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8-03 16:10:29作者:佚名
我們時常會遇到一個頗為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眾多學子寧愿選擇就讀美國的普通大學,而不愿踏入加拿大頂尖學府的門檻。難道美國的大學真的就比加拿大的大學更具優勢嗎?
今天我們繼續深入探討,留學過程中應當勇于進行對比。若不進行對比,我們又怎能消除成見,又怎能洞察事情的真相,又怎能辨別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是否會對同學們在挑選留學國家和院校時產生誤導呢?
1.加拿大院校學費更低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加拿大的學費相較于美國要低大約50%。加拿大大學大多為公立性質,私立院校相對較少,因此各校的收費標準相對一致,價格不公現象較為罕見。此外,加拿大政府是全球少數在教育領域投入極大的國家之一。對于許多人而言,加拿大的教育水準位居世界前列,且在主流留學國家中(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其學費水平也是性價比相當高的。在美國,排名靠前的大學大多為私立性質,其資金主要依賴于個人、企業及各類組織的捐贈,因此學費通常較為高昂。
2.加拿大大學世界排名也很高
加拿大在最新的排名中,多倫多大學位列第24位,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位居第34位留學之路,而后者更是高達第96名。這些數據充分表明加拿大大學,盡管加拿大高校數量有限,但其中不乏享譽全球的頂尖學府。
3.加拿大大學生就業率更高
加拿大境內眾多本土及跨國企業傾向于在本土選拔人才,同時,加拿大高校的畢業生在美國職場中也頗具競爭力,就業前景廣闊。
4.入讀加拿大大學移民機會大
眾所周知,加拿大對新移民的接納程度一直較高加拿大大學,近期加拿大政策調整顯現出他們更傾向于歡迎在加拿大高校學習的留學生。相較之下,若選擇在美國深造,則無法確保必然能獲得美國綠卡,或成為加拿大移民。盡管在加拿大申請移民也并非易事,但相比美國,成功的機會顯然要大得多。
5.美國大學的市場化營銷
美國大學的運作模式更偏向于市場化的營銷策略。校園內常舉辦各類娛樂活動和體育賽事,并設立專項的運動獎學金。若以“更優”作為評判標準,那么基于這些活動并不推薦選擇美國的大學就讀。這句話我本想不說,但考慮到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快,仍需強調的是,在挑選大學時,學校的名望至關重要。我們追求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求知,而非僅僅是為了參與社交活動!
P.S. 近期Ren發表了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其中我特別贊同他的一個看法:加拿大的學生在挑選大學時,更傾向于依據專業而非院校的知名度。比如,若你對護理專業感興趣,你更可能會尋找加拿大最頂尖的護理專業,而非僅僅選擇加拿大最知名的大學。
6.加拿大雖然沒有“常春藤”,可是卻并不缺乏名校
這議題時常引發爭論,關于加拿大是否擁有類似美國常春藤聯盟(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以及耶魯大學)那樣的頂尖學府,至今尚無明確結論。若要提及加拿大的類似常春藤聯盟的高校,那或許非這四所不可:多倫多大學、麥吉爾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它們不僅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學府,而且校園內常春藤覆蓋,綠意盎然。這些學校不僅歷史悠久,孕育了眾多知名校友,還擁有卓越的科研能力,在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獲獎數量上也遠超其他院校。加拿大設有十三所院校組成的聯盟,其中除了之前提到的四所院校,還包括阿爾伯塔大學和戴爾豪斯大學等。這些院校每年會舉辦兩次正式的集會,議題涉及科研合作與資源共享。坦白講,這些院校的競爭力相當出色,且匯聚了加拿大最頂尖的教授團隊。
7.很多同學是沖著美國名校的人脈關系去的
有同學認為,美國的知名大學匯聚了全球最杰出的人才,就讀其中也為自己提供了更多與成功人士或未來之星交往的機會。實際上,若你目標明確,渴望結識眾多實力派人士,那么美國的常春藤聯盟院校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若你的志向并非如此,而是專注于學術研究,那么加拿大的高校可能更為合適。然而,一個頗有趣的現象是,有些同學為了拓展人脈關系而選擇前往美國康奈爾等知名學府深造,但最終他們卻與來自加拿大一些并不出名的院校的畢業生一起在一家建筑公司共事。加拿大民眾對美國的常春藤聯盟院校有所了解,但他們并不傾向于赴美深造。換言之,盡管美國大學的知名度略高,但兩國的教育水平相差無幾。此外,部分美國高校設施陳舊,而加拿大則以公立教育機構為主,學費和生活費用相對較低。不僅如此,加拿大的中小學教育同樣卓越,培養了大量精英人才,如Hall等。因此,拓展人脈關系并非必須等到大學階段。
8.加拿大大學不如美國多,但是公立院校多
加拿大大學與學院協會管理的大學共有94所,其中83所能頒發學位;另外有27所私立學院,其中多數為神學院;其余則是僅有6所的純私立院校。盡管在九十年代的學費改革中,規定了一些歷史悠久的規模較大大學的學費標準可以適當提高,但即便如此,其學費仍遠低于美國。
插一個小故事
加拿大錄取的美國學生通常會有這樣的一段自我介紹
加拿大學生:你來自賓州?
