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5 10:11:17作者:佚名
近日,國內媽媽們高呼:“進入為媽媽奮斗的時代”。 事實上,中國媽媽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輕松快樂,無論是在英國、美國還是意大利。
德國第一代移民父母有兩類:一類是早期的海外留學生,父母都是優秀人才,目前從事商業或科研,對孩子的要求非常高; 另一種是文化程度較低的員工。 ,父母可能從事餐飲業或勞動。 這類人對子女的要求較高,希望改變自己的命運,光榮祖先。
總之,中國人都是“勤勞的人民”。 歐洲如此慵懶自由的環境,無法改變他們骨子里勤勞的血液。
在德國的中國媽媽們從出生到陪伴孩子長大,都要不斷學習。 當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母親是半個醫生。 一方面她要了解德國醫學的功效,另一方面她還要融入中醫的理論。 很多媽媽回國時都會拎著一箱德國藥給親友,然后背在身上。 家里常備一盒中藥。
除了養,更重要的是教。 通常從孩子在幼兒園學會說德語開始(一般是2歲左右),所有的中國家庭就開始教漢語、拼音、識字。 近年來,學國??文很流行,背三字經,認繁體字。 我擔心學完德語后我會忘記中文。 周末下午的中文學校是免不了的,識字和寫作作業也必須完成。 這意味著比德國孩子少了半個周末的樂趣。
作為一個80年代出生的媽媽,我也是中國90年代典型精英教育模式的產物。 回想童年,充斥著各種補習班:英語培訓、鋼琴考試、各種游泳、滑冰等技能培訓班。 。 家庭教育也被灌輸“少年不努力,老人憂傷;不吃苦,別人難成”的主流方向。 因此,成為兩個兒子的媽媽后,我本能地抵制童年的過度教育,希望能給孩子一個輕松的童年,不要過度消耗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然而,在德國生活了這么多年,我發現這似乎并不容易實現。
因為每一個第一代華人移民父母心里都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歐洲人一樣掌握多門外語。 因此,語言要求絕非含糊:德語、英語、漢語都必須達到母語水平,至少要精通一兩門外語,比如法語、西班牙語。
另一方面,琴棋書畫等各種技能也不能耽誤。 學油畫? 必要的! 而且最好找法語老師,因為他們有很好的藝術感。 各種樂器? 也是必須的! 鋼琴、小提琴、長笛、鼓……至少必須是一樣的! 女生基本上都有學芭蕾的經歷。 鍛煉自己的體型,我們的身材不像歐洲人那么苗條華人在德國好找工作嗎,氣質一定要出眾! 男孩還被要求參加各種體育課。 由于德國民間球協會眾多,男孩子又喜歡集體打球,每周的訓練肯定是無懈可擊的。 當孩子長大后,他們會學到更多的東西。 女孩通常學習騎馬和打網球,而男孩則學習打高爾夫球并獲得航海執照。 冬天學習滑雪,夏天學習釣魚。 不管怎樣,無論歐洲人玩什么,中國人認為該學什么,中國孩子都不能落后。
其中,自然少不了媽媽的接送、陪伴和監督。 你可以想象其中的艱辛。 不過和國內媽媽唯一不同的是,在德國很少有各種興趣的考試和競賽。 相對而言,孩子的興趣依然占主導地位,家長基本“只求努力,不求收獲”。
當年紀大了,十三歲、十四歲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把孩子送到英國、美國等地學習一年。 如果不是那么長,他們至少會在假期去英語國家參加夏令營。 一方面可以訓練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英語口語,增加閱歷。 這位媽媽心里想著,也不能再多問了,埋頭賺錢就行了。
孩子長大了,一方面要教中文,另一方面要監督德國學校的課程。 由于對德國學校教材缺乏了解,很多課程無法輔導,比如宗教課。 估計很少有媽媽能講完整的圣經故事,更不用說用德語講了; 還有比如數學課華人在德國好找工作嗎,德國學校的數學體系和中國有很大不同。 拋棄我們從小一起長大的數學概念,去理解孩子們面對的課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比如德語課,里面包含很多習語、成語、固定用法。 一般媽媽能應付嗎? 因此,很多家庭需要為孩子尋找德語家教。
比較無處不在。
拋開孩子方面不談,作為家庭的女主人,媽媽們不能輸給外國鄰居。 房子需要整潔、干凈。 您希望每天都有小時工來幫助您嗎? 除非你有足夠的經濟實力。 不要讓你的鄰居指出你的后花園。 你需要學習各種樹木和花卉的習性,合理布置院子結構,每個月讓不同的花卉相遇! 另外,大多數中國人喜歡在自家院子里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在秋天收獲純天然的食物。 這也是一項額外的工作。 吃飯對于中國人來說是頭等大事! 你需要在家里做一切事情才能有足夠的食物和衣服。
說到吃,中國人走到哪里都帶著中國胃。 德國人晚上三分鐘就能煮出一塊面包加香腸和一瓶啤酒。 中國家庭通常自己做中餐,洗、切、炒。 需要一個小時。 快點,吃完飯,還得把柜臺上炸鍋里的油擦干凈。 另外,我總是要學習烤蛋糕、煎牛排等西餐技巧,這也算是當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說起生活,很多在德國的華人家庭都希望買地、建房、建造自己的宮殿。 在中國,每個人都說:如果你想讓事情持續一年,就裝飾一下。 在德國,要想生存三年,就買地蓋房! 從選址到設計、施工監理、裝修、庭院規劃。 我們總覺得要多操心一下自己的房子,不然萬一被騙了怎么辦? 我們很少放棄,讓施工公司放心地去做。 原來,隔壁老外鄰居家有全權建筑公司,不用他操心,也建得很好。 10年后,當這套房子竣工后,大多數中國人總是想再買一套房子英語作文,出租它,或者為孩子保留它。 我們的目標是長生不死、買房、努力工作! 斗爭! 中國人總認為娛樂是浪費時間。
最后,女人能頂半邊天,男女平等是我們從小到大的信念。 一旦孩子獨立了,大多數媽媽還是要找點事情做,不僅要養家糊口,還要肯定自己的能力。 但一般都是壓力較小的工作,自然不是高級職業。 此時此刻,我總是感嘆:“如果我沒有出國,我在家里就當了處長或者經理?,F在那些當官的,也許我當年發財的同學還不如我,而我呢?”回想這么多年的村姑生活,心里一定有些感傷?!?/p>
不管怎樣,生命就是出生和生活。 我們母親來到德國,從必須跨越變態的德語障礙,到努力爭取身份、獨立經營家庭、融入社會。 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 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給了我們廣闊的視野,身份的自由給了我們更多的人生選擇。 所以,既然來了,就去爭取吧。
近年來,很多德國人都會說,你們中國人很強大,很勤勞,很優秀,很富有。 在學校里,孩子們被期望知道一切。 外國人為什么這么看我們? 他們會說:因為你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