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0 16:40:04作者:佚名
歡迎全國各地的考生閱讀本文。 你們都可以成為成都大學的一員。 這篇文章會帶你過一遍你最想了解的部分,只講你最關心的部分。 我將從學校和學生兩個角度介紹成都大學。
一:招生計劃:
1.成都大學招生信息網--招生總體方案//.aspx
2、總體來看,四川省招生計劃減少129個,省外部分招生計劃有所增加,如河北、山西等。
2:新招生專業:
1.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學院)、
2.舞蹈表演(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3、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分拆成立新成立的計算機學院,未來將與新華三IT集團密切合作)
三:新增招生地區:
1. 天津 2. 北京 3. 湖北 4. 上海
(新招生地區沒有往年數據,請謹慎!參考其他省份的招生情況。例如青海、吉林是去年首次招生的省份。注意,可能不是也可以參考以上省份同級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四:無省份招收文化類學生(僅招收藝術體育類專業或中外合作專業):
1. 上海 2. 山東
五:學校具有比較優勢的專業:
1.旅游管理(雙千計劃國家專業)
2.藥學(依托四川抗菌研究所將成為學校獲得的第一個博士點)
3.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食品科學與工程、自動化(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
4.臨床醫學、軟件工程(即將接受教育部專業認證評估)
5.國家級專業:動畫(國內排名前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視覺傳達設計
6、雙千計劃——省級一流專業建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動畫、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軟件工程、學前教育、土木工程、會計、法律、泰語、體育。
7、師資培訓專業此前是由成都當地幾所師范學校合并而來。 在成都學前、小學教育界有著深厚的基礎,并依托其建設了成都大學附屬幼兒園、小學。
八、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得到了學校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明年將建設高標準新校區。 成都大學生合唱團也是由成都大學的老師管理的。 它有一個很好的平臺,近年來引進了很多藝術界的大牌。 (于軍健、彭吉祥等),可以說他們想成為一流的藝術系。
9.醫學專科附屬附屬醫院(三級甲等)
———————————————————————
從學生的角度介紹學校(純屬提供信息,僅介紹與學生經歷相關的方面)
1、住宿:
(1)目前有四人間(床+桌子)和六人間。 開學前,學校將根據專業分配學生。 一般停留四年直至畢業。六人間1000/年四人間1200/年
(2)六人間在老區,位置稍微方便(快遞、地鐵站、老區教學樓上課)
(3)四人房在新區,設施較新,距離新圖書館和綜合樓較近。
(4)長期:四人間將在全校范圍內普及(至于多久,目前還沒有確定日期,可能是2021年大運會之后的學期),因為大運村已經新建了4000多間宿舍并改造了2500多間舊宿舍(新區宿舍),學校目前共有宿舍4973間,相當于容量增加了一倍。 不確定因素有:學校計劃未來擴招至4萬名學生。
(5)官網文字:隨著大運村建設完成,學校將擁有學生宿舍20間,預計2021年秋季學期可容納3萬人。隨著大運村的進一步改造升級,未來本科生4人/室留學之路,研究生2人/室。
(6)空調:去年安裝完畢,宿舍自己交電費(開久了電費有點蛋疼)
(7)獨立衛生間:有。分時段供應熱水:早晚有熱水房、自助洗衣機、自助售貨機、自助打印機。
(8)校外住宿政策:學校此前已放開,新生可以申請校外住宿(校外單間價格約為每月600左右)。 具體政策以學校通知為準。 此外,長假期間的校內住宿申請也已開放。
(9)收費收費:在自助機上操作,響應速度很快,充電后很快就會來電。 水費一般不充值,也不能用完。 熱水充值(浴缸、淋浴):操作支付寶到學生公寓大廳或自助機進行驗證,或手動充值。
(10)有門禁,晚上11點前必須返回宿舍。
地理位置及出行:
1、成都東三環邊上,校門正對面:萬畝青龍湖濕地公園(飯后散步、周末騎行、情侶聊天的絕佳去處) 。
2.學校門口有直達洛帶古鎮(客家文化)的公交車。 沒事的話可以去散步。
3.! ! 重點是它位于成都地鐵四號線的兩個地鐵站:成都大學站和明殊王陵站。
(1)到成都火車東站20分鐘,到萬象城20分鐘,到春熙路30分鐘,到寬窄巷子30分鐘,到東郊記憶約40分鐘(8號線開通后會更快)
4、學校周邊不是很繁華,市容市貌一般。 購物時通常去春熙路或萬象城。 趁著大運會,學校周邊的城市也在整治,應該會有大的改善。
5、校內出行有小白龍(公共觀光車1元/次,可到達學校主要地標)、共享自行車、共享電動助力車。
學習:
1.圖書館:新圖書館已裝修完畢。 2-8層可用于學習。 基本上在期末審核期間隨時都可以找到位置。 空調給力,桌面電源正在陸續安裝,WiFi信號強(綜合樓遠方都能收到圖書館WiFi)
2、空教室(推薦綜合樓新建教室,每個教室均配有空調,期末也開放自習。)
3. 7教學(學校專門開發的考研復習圣地)
4、宿舍自習室:每棟宿舍樓均設有自習室。
5、宿舍:因人而異。
6、有嚴格按照教材、認真上課的老師。 招聘的青年教師基本都是著名大學的博士和海歸。 他們能教好本科生,有較強的責任感。
7、期末上課突然玩手機的,上課搶前排,下課主動向老師請教的,熱衷活動的,就看你想要什么了。 如果受環境影響較大,建議在校外租房子,避免被困在宿舍。 同化。
8、全省近90%的學生成績達到一線以上。 學生素質不斷提高,學習氛圍和考研氛圍不斷深化。
