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3 09:15:49作者:佚名
文字| 牛蛙之家和露露
來源 | 探索新西蘭(ID:)
2012年,青蛙兄弟和青蛙姐妹賣掉了上海的房子留學之路,踏上了夏爾的天堂新西蘭。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在奧克蘭北部小鎮(zhèn)馬塔卡納的山谷中發(fā)現(xiàn)了一座隱藏的農(nóng)場,從此成為了農(nóng)民和妻子。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屈辱,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這句話用在青蛙哥一家人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當許多人將詩意的生活方式視為夢想時,牛蛙將其變成了現(xiàn)實。
他們像李子柒一樣在新西蘭風之谷開始了田園生活。
每天與黑臉阿拉帕瓦羊一起度過。
寵物是一只可愛的小羊駝……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新西蘭創(chuàng)業(yè)移民,我們每天忙著與土地打交道,播種汗水,收獲糧食。
曾經(jīng)是上海的時尚白領,到了新西蘭卻成了一名農(nóng)民。
順應本性,踏上移民之路
錘煉心靈,鍛煉肌肉
移民的理由有很多,但對于青蛙哥和他的家人來說,移民新西蘭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追隨自然。
在上海的時候,青蛙哥和青蛙嫂都是名副其實的高科技白領。
青蛙哥熱愛攝影,自稱是一名不務正業(yè)的平面設計師。 他最大的愛好是越野跑。
青蛙姐姐是一位癡迷于家居裝飾設計的室內(nèi)設計師。
兩人還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兒子,名叫MOMO。
用青蛙哥的話說,一家人生性熱愛自由,向往簡單的生活,也向往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移民新西蘭之前,青蛙哥和青蛙嫂在上海郊區(qū)有一棟帶花園的房子。
小院雖然只有43平米,但兩人卻種滿了花花草草。
隨著花花草草越長越茂盛,兩人也厭倦了大城市的生活。
我和一個老朋友喝酒深談,話題大多是大城市生活的焦慮:孩子上學的焦慮、理想破滅的焦慮、減肥的焦慮、買不起房的焦慮、有多少房子的焦慮……
青蛙哥和家人這樣形容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城市:迷幻莫測,套路總是太深。
對于都市人揮之不去的焦慮,青蛙哥這樣說道:房產(chǎn)錢畢竟只是一個工具,用來實現(xiàn)夢想、體驗生活。 如果本末倒置,被工具束縛,失去了今生最重要的目的,那未免太可惜了……
2012年底,一家人將移民計劃提上日程,決定通過創(chuàng)業(yè)移民的方式移民新西蘭。
就這樣,青蛙哥哥繼續(xù)留在魔都,而青蛙姐姐則在新西蘭開了一家很有情調(diào)的家居店。
用青蛙女士的話說,三年的移民過程“鍛煉了我的意志,增強了我的肌肉”。
兩人互相依賴、互相支持,也收獲了勇氣和信心。
雖然移民之路并不平坦,但兩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并堅信這個夢想能夠在新西蘭實現(xiàn)。
我鼓起勇氣賣掉了上海的房子。
成為新西蘭的農(nóng)民
事實上,從踏上新西蘭這片天堂之地的那一天起,青蛙哥和他的家人就有一個夢想:找到一處能看到海景的山間別墅。
正式獲得身份后,兩人就賣掉了上海唯一一間帶花園的小房子。
馬塔卡納小鎮(zhèn)距離奧克蘭僅一小時車程。 它離城市不遠,卻保留著自己獨特的天地:離美麗的奧馬哈山谷不遠,就有著名的奧馬哈海灘,隔海相望。 小障島每天都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
她決定在這個小鎮(zhèn)定居,是因為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的一則廣告:一座有山的農(nóng)場,幾乎立刻就抓住了青蛙姐姐的心。
直接開車,我們沿著蜿蜒的碎石路上山。 前一秒還抱怨山路漫長的青蛙姐姐,下一秒就被美景驚呆了,屏住了呼吸。
從高處看去,農(nóng)場毗鄰一座以毛利語命名的小山丘。 據(jù)說這里曾經(jīng)是毛利人的瞭望臺。
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當青蛙太太走進農(nóng)場時,仍然被眼前的壯麗所震撼:占地2.8公頃的農(nóng)場,12只小羊在牧場上自由奔跑。
山的一側(cè)是一小片原始森林,其余的是精心規(guī)劃的花園。
房子依山西側(cè),坐北朝南,面朝山谷,室內(nèi)常年充滿陽光。
一時間兩人心里只有一個聲音:把所有的都花光,買吧!
在中間人的幫助下,青蛙哥一家人認識了農(nóng)場的主人。
業(yè)主是一對夫婦,今年八十多歲了。 這對老夫婦熱愛冒險,曾航行七年環(huán)游世界。 最終,他們選擇了這個美麗的山谷,用兩年的時間建造了自己的夢想家園。
莊園里的農(nóng)活太多了,兩人開始體力無法承受,只好分道揚鑣,但在選擇新主人的問題上也十分謹慎。
聽完老兩口的故事,被房屋設計的環(huán)保理念所感動,青蛙太太幾乎用家里預算的極限給老兩口報了價。
也許是緣分,又也許是被青蛙哥哥和家人的真誠所感動。
就這樣,帶著幸福和焦慮,青蛙哥哥和他的家人成為了農(nóng)場的新主人。 他們還給這個美麗的農(nóng)場起了一個新名字——風之娜烏西卡。
夢想中的田園生活即將正式開始。 當“詩與遠方”真的變成日常瑣事時,青蛙哥和他的家人能應對嗎?
