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師范大學創建于1958年,前身是晉南師范專科學校,1964年升格為山西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山西師范大學,1990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山西省職業師范專科學校和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獨立建制)并入,2006年增列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21年從臨汾遷址太原。建校64年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本碩博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重點大學,是山西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重要基地,山西省“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山西省高等教育“1331
2024-04-16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改制為本科層次的獨立學院,由南京理工大學聯合社會力量舉辦。 南京理工大學是隸屬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建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重點大學,治學嚴謹,師資力量雄厚,學科門類齊全,辦學特色鮮明,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理工大學負責指導各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選派、推薦和審定各專業核心課程教師和教學質量監控。依托南京理工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和辦學優勢,紫金學院致力于培養“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大訊飛”)全資舉辦、安徽省教育廳主管的非營利性民辦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2003年6月設立的安徽工程科技學院(現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2012年4月,科大訊飛和安徽工程大學合作舉辦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并主導辦學;2016年4月,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學校位于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蕪湖市,占地面積12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37萬余平方米。
學校創建于1993年,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是一所非營利性民辦本科高校,也是上海市唯一一所進入全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大學。2019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2020年6月,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簡稱“中僑大學”),2022年5月學校成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占地542.4畝,校園環境怡人,目前在校生8000余人。學校愿景創辦成為中國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職業技術大學。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應對全球挑戰,培養“做人、做事、做學”的卓越產業人才為辦學使命,
阜陽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坐落在皖西北中心城市阜陽。這里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學院是2004年經教育部確認并招生的本科院校,2010年被授予“全國先進獨立學院”稱號,2012年經省學位辦審核確定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始獨立頒發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2021年學院轉設已經教育部公示完成,校名擬定為阜陽理工學院。 學院西湖新城校區毗鄰美麗的潁州西湖,東離主城區2.5km,西至西湖核心景區6km,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景色宜人。西湖新城校區占地1015畝,建筑面積49萬㎡,總投資43億元,規劃在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種作戰學院是一所特種作戰、情報偵察領域的高等教育院校,是全軍偵察特戰人才培養基地、全軍高中級狙擊手培訓中心、全軍軍事體育人才培訓中心、特種作戰理論和戰法訓法研創中心。 學院溯源于解放戰爭初期創建的冀熱遼軍政干部學校、解放戰爭末期創建的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第三分校和1978年開辦的國際關系學院偵察與特種作戰指揮專業,2017年7月,原特種作戰學院和桂林綜合訓練基地合并組建成為陸軍特種作戰學院。 截至2021年5月,學院橫跨廣西、廣東和湖南,在桂林、廣州、衡陽、株洲共設8個營區,有11個本
天津音樂學院前身是創辦于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1958年10月,中央音樂學院遷址北京留下部分師生員工,在該院原址成立了天津音樂學院(初名河北音樂學院,翌年更為現名)。首任院長為著名音樂教育家、理論家繆天瑞。1980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首批有權授予碩士學位和學士學位的院校。建校以來,先后有許勇三、董兼濟、陳振鐸、呂水深、王莘、王域平、宋國生等一批著名的專家教授在校任教。經過65年的建設,學校已經成為培養音樂、舞蹈、戲劇、影視專門人才的重要高等藝術教育學府。 學校分為南、北兩個校區。現設有音樂學、作曲、聲樂、民
(一)歷史沿革 海軍工程大學前身是經毛主席親自批準,于1949年11月建立的大連海軍學校機械系,首任校長是時任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1954年開始獨立辦學,更名為海軍機械學校,是建國后第一所正規的海軍軍事高等院校。1960年組建海軍工程學院,1961年接收原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海軍工程系部分專業,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9年從大連搬遷到武漢,1999年與原海軍電子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海軍工程大學,被確定為全軍五所綜合大學之一。2017年7月,經習主席親自批準,新調整組建的海軍工程大學成立,2018
抗戰烽火淬煉,兵工血脈浸潤。重慶理工大學誕生于1940年,前身是國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學校(對外化名“士繼公學”),曾是享譽國內的“兵工七子”之一,現為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 學校坐落于重慶市,共有花溪、兩江、楊家坪等3個校區,校舍建筑面積103萬平方米,擁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3萬余人。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團隊設計的花溪主校區建筑群婉約典雅,景觀山水交融,獲得教育部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獲評為“重慶市十佳園林式單位”“重慶冬季最美大學校園”等榮譽。 學校堅持立德樹
★ 國家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 ★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 全國就業力示范院校 ★ 國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國先進單位 ★ 自治區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 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電子商務、電移動通信技術實訓基地 ★ 自治區民航特有工種、通信行業工種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站 ★ 新疆通信行業、金融證劵行業、旅游酒店行業教育集團主體院校 ★ 全員住校準軍事化管理高校 新疆天山職業技術大學是在西部大開發戰略背景下, 于1993年由新疆醫科大學馬列教授創辦的全日制民辦職業技術大學,辦學初期以成人和自考高等教育為主;2004年
