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側扁,略延長。口腔內為鮮黃色,上" />
更新時間:2021-07-27 17:32:24作者:admin2
黑鳘魚指米魚,屬于鱸形目石首魚科,似鱸而肉粗,但肉質略粗糙,體色發暗,灰褐并帶有紫綠色,腹部灰白,背鰭鰭棘上緣黑色,鰭條部中央有一縱行黑色條紋。
體側扁,略延長。口腔內為鮮黃色,上頜外齒為犬齒狀,尤以前端2枚最大。體背部為銀灰褐色,腹部灰白,背鰭灰黑,軟條的基部具數列小圓鱗,占軟條高度的1/3。
胸鰭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鰭灰黑色。米魚體形為兩側扁平向后延長狀,背、腹部淺弧形。產東海舟山洋面。以農歷6一8月為漁汛期,而以7月為旺汛,每逢大潮汛,漁船競相出海作業,晨出晚歸,捕獲甚豐,是寧波海漁特產之一。
擴展資料:
大米魚棲息于水深15—70米,底質為泥或泥沙海區,白天下沉,夜間上浮,喜歡小股分散活動,不集成大群。米魚為小區域性洄游魚類,產卵季節魚群相對集中。大米魚屬于捕食性魚類,以小型魚類、關足類和十足類為食。
性成熟個體的體長約為500毫米,懷卵量70~200萬粒。
不同地區的大米魚具有不同的繁殖期,在長江口外的大米魚為7~8月,在舟山群島的大米魚為5~6月,在福建平潭沿海的大米魚為4~5月。產卵后魚群重新游向攝食區,一部分游向較深的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