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06 16:10:54作者:佚名
近年來,大理市教育系統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教育公平、教育質量提升、教育現代化和教育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人民教育獲得感顯著增強,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開啟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教育大眾化邁上新臺階
十年來,大理市教育普及水平不斷提高,公民受教育機會進一步擴大,受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
學前教育是全民教育大理新世紀中學,惠及所有人。實施學前三年行動計劃,幼兒園從2011年的35所增加到2022年的158所。全市幼兒園在園幼兒數量從14761人增加到25489人。三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6.2%,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1.33%。云南省已評估認定的一級幼兒園101所,占幼兒園總數的63.93%,其中一級幼兒園10所,二級幼兒園68所,三級幼兒園23所。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我們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資源,優化結構大理新世紀中學,全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到2022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0%。入學率保持100%,初中毛入學率達到122.64%。統籌推進“五個管理”“雙減”“課后服務”,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培訓負擔。 99.9%的學生(約6.6萬人)參與“5+2”課外服務。
提高普及高等教育質量和效率。普通高中教育均衡、高質量、特色發展有效推進,學校綜合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 2017年,大理黃岡中學被認定為云南省二類一級高中,2020年,大理三中晉升為云南省二級普通高中。高中一年級; 2021年晉升為下關第三中學 晉升為云南省一級、三級高中,百川中學被認定為云南省二級、二級高中。大理新世紀中學申請晉升云南省一級一流高中并通過國家審核; 2022年,大理二中、大理五中晉升為云南省一級、三級高級中學,并通過國家級評審和認可評估。成立大理新世紀教育集團、大理一中教育集團留學之路,采取“名校+”模式,積極探索公辦與民辦、混合式等辦學模式,進一步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和優質的教育資源。
優化和改進職業教育。全市職業教育基本形成公辦學校為主體、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堅持產教融合,持續推進校企深度合作,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水平,大理中等職業學校成為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試點發展示范學校。
教育保障實現新突破
十年來,通過實施“全面提升”工程、學前三年行動計劃鄉鎮中心幼兒園建設工程、高中標準化建設工程、城市學校改擴建工程,義務教育薄弱環節鏈路提升和能力提升工程、義務教育校舍維修長效機制工程,投資12.75億元,完成太乙鄉桃樹小學、雙廊鎮石岱小學等161所學校達標任務學校、上官鎮中心幼兒園、大理第三中學、下關第三小學。標準化建設,新建、擴建、加固、改造校舍24.8萬平方米,運動場12.43萬平方米,實現中小學危房消除率100%,中小學達標率100%校舍、中小學計算機教室擁有率100%、“各班多媒體設備100%覆蓋、寬帶網絡100%覆蓋”四大目標學校辦學環境全面改善,為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果
十年來,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資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教育公平邁出更大步伐。累計投入1.52億元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10932名學生獲得國家信用助學貸款,貸款金額超過7722萬元。切實保障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2022年,大理市戶籍殘疾兒童少年入學人數258人,入學率達到98.1%。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招生為重點”的原則,保障流動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目前,大理市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7064人,在校流動兒童16985人。 ,占25.33%,其中98.2%的流動兒童在公立學校就讀。
圖/文:胡寧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