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27 20:21:28作者:佚名
原廣東省實驗中學順德校區正式更名為“佛山市順德區東宜灣實驗學校”的消息引發關注。
學校名稱更改意味著什么?
師資隊伍有重大變動嗎?
錄取辦法是否會調整?
佛山市順德區東一灣實驗學校中學部校長李鑫近日接受佛山廣播電臺專訪,他表示,未來兩年,學校將把“穩”字當成重中之重,繼續把學校辦成政府信賴、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十二年一貫制優質品牌學校。
(佛山市順德區東一灣實驗學校中學部校長 李欣)
|學校更名是理所當然之舉|
今年7月,教育部等部門發布關于“規范公辦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行為”的通知明確提出,公辦學校與其他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舉辦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符合“六個獨立”要求的,可以繼續舉辦民辦學校,但要清理規范使用公辦學校名稱、學校簡稱。
原廣東省實驗中學順德校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直以廣東實驗中學品牌輸出的形式,與民間資本“廣東東益灣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辦學。因此,今年8月,原廣東省實驗中學順德校收到順德區有關部門關于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正名的通知,要求9月30日前完成“更名”。學校隨即著手辦理“更名”手續,并于9月18日正式更名為佛山市順德區東益灣實驗學校。
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學校必須具備“六個獨立”,包括獨立法人資格、校舍設備、專職教職工、會計核算、招生、頒發畢業證。“繼續辦民辦學校,必須具備‘六個獨立’廣東省實驗中學順德學校,不能再使用公辦學校的名稱和簡稱,所以我們就改名了。”李新說。
|兩年內公益團隊將有序退出|
根據國家近期出臺的關于精簡和規范“公辦”學校的有關文件,所有公辦民辦(公私合資/合作)學校一律轉制為“純公辦”或“純民辦”,不得繼續使用公立品牌、教職人員等,過渡期為兩年。
與多數有公共資本參與的“公私合辦”學校不同,原廣東省實驗中學順德校區作為一所公辦學校,創辦之初輸出的是品牌和管理團隊,并未涉及公共資本投入廣東省實驗中學順德學校,因此學校更名之后,將成為一所更為純粹的民辦學校。
至于后續學校是否會繼續與廣東實驗中學保持其他合作關系,答案是肯定的。
未來,兩校將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師資培訓、學生社團交流、聯合教學研究、校際對口支援等方面繼續保持密切聯系。“雖然我們不再有‘省名’留學之路,但我們還有‘省芯’,十三年來積累的學校文化和培養的師資隊伍,依然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強大引擎。”李新說。
與此同時,在校學生、家長以及未來計劃入讀該校的學生都關心,撤銷“公立學校”牌子后,學校的管理和師資團隊將發生什么變化?
在學校管理方面,廣東實驗中學派出的6人管理團隊將按要求在兩年內“有序撤出”,現有的師資隊伍并非廣東實驗中學直接派出的,因此相對穩定。
此外,佛山市順德區東一灣實驗學校計劃于10月中旬舉行新校名揭牌儀式,校園內印有原校名的標識、校服上的校徽等也將陸續更換。
|民辦教育面臨改革,課程也將創新|
兩年過渡期內,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課程設置等不會有太大變化。不過李欣也表示,順應民辦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在繼續推進STEM課程(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跨學科綜合課程)、國學+英語等特色雙語課程的基礎上,目前正籌備開發新的素質教育個性化課程,包括融合職業體驗與職業規劃教育、高效學習能力、自我認知等心理素質、金融素養等素質課程。 “這兩年,我們要比以前更加勤奮,即使必須離開,也要留下一所充滿希望的學校。所謂守真求新,傳承與創新缺一不可,我們要總結提煉十幾年辦學的經驗和亮點,同時要適應新形勢,在新變化中創新改革,走出一條民辦學校個性化、特色化發展的新路子,因材施教,培養出更多優秀學生。”
招生方面,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仍將采取抽簽方式,但廣東實驗中學高中部原有的錄取名額可能不會保留。但李新認為,有信心培養出更多優秀學生,考上廣東實驗中學、順德一中等知名高中的幾率也會不斷提升。以2021年中考為例,原廣東實驗中學順德校區疑似產出順德中考最高分,多名學生考入廣東實驗中學本部高中部的“南山班”和“省創新班”。
對于學校未來的發展,李欣表示,初心沒有變,做有溫度的教育,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未來,東灣實驗學校將繼續以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和個性化的優質教育服務贏得家長的信任和認可,學校也會越來越好!”
撰文:佛山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梁云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