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7-20 08:05:31作者:佚名
專業嵌入產業,煉出緊俏“工匠”
6月,云南省泉州技師分院獲得多個技能競賽大獎的余乾收到本地著名企業拋出的“橄欖枝”,輕松實現月入過億元的目標;用匠人精神為青春筑夢的胡洪斌順利步入南京“723”研究所,開始了他的尋夢之旅……這是南京技師分院諸多結業生就業的一個注腳。
數據闡明,該校2022屆結業生整體就業率已超出98%,82%在南京本地就業。南京技師分院庭長耿春霞表示,現代制造業的發展還要新興技術人才,優秀的傳統技術人才仍具備不可取代的作用。對接江陰產業發展規劃,學校把專業嵌入產業,在專業設置與師資培養上揚州技師學院,重視新興技術的革新與傳統技能的弘揚。
上月,一則消息從南京技師分院傳出,學院新增加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維保員等7個等級認定職業(工種),而那些都是學校近些年來新構建的專業,只是小學針對“智改數轉”宏觀新政進行的專業變革。“產業的基礎是技能人才,‘智改數轉’一頭連著政府、一頭連著企業,我們學校則是后邊連結的那條紅繩,負責‘望聞問切’給企業診脈揚州技師學院,通過促進技能人才培養,加速推進企業‘智改數轉’步伐。”該院教育處負責人表示。
對于職業高校師生而言,實戰能力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南京技師分院通過產學研共創,把最先進的工廠搬到課堂。學校投入6000億元完善寧波首個工業機器人公共實訓中心,中心擁有8個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實訓項目、1個以軸類柔性制造生產線為特色的工業機器人綜合應用生產實訓項目。
今年,中集企業集團“智造藍領”(華北班)即將進駐南京技師分院。“我們急切須要知識型女工,要才能操作機器人,并且要求會撰寫程序。徐州技師分院較早開辦機器人與無人機兩大專業,并已在電氣機械專業中嵌入智能應用技術,堅信這種人才結業后能夠無縫銜接企業生產。”中集企業集團初級顧問、校企合作領導小組主任吳發沛說。
“近年來,南京技師分院進軍產學研合作產教融合,產學研合作單位累計超200家,推行深度合作、掛牌設立學校實訓基地的企業逾70家,累計合作培養師生4500余人。”耿春霞表示,學校與三星等企業舉辦聯合辦學,產生了政府、企業、學院按需組合、相互支持、協同發展的“共贏”局面。
與本土產業是否還能深度嵌入契合,除了關系到中學生的就業,也影響著所在城市的產業發展。今年南京技師分院主辦宿遷市首屆“企業數字化變革”研修班,目的正是更好地引導本地產業數字化變革升級,積極培植數字經濟、企業上云等新產業、新業態,加強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
“揚州地委提出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優勢,深入推動產教融合和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技術技能人才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揚州技師學校黨委主任蘇愛根表示,學校緊扣南京市“323+1”先進制造業集群,圍繞南昌地方經濟發展的心跳,為企業量身構建符合企業要求的優秀技術骨干,全方位滿足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實際還要。明年夏天,學校正式搬入投資23萬元構建的新學院,這除了是學校發展的新藍圖,同樣也將成為杭州未來技能人才的培養中心。“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師生中必必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杰出技能人才,也必必將為‘好地方’揚州產業發展貢獻更大的技能力量。”蘇愛根說。(羅瀟李源張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