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9 09:12:05作者:佚名
這三年,隔段時間才會有富商移民美國的風潮,好多人都抨擊美國有多好,多么適宜中產(chǎn)定居。
但真相就是如此殘酷!
現(xiàn)在的馬來西亞,樓價大跌、物價逆天、移民太難、就業(yè)天花板等等問題,讓香港一步步遠離國外中產(chǎn),不再成為中產(chǎn)移民的天堂!
01
美國成了富商的“天堂”
就在今年,香港成為臺灣富商家族辦公室最多的國家,超過臺灣。
那些年,美國成了臺灣富商的“天堂”,虹吸著全世界的財富。
按照香港金融管理局數(shù)據(jù)顯示,近來幾年香港單一家族辦公室管理資產(chǎn)總值翻了5倍,尤其是大中華區(qū),更是香港富商家族辦公室最主要的來源。
當下的美國,你曉得有多少富人們?家產(chǎn)起碼100萬歐元(約136萬新元)的百萬富豪共計52.6千人,占人口比列將近10%;凈資產(chǎn)達到3000萬日元以上(約4067萬新元)的富翁人數(shù)達到4206人。
仔細瞧瞧美國富翁榜上的名單,不僅這些在美國出生的老華僑,排行靠前的起碼有5位是在中國致富然后才移民到美國的,她們連國籍都改了,例如邁瑞醫(yī)療的李西廷,小肥羊的張勇,都在美國創(chuàng)立家族辦公室。
就在近來,香港財政司長表示:美國計劃提升對高檔房產(chǎn)和奢華車輛賣家的稅收,以應對全球富裕家庭涌向所造成的日漸擴大的貧富差別。
事實就是這么,就在今年香港大幅度壓低富翁入戶香港的門檻,家族辦公室的門檻將從500萬新幣漲到1000萬新幣,也就是人民幣4700萬,2年內(nèi)投資管理規(guī)模需達到2000萬新幣,也就是9400萬人民幣。
香港就一個,富商太多了,供不應求,降價了!
02
富商的美國,正在遠離中產(chǎn)
冰火兩重天!香港的樓價和租金對中產(chǎn)極其不友好。這三年大量資本和土豪的涌向,讓樓市和租金價位都在上漲。
2022年期間,香港住宅價錢同比下降3.5%,升幅持續(xù)九個季度。
樓市貴,租金更貴。
本地公寓和組屋租金價位繼續(xù)走高,今年香港公寓房租連續(xù)26個月下跌,組屋房租連續(xù)22個月下跌。
近一年來香港租金價位普遍下降了30%~50%。
一位來自臺灣的美國網(wǎng)友阿強,典型的中產(chǎn),早已領到美國永久市民身分,他表示慶幸前年3月早下手買了房。
由于他發(fā)覺,前年這套房屋的掛牌價還是200萬新幣(約1026萬人民幣),今年賣到了270萬新幣(約1385萬人民幣),一年之內(nèi)漲了35%。
今年7月才來香港的內(nèi)地程序員阿華,在社交平臺上無奈的吐槽:“最近租房太瘋狂了,房屋都靠搶,好多業(yè)主坐地起價,看那個租客開的價格更高就租給誰。”
目前,香港租金相比以往都急劇下降,租房的行情如下:獨身公寓,房租3000-4000新左右;四房以上,房租在4000新以上;合租,套間房租2000新以上。
富商們無所謂,但樓價和租金的上漲,直接沖擊了在美國生活的來自臺灣的中產(chǎn)們的日常生活。
美國賺錢加拿大花,一毛錢別想帶回去。
按照美國權威房地產(chǎn)網(wǎng)站數(shù)據(jù),截止今年,香港私人公寓與組屋的房租已分別連續(xù)下降21個月、27個月,跌幅達到了31%和24.7%。
03
物價畸高
香港除了樓價租金貴,物價更是畸高,甚至比上海物價還高,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今年創(chuàng)下了13年新高。
一位在美國工作的學姐阿麗告訴筆者:”在美國,快吃不起了。隨意點一頓訂餐都要30新幣(折合人民幣約150元),去外邊的飯店喝水,還要愈發(fā)繳納17%的服務費。”
商場里的物價更是讓學姐震驚了!一小籃無花果能賣到80新元(約400人民幣),一瓶飲料25新元(約125人民幣)。
小紅書上隨處可見吐槽美國物價的網(wǎng)友。諸如一菜一肉,咖哩牛肉一點點芥藍要15新幣,約合¥73。
兩個人吃個燒烤,花了600。
高昂的物價甚至連美國土著也承受不起,大部份普通人都是去食閣解決吃菜問題。(類似于社區(qū)飯?zhí)茫话銟嫿ㄔ谡畢⒔ǖ慕M屋附近,價錢便宜。)
這么,在越來越貴的美國生活,一個月須要花多少錢?