雖然遠離繁華
但從來沒有錯過過四個賽季
曾經(jīng)在魔都早起、深夜上班的都市人,現(xiàn)在可以說生活已經(jīng)天翻地覆。
由于靠近南太平洋,風之谷每天早晨都籠罩在薄霧之中。
太陽升起,太陽升起,霧散去; 風吹過,云舒展,云卷滾滾……
不再有汽車尾氣,不再有早高峰,風之谷的每一天都以詩歌開始。
然而,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云散之后才開始。
自從生活在風之谷以來,青蛙哥經(jīng)歷了無窮無盡的農(nóng)活:“只知道按快門的手現(xiàn)在不得不緊握錘子;設計標志的大腦現(xiàn)在不得不專注于雞舍” ;跑幾百米我的老背即使走一英里山路也不會酸痛,但現(xiàn)在挖一小時就斷了……”
新西蘭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加上農(nóng)場里無數(shù)的農(nóng)活,迫使青蛙哥成為了一名“工匠”。
為了養(yǎng)幾只雞,青蛙哥的老岳父決定給雞們建一個雞舍。 買完木工機械和木材后,兩人就走進了車庫。
雖然我的手每天都在敲擊鍵盤,但朋友卻嘲笑我蘭花指太嫩了……
但青蛙哥依然熱火朝天,甚至開夜車剪電線。
終于,人生的第一個雞舍開始成形了。
接下來,一家人把半成品的雞舍像轎子一樣抬上了山坡。
為了給雞們打造一個完美的“后宮”,青蛙哥又開啟搬磚模式:幾十公斤的大磚,只需一個人來回,從山腳到山頂。 ..
經(jīng)過兩周的努力,雞舍終于完工了。
那一刻,青蛙哥和家人心里有一種感覺:“陽光下的木棚似乎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走進去仔細一看,雞舍其實是一座三層的“小平房”。
有資格住進去的是四只美麗漂亮的烏雞,被青蛙哥一家人親切地稱為“風之谷四美人”。
就這樣,建雞舍可以說徹底開啟了青蛙哥一家人的農(nóng)場生活的新篇章。
比如,趁著好天氣,趕緊挖出一塊菜地。
以前我害怕的蚯蚓現(xiàn)在都成了寶了。 為了“四美人”,我得時不時地挖土,才能收集到幾十個。
菜園里一年四季都有瓜果蔬菜,自然有做不完的活。
因為家里養(yǎng)了12只羊,他們的日常工作還包括沿著山坡回收羊糞來制作肥料……
久而久之,青蛙哥自然就成為了山谷里的高級“鏟屎官”。
認真學習菜園知識,弄清楚如何將落葉、枯草、動物糞便變成最好的有機肥料。
山谷里的生活既是意料之中的,又是意料之外的。 干了幾個月的農(nóng)活,青蛙哥的皮膚已經(jīng)開始散發(fā)出健康的小麥色。 以前只在電腦上做設計工作的藝術家現(xiàn)在也可以建造房屋了。
而青蛙嫂子,畫風更是大變,變成了馳騁山谷的女農(nóng)場主。
開著割草機在山谷里來回穿梭,霸氣十足。
夏天每周割一次,冬天每兩到三周割一次,另外花3到4個小時處理割草機割不到的地方……
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花園里的每一棵植物和樹木。
說到使用木工切割機,一點也不遜色于男人。
就連婆婆也被感染了。 當她看到一棵成熟的檸檬樹時,她就會緊緊抓住自己的心,在山坡上來回奔波,去摘果子……
而我的兒子,每天都被大自然包圍著,身體狀況非常好,7歲時就完成了新西蘭鐵人三項賽。
浪費生命于
在那些美麗的事物上
在風之谷生活了四年后,青蛙兄弟和他的家人現(xiàn)在稱自己為“山谷居民”,離不開“南半球鄉(xiāng)村的簡單生活”。
然而,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青蛙哥和家人也在努力“付出”。
每天從早到晚的農(nóng)活和家務主要是青蛙姐姐一個人承擔的。
很多人認為,青蛙哥一家人買得起農(nóng)場,一定是“暴富”了。 事實上,他們在上海賣掉房子后,只付了首付,現(xiàn)在一家人還在還貸的漫漫路上。
一家人的生活費用全部由青蛙哥哥一個人承擔。 青蛙哥現(xiàn)在主要以“數(shù)字游牧者”的身份承擔網(wǎng)絡設計工作。
每年,青蛙兄弟都會回中國工作兩個月新西蘭創(chuàng)業(yè)移民,在那里他會見朋友和客戶。
因為熱愛越野跑,所以設計內(nèi)容主要以越野跑比賽的設計和策劃為主。
他最近還執(zhí)導了中國第一部關于越野跑的黑白紀錄片。
來自您自己花園的甘菊茶
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幾乎沒有休息,也是青蛙哥的生活常態(tài)。
不過,青蛙哥哥卻很享受這樣的情況。 呼吸著農(nóng)場的新鮮空氣,他的設計靈感源源不斷……
此外,青蛙兄弟一家主張對孩子進行“散養(yǎng)”教育。 新西蘭的公立學校完全免費,自然沒有昂貴的教育費用。
在山谷中自由散布靈氣,向一草一木學習,兒子的學習成績居然在學校里名列前茅。
在青蛙哥和他的家人看來,移民新西蘭后的生活雖然遠離繁華,但他們從未錯過過四個季節(jié)。
很多人奮斗一生只是為了追求財務自由,但在青蛙哥眼里,他移民新西蘭只是為了追求生活的自由。
借用吳曉波的一句話:“把生命浪費在那些美好的事情上”。 如果說,在新西蘭的山谷里,青蛙哥哥和他的家人找到了最好的生活。
那么你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