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創辦于2000年,由我國著名美術教育家、油畫家馬一平教授領銜舉辦,是四川省內開辦時間較早、專業設置齊全、辦學實力突出的綜合性美術學院,在國內已有較高的行業影響力和社會美譽度。2023年,為全力推動美術學院建設,占地990畝,校舍面積30.8萬平米,總投資39億元,被譽為“公園城市里的山水美院”的臨空經濟區校區美術學院全面建成,擁有了國內一流的校園環境和硬件條件。現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近4000人。 學院以“特色突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建設目標,以“民族靈魂、現代精神”為辦學理念
成都體育學院為原國家體育總局直屬的六所體育院校之一,現為四川省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院校,是國內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體育院校。學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區,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武侯祠。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與碩士研究生1300余人。學校環境優雅,基礎設施布局合理,體育訓練場館、教學科研與實驗儀器設備、圖書文獻保障和相關校舍等公共服務體系能較好滿足人才培養需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學校秉承“行健不息 積健為雄”的校訓,堅持“辦學傳統塑風格,改革創新聚活力,多元服務拓影響,內涵發展上臺階”的思路,淬
四川農業大學是一所以生物科技為特色,農業科技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現任黨委書記莊天慧教授、校長吳德教授。 辦學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前身是1906年創辦的四川通省農業學堂,此后歷經四川高等農業學校(1912年)、四川公立農業專門學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學農科學院(1927年)、四川省立農學院(1932年)、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5年)、四川大學農學院(1950年)等多個歷史發展階段。1956年四川大學
內蒙古醫科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國在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之一,學校前身為內蒙古醫學院,當時隸屬于國家衛生部,1958年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理。2012年,更名為內蒙古醫科大學。2017年,成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67年來,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10萬余名,為自治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科技創新、文化傳承、民族團結、邊疆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一所具有區域特色的多科性醫科大學。 學校坐落于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設有金山校區(主校區)、新華校區、錫林校區及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是經教育部(教發函〔2006〕81號)批準,將西南財經大學的涪江校區進行整體置換,并完整繼承了原西南財經大學電子商務學院的全部師資和管理隊伍、辦學理念、圖書資料、教學設備、校園建筑及生活設施等而設立的獨立學院。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學校先后獲得“中國最具辦學特色獨立學院”、“亞太區最具發展潛力品牌院校”、“中國設計教育成果獎”、“21世紀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示范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先進學校”、“十大民辦獨立學院”、“亞太十大教育創新示范基地”、“最具就業競爭力本科院校”、“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
黃河科技學院創辦于1984年,校本部位于河南省鄭州市,是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的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先后成為全國第一所民辦普通專科學校、全國第一所建立黨委的民辦高校、全國第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高校。2008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組稱“震驚、震撼”。2018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被專家組贊譽“情懷大、格局大、手筆大、作為大”。2021年,學校獲批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入選河南省“十四五”時期重點建設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高校。學校發展史被聯合
新余學院坐落于江西省新型工業城市——新余市。新余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1930年,毛澤東同志在新余羅坊留下光輝著作《興國調查》。 新余學院是一所與新余共生共榮的新興高校。新余1960年設市,1963年撤市,1983年復市,全市人口120萬,面積3178平方公里。新余學院是應新余市發展需求而誕生、與新余市共生共榮共成長的高校。1983年新余正式復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余學院的前身——新余職業大學于1985年應運而生。1992年6月,更名為新余高等專科學
學院概況 中央美術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校。現設有中國畫與書法學院、油畫系、版畫系、雕塑系、壁畫系、造型學科基礎部、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人文學院、設計學院、建筑學院、城市設計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修復學院十五個專業院系,并設有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附屬中等美術學校。學院每年招收中專生(附中)、專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類進修生。學院現有各類在校生7556人,其中:本科生4136人,碩士研究生1366人,博士研究生
防災科技學院隸屬于中國地震局,是全國僅有的以防災減災救災高等教育為主、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9200余人。2021年2月,應急管理部黨委決定合并華北科技學院和防災科技學院籌建應急管理大學。 學校立足防災減災行業,面向應急管理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體,碩士研究生教育、成人學歷教育、行業培訓等多層次、多類型并存的現代辦學體系。學校構建了涵蓋自然災害成因機理、發生發展、防災減災措施、應急救援處置、災后恢復重建等全過
優質教學 澳大設有人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健康科學學院、法學院、科技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榮譽學院,以及研究生院和持續進修中心。研究機構設有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中華醫藥研究院、協同創新研究院、微電子研究院、亞太經濟與管理研究所,以及澳門研究中心。 現有學生逾12,500人,本科教育推行融合專業、通識、研習及社群教育的“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教學模式。課程採學分制、書院制,開辦學士、碩士、博士等逾100個學位課程,涵蓋文學、語言、工商管理、市場學、會計學、金融學、國際綜合度假村
楊冪正式公布喜訊已懷上二胎,預產期11月,劉愷威微博證實!
2023-01-12
2022年上海電費多少?附計算方法和階梯電價標準
2022-12-30
世界城市gdp排名2022最新排名 2021年度全球城市GD
2022-11-29
英國大學排名一覽表(2023QS世界排名英國大學前50名)
2023-01-30
80后退休年齡一覽表2022最新(退休年齡的規定以及延遲退休
2022-12-08
聯系郵箱:000000@qq.com渝ICP備2022007449號-7
CopyRight 2019-2025 www.freshsetoftrack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留學之路 版權所有 起步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