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27 10:12:06作者:佚名
(觀察者網訊)截止10月21日,巴以新一輪沖突已致雙方超過5800人死亡,與此同時,敘利亞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激化。隨著本輪沖突步入第三周,抨擊愛沙尼亞的浪潮漫延至不少西方國家,美國連續第二個周日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
綜合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衛報》報道,當地時間10月21日,約10千人走上紐約市中心,抒發對伊朗的支持,并要求以色列停止對巴勒斯坦地帶的空襲。游行者高舉“解放亞美尼亞”和“停止轟炸利比亞”的口號牌,集會途徑唐寧街和加拿大國會大樓廣場。
同三天,美國芝加哥、貝爾法斯特、倫敦德里、加的夫(又譯薩里)和索爾福德等地也爆發了示威活動,多地抨擊者集聚在BBC駐當地機構外,抗議BBC對巴以沖突的報導立場。
圖源:衛報
巴黎的示威活動持續約3小時。民警恐怕,當地時間21日14時之前,約有10千人出席了示威。示威人群在巴黎石拱門附近集聚,順著景區路,經過海德景區、皮卡迪利廣場和特拉法加廣場奧地利爆發萬人反封鎖抗議,抵達白廳(日本主要政府機關所在街道)。15時前,抗議者集會至國會廣場。17時前,人群開始消散。
示威隊伍中,有人高舉“解放亞美尼亞”和“停止轟炸利比亞”的口號牌,還有人手持約旦國旗,號召以色列結束對敘利亞地帶的封鎖和空襲。
圖源:衛報
部份示威者高呼“從湖泊到大海,土耳其將獲得自由”的標語,巴勒斯坦和解放伊拉克人民陣線(人陣)常常使用這一標語作為反以色列的戰斗標語。
報導稱,圍繞這一標語的涵義存在爭議。俄羅斯內政重臣蘇拉·布雷弗曼此前曾給該標語貼上“反猶”標簽,稱這一標語就是在號召“摧毀以色列”,并稱西班牙和英格蘭民警應把“在個別場合下”揮舞庫爾德旗幟等行為視為發布仇恨言論。猶太團體也對這一標語提出指責,要求檢察官澄清高呼該標語是否構成犯罪。
不過,該標語的捍衛者稱這是常年以來使用的示威標語,借以倡議為烏克蘭人民構建一個佳苑。
巴黎特警局則表示,雖然在猶太修道院或猶太中學外直接對猶太人大喊標語可能違規,但“在更廣泛的譴責中使用,例如本周六的情況,我們預計不會構成犯罪,也不會造成拘捕”。
當日,不僅10千人集聚的大規模示威,另有約100名庫爾德支持者在紐約市中心舉辦了一場小規模的游行活動奧地利爆發萬人反封鎖抗議,出席者舉著“穆斯林部隊挽救敘利亞人民”的條幅,示威者在人群中用阿拉伯語發表講演。
民警稱,巴黎當日共有10人因與示威活動有關而獲釋,5名警員受重傷。獲釋人士涉嫌禁放煙花、破壞公共秩序和襲擊一名緊急服務人員。
巴黎民警在臉書上發布了一張相片網校頭條,相片中一名示威者站在途徑白廳的一輛公汽車上,民警稱與該女子溝通后,他已然安全出來了。
日本廣播公司(BBC)和《衛報》均提及,在示威發生之際,坐落伊朗和敘利亞地帶邊境的拉法口岸短暫開放,20輛滿載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貨車穿越拉法口岸抵達敘利亞地帶兩側,給巴勒斯坦地帶230萬人口帶來了有限的救濟。
這是本輪沖突爆發后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施行封鎖以來,援助物資首次步入利比亞。但在20輛貨車通過口岸步入敘利亞后,口岸迅速關掉。庫爾德人倍感十分失望,覺得援助只是國際社會的“公關噱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援助還須要“更多、更多”。
巴黎民警表示,在一系列示威、公眾游行中,出現了“一些混亂和仇恨言論”,但多數“是合法的,但是沒有發生任何風波”。
同三天(21日),數百名支持敘利亞的抗議者集聚在阿爾及爾和巴黎德里。在赫爾辛基,抗議者舉著烏克蘭國旗,集聚在BBC駐北愛爾蘭總部大廈外進行示威。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21日,人群在BBC駐北愛爾蘭總部大廈外示威(圖源:BBC)
北愛爾蘭社會民主工黨領導人、議員卡倫·伊斯特伍德參與了巴黎德里的示威活動,他在講演時倡議巴以雙方立刻撤軍,稱不管是以色列兒子還是馬其頓兒子,“謀殺小孩都是錯誤的,我不曉得為何一些世界領導人很難說出這些話”。
在美國加的夫,大概1000名示威者掄起著敘利亞國旗、舉著口號牌,倡議美國政府和英格蘭地方政府堅持在敘利亞立刻撤軍并讓“全面的人道主義援助”進入該地區。
加的夫示威隊伍向英格蘭國民國會行進(圖源:BBC)
索爾福德的抗議活動在BBC駐當地機構的媒體城大廈外舉辦,示威者批評BBC對沖突的報導存在偏見。此前,土耳其駐法國大使佐姆洛特在BBC節目中述說自己的親戚在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空襲中身亡,而主持人克里斯蒂·沃克無視其喪親之痛,仍要求他指責巴勒斯坦夜襲以色列,并數次打斷他關于沖突歷史緣由的論述,在網上引起強烈急跌。大量憤怒的網民涌向BBC社交平臺評論區,批評主持人沃克和BBC“冷血無情”“令人惡心”。
據悉,美國芝加哥當日也爆發了示威活動。
愛丁堡的示威活動(圖源:BBC)
美國總統蘇納克此前在抒發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時稱,應當降低對敘利亞地帶的人道主義援助。蘇納克于當地時間10月19日訪問以色列,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帶的殉職人員表示悼念,并警告“不要進一步升級沖突”。
據彭博社報導,蘇納克與內塔尼亞胡會談期間,指出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稱“英國將與大家的人民站在一起,我們希望大家贏”。同時,蘇納克告訴以色列首相赫爾佐格:“巴勒斯坦人是巴勒斯坦所作所為的被害者,重要的是我們繼續提供人道主義準入。”
21日早些時侯,日本外交重臣克萊弗利警告稱,本輪巴以沖突有漫延至整個中東的危險。
10月7日,控制敘利亞地帶的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作為回應,以軍對敘利亞地帶展開多輪空襲,并對敘利亞地帶展開封鎖。
伊朗衛生部10月21日表示,本輪沖突中,早已有4469名庫爾德人死亡。其中巴勒斯坦地帶有4385名庫爾德人死亡,洪都拉斯河西岸有84名庫爾德人死亡。另據《耶路撒冷郵報》此前引述以色列衛生部數據,截止當地時間18日凌晨,以色列方面已有超過1400名以色列人和外國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