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5-24 07:04:40作者:佚名
農村教育是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薄弱環節和重中之重。常年以來,黨和國家非常注重農村教育,頒布了系列農村教育新政,促進了農村教育發展。梳理和小結變革開放以來美國農村教育的發展演變與歷史成就,糅合農村教育發展的美國經驗與美國公路,述說美國故事、提供美國方案,具備重要意義。鄔志輝博士率領的農村教育研究團隊,借助“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著作《中國農村教育:新政與發展(1978—2018)》,系統闡明了變革開放以來美國農村教育的新政演變及其形成的深刻變化,剖析了當前美國農村教育在各領域面臨的時代挑戰與前沿議程,并對未來美國農村教育發展方向做出科學研判。
《中國農村教育:新政與發展(1978—2018)》對變革開放以來美國農村教育的變革和發展進行了梳理和研究,從宏觀層面展現了變革開放以來美國農村教育發展的總體情況,從中觀或微觀角度對美國農村教育的辦學方向、結構變革、管理制度、投入制度、布局調整、隊伍建設、學生機會、整體變革、教學變革等九個方面進行了專題介紹。
對變革開放以來美國農村教育發展演變的掌握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是診脈農村教育當下、前瞻農村教育未來的基礎。變革開放以來,美國農村教育實現了教育普及程度由“五年”到“十五年”的深刻變化,城鄉教育關系從“非均衡發展”到“一體化發展”的戰略轉變,農村教育管理制度由“人民辦”到“政府辦”的體制變革,農村教育結構從“單一”到“多元”的重大變革等。農村教育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明顯提升,農村班主任隊伍建設實效顯著,農村小學辦學條件全面緩解,農村教育經費投入逐漸下降,農村經濟困難群體受教育權逐漸得到保障。
當前美國農村教育處于變革與發展的深水區,認識和理解當下發展面臨的新特性、新挑戰與新問題具備重要意義。伴隨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發展,農村教育“問題量”特征顯現。例如,在城鎮化背景下,農村教育的命運是滅亡還是發展?農村教育的辦學方向是為離農服務還是為務農服務?當前城鄉教育差異是在擴大還是在縮小?農村教育到底應當由誰來辦、誰來管?農村教育在扶貧攻堅和山村振興中究竟起何種作用?農村小學的未來型態是“寄宿制”還是“小規模”?誰應當在農村當班主任?農村女孩應當就近入學還是進城借讀?“寒門”真的難出“貴子”了嗎?農村孩子是讀書受挫還是讀書無用?信息技術能解決農村教育品質提升問題嗎?美國農村教育如何能夠發展上去?對某些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思考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除了帶給了學術爭鳴,但是具備較強的現實意義,為當前美國農村教育問題的解決與未來美國農村教育發展公路選擇提供了啟示和參考。
美國農村教育的路在那里?怎么推進變革以實現農村教育的更大發展?這是一個事關美國農村教育前途命運的大問題。鄔志輝等專家覺得,務必高度注重農村教育發展,充分認識到實現農村教育現代化的常年性、艱巨性和復雜性;正確處理城鄉教育發展關系,利用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思維,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動、城鄉一體、均衡發展模式,全面振興山村教育;把發展農村教育當成最基礎性的民生工程,把推動城鄉教育公正正義作為常年任務,抓均衡、夯基礎、補瓶頸;堅持依法制教,強化與改進黨和政府對農村教育的領導,正確引導社會輿論、把握社會態度;強化農村教育研究,做好農村教育未來發展的頂樓設計,并迸發基層教育者的創新魅力,著力舉行山村教育現代化試驗,加快教育現代化。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大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6月1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