美國學生:是的,過去我在XXX 讀書。
加:真的?(目光茫然)
美:(有點困惑)那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學校哦!
當然,我必須承認,(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對這些名字與我國45670所學校的聲譽并不了解,這或許顯得有些失禮),沒錯,那確實是很好的學校,(盡管實際上我并沒有太大的感覺)。
這無疑是實情,加拿大民眾的真實想法是我們對他們國家的學校缺乏了解,就如同他們對我們國家的總理不甚熟悉一般,亦或是他們對我國各省份及首都的認知有限。
9.加拿大院校排名各有側重點
麥考林雜志作為加拿大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名機構,在評估各校實力時,并不僅局限于那些知名學府。其排名體系涵蓋了醫博類、綜合類和基礎類三大類別,且每個類別中入選的學校均有顯著差異。評估的依據各有差異,涵蓋了學生支持服務、獎助學金的發放、圖書館資源的投入、各院系獲得的國家獎學金額度,以及創新能力等多個維度。在加拿大基礎類大學中,蒙特艾莉森大學位列前茅;而在綜合類大學排名中,西蒙菲莎大學和某大學表現突出。至于醫博類大學,麥吉爾大學、皇后大學以及多倫多大學被認為是加拿大最優秀的幾所。某些院校在商科與教育領域表現卓越,而其他學校則可能在醫學或法學領域更具優勢。事實上,在加拿大,某些專業領域內,唯有業內人士方能知曉哪所大學堪稱翹楚。在評估過程中,師生比例、教育資源、校園學術氛圍等因素均被納入考量范圍,總之,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優勢。
10.加拿大院校學術氣氛很好
實際上,在加拿大,眾多學子并不單純追求那些知名大學的招牌,其中一些院校更側重于本科教學,研究項目相對較少,蒙特艾莉森大學便是這類院校的代表。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學生愿意選擇這些學校,原因在于這些學校以教學為核心,以學生為中心,學術氛圍相當濃厚。而且,知名院校與“非知名”院校的畢業生在求職和拓展人脈方面,往往并無太大差異。
11.加拿大教育體現著公平的原則
加拿大的社會環境及資源分配相對更為公正,這也是其成為G7國家中,擁有最多大學畢業生進入勞動市場的國家之一的原因。在加拿大,移民學生的課堂出勤率高達37%,而本土學生僅為22%。據加拿大移民局最新統計,在新移民中,有48%的女性和56%的男性已獲得大學學位。自七十年代后期至今,加拿大高校中女生的參與度普遍超過男生,同時,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數量也在持續增加。這些現象共同反映了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以及教育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態勢。
因此,我們能夠推斷出,目前或許大家對加拿大高等教育體系及其結構尚不十分熟悉。然而,簡單斷言加拿大大學不如美國大學顯然是不公正的。加拿大的公平社會氛圍、多元文化的和諧交融、熱情友好的民眾,這些都是加拿大所獨有的優勢。任何事物,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理想的,留學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