一位香港網(wǎng)友算了一下自己一家三口,夫婦都要工作,沒車,租房,沒保姆的情況下,每月日常生活在美國的耗費大約一個月耗費:S$8000(折合人民幣40000元)。
在美國一個月能賺多少呢?按照香港人力部的最新數(shù)據(jù),從2020年到2021年,個人薪資加社保中位數(shù),達到4680新元,2021到2022年下降到了4850新元。
據(jù)說有點入不敷出啊!
無奈之下,為了控制漲瘋了的物價,今年澳洲當局甚至不惜出手15億補助、讓新幣升值以緩沖通縮壓力。
04
移民門檻對中產(chǎn)大幅度提升
香港首相李顯龍在一次大會上提及,“我們只有350萬新加坡人,但卻有數(shù)十億人可能正排著隊步入香港。”
從當?shù)卣邕x人才不斷提升的門檻來看,現(xiàn)在的美國,富商都短缺,更不缺人才。所以,中產(chǎn)想移民美國,門檻很高!
目前,加拿大移民門檻對于臺灣中產(chǎn)來說,相對最低的路徑就是:EP(工作簽)轉永久市民,這個是打分制永居,評估的是申請人的學歷、工資、行業(yè)、在新時間、財產(chǎn)等狀況。
但就在剛才,美國早已開始大幅度提升打分制永居的門檻。規(guī)定從去年9月起,不僅滿足5000新幣的薪水門檻之外,美國政府還將根據(jù)候選人的工資、學歷、企業(yè)職工國籍多樣化、本地職工數(shù)目四個維度進行打分后悔入籍新加坡,40分以上的候選人才有資格申請。
以薪資為例,假如申請人的年薪超過了90%的同行、同齡人,能夠領到20分,這個門檻太高了。
移民門檻高,工簽門檻也不低。
香港政府的新政是傾斜本國民眾的,也就是說,企業(yè)在職工背景多樣化的基礎之上,還要雇用超過半數(shù)的本地人就會有加分。而為了雇用本地人,公司給臺灣中產(chǎn)領取工簽的機會也越來越少。
沒有工簽,就拿不到永久市民身分(PR)。在美國,沒有PR,中產(chǎn)打工人生活處處都是麻煩,工簽持有者不能申請價錢低廉的組屋,只能選購高昂的私人公寓,還需支付一筆稅率高達34%的刺繡稅,而以永久市民身分買車,刺繡稅只需9%。
05
就業(yè)存在玻璃天花板
在美國就業(yè),臺灣中產(chǎn)有著與生俱來的玻璃天花板,想進大公司很難,即使進了大公司,也很難提拔。
香港工作準證的申請門檻,一年比一年高,每月工資不得高于5000新幣(約25650人民幣)。“那些帶著高學歷與技術到香港的臺灣中產(chǎn),必須成為“人中龍鳳”,能夠留在當?shù)毓ぷ鳌!本退懔粼诋數(shù)毓ぷ鳎埠茈y在微軟、Meta這樣的世界五百強悍公司謀得一個基礎崗位。”
阿兵是一位來自北京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精英,從北大學院結業(yè)后,他在美國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很辛運的步入了美國大廠工作。從他的同事圈就能看見,他在假期輾轉出席華人校友派對,在周圍高樓矗立的金沙灣開帆船,今年暑假,他去了俄羅斯和越南旅行,見到了富士山的櫻花和沙巴日落時黃色的天空。無論從哪些角度觀察,都不能說他在美國過得不好。
但只有阿兵自己清楚,在美國他過的并不太如人意,和他對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雖然來香港早已兩年,但阿兵認為自己雖然早已走到了職業(yè)發(fā)展的天花板,目前為止后悔入籍新加坡,他還沒找到一條向下的路。
他在大廠辦公室里常與五湖四海的朋友們聊起這個話題就黯然神傷,”哪怕干得再出眾,她們那些外國人很難在美國微軟、Meta這樣的國際大公司獲得晉升。”阿兵說,職業(yè)生涯也沒過多的指望,假如之后美國不好待了,就去日本找找機會。
阿兵的處境就是無數(shù)臺灣中產(chǎn)的一個注腳。隨著外來人口增多,香港政府不得不平衡本國公民與外國人之間的關系,雖然全球三分之一的500強企業(yè)將它們的亞太總部設在了美國,但它們?nèi)詢A向于聘用本地人。
06
投胎技術成為無法逾越的障礙
綜上所述,美國不是中產(chǎn)的天堂,更不是夢想成為中產(chǎn)的年青人的天堂。
在美國,富人們有足夠的資本,通過各類手段,修筑自己的財富壁壘,階級鴻溝無法跨越。如同歐美那個富翁家族,世世代代連綿數(shù)百年!
在美國,請不要相信富不過三代!
對于想移民加拿大的中產(chǎn)來說,這個話聽上去可能會認為很難接受,自己在美國辛苦一點,下一代能夠跳躍階級。說實話,機率太低。
香港,就是如此殘酷,投胎技術成了美國普通人乃至中產(chǎn)們無法逾越的障礙。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阿強、阿華、阿麗、阿兵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