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1-20 08:12:12作者:佚名
寧波主會場“運河市場”展示龍舟雕刻技藝。 (唐巖 攝)
本報記者 黃銀峰 通訊員 孫宇航
“我寄語南飛北歸的大雁網校頭條,河流的起點和終點都是家鄉的河流。”浙東運河位于中國大運河最南端,全長200多公里。起于杭州錢塘江渡口,止于寧波甬江口。城市,緊密相連。
如何唱好杭州與寧波的“兩城故事”?昨天上午寧波光華學校寧波光華學校,作為第二屆浙江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推介周的重頭戲之一,2022浙東運河杭甬對話活動在寧波江北慈城和杭州蕭山衙前兩條特色運河同時舉行。定居點。
“云”對話匯聚眾智
本次活動以線上直播對話的形式,來自杭州和寧波的專家和學生代表齊聚“云上”,展示兩座城市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陸舟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主任趙云發來“寄語”視頻大運河”。分享會期間,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斌、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江淮海在寧波主會場會見了文化遺產所所長付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監測研究室,杭州分會場。正榮與杭州京杭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中心主任方有強進行“云”對話,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共同推進建設大運河文化帶。
“大運河(寧波段)是雙線運行的天然河流和人工河流的平行組合,在中國整個大型運營體系中是獨一無二的,充分體現了寧波古代航運體系的獨特性。”蔣懷海介紹,近年來,寧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脈三區、多組團、多線”的空間發展格局,實施了水利水運、沿線交通等一系列工程。遺產保護、文化傳承、生態建設并舉,打造“林水相依、綠色廊道相連、文化大運河綠色走廊”,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共享共贏。
“運河市場”,魅力十足
昨天,來自杭州、寧波的學生通過沉浸式文旅項目和文化地圖,帶領線上線下觀眾前往江北慈城、蕭山衙前,探尋大運河文明。
為了號召更多人加入到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的隊伍中來,杭州、寧波文物管理部門還向寧波江北區外國語學校寧波外國語學校授予“小河”??以及藝術學校、寧波光華學校和杭州衙前鎮初級中學。 “長盟學校”牌匾,并向部分學生頒發“小河領軍人物”證書。
杭州與寧波聯合創作的主題曲《同一條運河》也在本次活動中首次演唱。 “千年運河流淌千年,碧水藏玉環;千年運河修筑千年,桃花渡通遠秀。” ”簡單而富有表現力的歌詞和悠揚的旋律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2022年浙東運河杭甬對話活動將采取多種形式。兩地共同打造“運河市場”。寧波主會場展示了越劇、箜篌等非遺項目,杭州分會場展示了蕭山非遺花邊、農民畫等,吸引了線上線下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