持者,既要承受偶像突然公開戀情造成的巨大沖擊,又要向那些覺得“年輕人戀愛很正常”的普通人解釋什么是偶像形象崩塌,稱得上是追星生涯里最艱難的時期。兩年時間幾乎過去了,“鹿晗關曉彤分手了嗎”這個微博賬號至今沒有刪除,娛樂圈中涉及偶像形象受損的事件也沒有減少。
要明白偶像失去資格的含義,得先弄清楚偶像究竟是什么,雖然在一般說法里,偶像只是受人敬仰、崇拜,甚至效仿的目標,但在粉絲市場和追星圈子里,這種解釋顯得不夠準確。對娛樂圈不太熟悉的旁觀者來說,舞臺上或影視里表演的藝人被稱作明星,分為演戲的和唱曲的。偶像屬于一種專門職業,在眾多藝人里,它和表演者、歌唱者有著顯著區別,是一個獨立的細分領域。
在日本的ameba社交平臺上,藝人被歸入一個獨立的板塊,點擊進入后,里面包含的明星有早安少女隊、48系女團、乃木坂46以及杰尼斯公司旗下的大部分偶像組合。在韓國那邊,從之前的H.O.T、水晶男孩,再到現在的防彈少年團等,偶像一直是娛樂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賦予了特別重要的職責和內涵。
許多追星族認為,偶像未必需要具備卓越的才能和精湛的技藝,也并非必須擁有廣為人知的代表作,他們傳遞的,是一種形象塑造和理想寄托,而支持者們從偶像那里得到的,更像是情感上的滿足。男性偶像向女性粉絲展現男子氣概,女性偶像對男性粉絲流露嬌憨,追星族們通過這些互動感受到愉悅,進而投入了情感和財力。
因此,這種利益往來并非如同表演者憑借表演技巧換取觀眾購買電影票那樣簡單,而是通過刻意塑造的形象讓追隨者自愿消費。換言之,脫離了追隨者的支持,他們無法單靠自身能力在演藝圈生存發展。
粉絲的投入金額相當可觀,2018年騰訊女團選秀《創造101》被曝籌集資金超過4000萬,同年SNH48的總決選中,李藝彤獲得的票數達到40.2萬,前66名選手合計票數高達297萬,換算成人民幣超過一億元。近期曝出與TWICE隊長樸志效相戀的韓國選秀節目《101》第二季總冠軍姜丹尼爾,在決賽個人環節收獲超過八十萬張選票,以絕對優勢成功出道idol什么意思,該票數比排名第二的選手高出四十萬張之多
偶像的誕辰、出道周年、新作問世等關鍵時刻,幾乎都變成追星族們的付費時段,除了斥資搞選秀,這些日子更是他們掏腰包的節點,王源十五歲生日那天,支持者們包租了十架空中客車A380,又租用了十輛倫敦雙層巴士,還在杭州投放了五百輛以他命名的公益單車,這些原以為是經紀公司為藝人造勢的活動,如今全由粉絲買單,他們更像偶像的真正投資人。
成為偶像失去資格,根本原因在于偶像本人缺乏足夠的能力,僅憑塑造形象來吸引關注,在粉絲支持下獲得較高地位,這種情況才會出現這個說法。以姜丹尼爾為例,在藝人職業生涯對娛樂公司極為關鍵的韓國,大公司打造的偶像能夠輕易獲得更多發展機會。那些曾經在中國廣受歡迎的韓國藝人團體,例如super和f(x),全部都是出自大型娛樂集團,規模較小的文化企業幾乎沒有影響力,無法為旗下藝人爭取到足夠的資源,因此這些公司的藝人很難在娛樂界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人物。
姜丹尼爾原本只是個普通企業的練習生,全靠支持者的推舉,他在出道后的兩三年間收獲了眾多關注,并且爭取到了不少品牌合作機會。這位男藝人過分倚重粉絲基礎,一旦涉及感情問題,就容易被視為不符合偶像標準,不僅形象設定會受影響,還會遭到批評者指責他缺乏事業追求和進取精神。正是因為這個緣由,日本48系的開創者秋元康,將不得談情說愛寫入與藝人簽訂的協議條款里。
