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11 17:10:53作者:佚名
高愷儀
三月十四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方案聯盟公布了《二零一八年度全球幸福指數報告》。這份報告依據二零一五至二零一七年間收集的諸多數據,對全球一百五十六個國家跟地區實施了評估,通過一系列參數測量了各個地方民眾的滿足程度。
今年榜單中,芬蘭超越挪威位列第一,挪威緊隨其后排第二位。第三至第九位的順序分別是丹麥、冰島、瑞士、荷蘭、加拿大、新西蘭,瑞典和澳大利亞排在最后兩位。
中國大陸排名跌落,從79位降至86位留學之路,中國臺島排名則從去年的33位提升到26位,位列亞洲之首,香港則排在第76位。
財富并非決定性因素
這份報告自2012年開始每年發布一次,在各國獲得了政府部門、各類組織及社會團體的高度認可,它綜合考量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民眾健康預期壽命、生活品質、民眾主觀幸福感、人生選擇自由度、社會公正性以及公民互助精神等多項指標,通過分析這些因素來最終形成評估結果。
《赫芬頓郵報》在首次披露的研究中發現,金錢對于評估快樂程度的影響力十分有限。除了前面提到的社會層面原因之外,個人心理狀態是極為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依據國際衛生機構的統計資料,在經濟發達地區,存在心理障礙的人群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以上。即便是在經濟非常寬裕的國家,大約每五位精神疾病患者中就有一位正在接受醫療救治。
專業人士已經證實,幫助他人能夠讓人感覺更愉悅,關注他人同樣能提升快樂程度。相反,只顧追求更多財富的人,其滿足感會降低。在比較匱乏的地區,擁有良好身體狀態是改善生活滿意度的主要途徑。
今年發布的這份報告首次把海外人士的滿足感當作衡量標準,報告指出,和土生土長的居民一樣,海外人士的快樂感受并非完全由財富決定,而是更多受到所在國整體環境的影響世界幸福國家排名,其中包括當地民眾對移民的包容度。
報告指出,對外國公民而言,帶來最大滿足感的并非經濟最發達的地方,而是社會體系更為均衡的國家。
最有幸福感的北歐債務模式
自2012年公布第一份相關記錄以來,北歐地區一直處于領先地位,今年排名前十的國家里世界幸福國家排名,北歐五國全部入選。
沈建光經濟學博士二十多年前在芬蘭學習并工作過,他在專欄里談道,北歐經濟展現出較強適應力,受債務危機波及程度不大。冰島在歐債危機期間財政狀況出現下滑,瑞典、挪威、芬蘭、丹麥即便面對該危機,財政狀況依然穩健,赤字率始終維持在GDP的3%以下,債務與GDP的比率也未曾突破60%的警戒水平,挪威更是難得的每年都有財政結余的國家。
北歐地區在職業領域普遍享有豐厚的保障,工作氛圍十分宜人,即便遭遇經濟動蕩,因其經濟和財政受波及程度較輕,該地區的失業現象相對不突出,堪稱順利度過難關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