私下與粉絲互動,偶像也會被認為失格,例如《創造營2019》的翟瀟聞,被揭露長期和某個粉絲站的負責人聯系,致使部分粉絲失望離開。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追星”活動的公正性,具體表現為,當所有人投入同樣的努力和財力,卻得到截然不同的對待。表演態度明顯不足,偶像的舞臺表現只是為了維持形象而工作,在臺上只是隨便應付,這等同于沒有盡到對購票觀眾的責任,中國的火箭少女楊超越、韓國的某組合都曾因此受到批評。
由此可見,評價一個偶像是否合格,很多時候與其作品水平無關,也與其個人品德高低無關,關鍵在于審視其是否恪守了職業操守,是否盡到了職業所要求的本分,是否承擔了這份職業應負的職責。通常情況下,個人在挑選工作時,會對這份工作可能涉及的風險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例如挑選當老師,或許需要舍棄紋身;挑選當軍人或警察,可能要犧牲許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刻;挑選當程序員,也許會損失頭發……而藝人成為藝人之前,就應當清楚作為藝人最根本的職責和任務:塑造形象,也必須明白需要付出的代價:個人生活的公開、無法自由戀愛,一旦違背就要承擔其引發的結果。
日本首位當紅偶像木村拓哉于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在SMAP舉辦的音樂會上公開表示將與工藤靜香締結連理關系。這一消息猶如娛樂圈投下重磅炸彈,日本公共廣播協會NHK每隔十五分鐘就要播報該新聞,木村拓哉的支持者甚至聲稱要贈送悼念詩文。另一方面idol什么意思,工藤靜香卻多年位列日本最不受歡迎女星排行榜前列。
明知藝人會遭遇危險,還是決定從事這一領域,等于接受了這個行業的規矩。當有人主動違反這些規矩時,在支持者看來,這肯定是職業操守不行的表現。他們身為偶像,舍棄了個人閑暇時光,把支持者稱為伴侶,追隨者也認同這種角色扮演,在特殊互動上傾注許多精力與財富,偶像的付出換來了事業上的進步,經濟上的豐厚回報,一旦這種狀態失衡,偶像若失當,一方面會使支持者停止經濟支持,偶像的進賬也不再那么輕易。
偶像之所以會出現失格的情況,而歌手和演員則沒有,這主要是因為偶像和他們的支持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獨特的相互依賴聯系。歌手和演員主要對他們的藝術成果負責,而偶像則需要對他們的追隨者負責。比如,人們認識和欣賞周杰倫,主要依靠的是他的音樂創作,并不需要支持者熬夜為他投票,他的新歌會自動登上熱門榜單,他的演出也能吸引大量臨時購票的觀眾。
相反地,人們認識火箭少女這個團體,或許是從楊超越落淚這件事開始的,她們的演出現場幾乎都是實打實的忠實支持者。這體現了兩者之間的根本差異,所謂偶像行為不端這個說法,源于偶像只對掏錢支持的歌迷負責,畢竟那些唱得不怎么樣的專輯、幾乎全程配樂的表演、質量低下的照片,路人是不會花錢購買的。
迪士尼里扮演玩偶的工作人員被規定不能在觀眾面前取下自己的面具,偶像作為樹立起來的一個完美形象,需要做的就是維護好自己的“面具”。他們被大家期待著用金錢推上高處,因為這個角色得到了許多的光環、贊美、財富和聲望,而支持者則希望他們能夠履行自己職業的職責。
倘若某個時刻,你崇拜的人坦言自己也是凡人,渴望過平凡的日子,這道理表面很通順,但普通人不必承受旁人的英雄幻想,也無法通過出售希望賺取豐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