9、入學后,有一個“張蘭學院”的選拔過程。 一般來說,這個學院聚集了每一批學生中最優秀的,學校提供資源(配備導師、專用教室、獎學金、通識課程)。 重要的是卓越。 氣氛! 每個班招收學生120人左右,有淘汰機制,這將有利于理工科、商科專業的學生。
10、張蘭學院推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都大學教務處,探索拔尖人才培養機制。 立足學校學科專業發展優勢,重點建設新工科、新文科、新醫學三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班,推進“書院制”,進一步強化“三制”四個現代化”。 未來五年,張蘭學院每班招生規模約為150人; 加大考研和國際化力度,平均考研率達到80%; 論文、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獲得率將提高80%左右; 英語六級、雅思/托福五年平均通過率約90%; 國內外交流、游學等項目達到30%。 (比如工科專業,你的導師可能會帶領你做項目,提高你的本科科研水平,這對考研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0.學校目前沒有研究生資格。 擁有藥學、工商管理2個學術型碩士專業,7個專業碩士專業(會計學、藝術學、新聞與傳播學、教育學、材料與化學工程、農學)。 近期,學校將申報多個碩士專業:力學、材料、生物、藝術等。
11、學校整體鼓勵考研。 在課程方面,一般沒有高年級學生需要在課堂上學習的課程。
餐飲:學校有5個食堂
1.地處四川,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食物都是辣的。 還有很多其他口味。 來自不吃辛辣食物地區的考生無需擔心飲食習慣。
2.吳食堂裝修不錯,味道也不錯。 住在老區,平時去五食堂的次數比較少,因為距離比較遠。 一般情況下,我都會去食堂。 一樓是學校負擔得起的。 二樓比較簡約,味道不錯,但價格稍高。
3、因大運村建設,美食街被取締。 后門新開了一個小吃區。 后門是校外餐飲區:雞鍋、火鍋、烤串、中餐等。
4、成都不缺美食。 閑暇之余,您可以去市區尋找成都美食。
城市及學校:
1、學校直屬成都市政府管理(俗稱親生子)。 成都市舉辦大型活動、會議時,將優先在成都招募志愿者。 這是城市帶來的福利,比如“世界孔子學院大會”、“世界警察大會”、“聯合國城市論壇”等,所有普通學生都可以報名擔任這些活動的志愿者。
2.學校整體還是考慮學生的感受。 參考成大花園事件和運營商壟斷事件。 當然,也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搬宿舍)的通病,學校領導也比較和善。
3、學校設有學生事務服務大廳(類似于政務大廳),很多問題可以在這里一站式辦理。 比如成績單、入學證明、住宿證明可以自己打印,如果忘記教務系統密碼可以手動重置等等,總體來說還是很方便的。
4、過去,由于大運村建設,曾多次停水停電。 現在大運村快竣工了,情況好多了。 還有專項資金改善校園景觀,學校變得越來越漂亮。
5、學校地處低洼地段。 夏天下大雨的時候,學校里就能看到大海。
學校級別:
1、辦學經費逐年增加。 最新2020年成都大學財政預算20.45億元(四川省經費規模僅次于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2、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視察學校,明確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建設“有特色、國內一流的應用型城市大學”; “541”工程啟動:占地5000畝、學生4萬人、百強大學。
3、我校在2020年蘭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266位,較上年上升96位成都大學教務處,近三年上升184位。 在艾瑞中國校友會大學排名中,成都大學位列第277位,較上年上升124位,近三年上升164位。 學校在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兩項排名中均進入全國大學前300名。
4.藥學學科首次進入中國高水平學科,排名全國第35位、四川省第2位。
5、13個專業入選第一批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雙千計劃”,其中國家一流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12個。
6、校長王清源教授成為有效院士候選人。
7. 努力創建博士點:藥學、藝術理論、食品科學工程
8、2018年,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引進一批高端人才,聘請范陽、黃宏、沈培儀為各專業學院特聘院長,聘請蔣麗娜、盧宏偉、彭吉祥。
9、學校在自然出版集團發布的2018年自然指數中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187位。
10、成都大學與成都市經濟信息中心(成都經濟發展研究院)、市委黨校、市審計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1、學校擬以深圳大學為學習樣板。 學校將符合博士點建設要求的科研指標作為近期目標; 力爭到2025年科研水平進入全國大學前100名,1-2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前1%; 長遠發展目標是對標深圳大學,顯著提升科研實力,推動學校2025年至2035年、2035年至本世紀中葉戰略目標的實現。
12、遠期規劃:力爭2025年學校科研經費12億元以上; 與世界一流大學、科研機構、成都友好城市大學共建聯合科研平臺,力爭到2025年建立國家級科研平臺3個左右,省部級平臺20個左右; 力爭獲得國家級政府獎勵(含參與)2-3項; 以第一單位獲得省部級一等獎3-5項。 ESI論文2000余篇,其中高被引論文不少于200篇。
13、學校省外收分持續上升,部分省份已將我校納入一級招生。
14.大運村! 成都市政府將決定在成都大學建設大運村,并以此為契機增強成都大學的辦學實力。 成都市耗資43億元建設的大運村將在大運會結束后無償劃撥給成都大學,以提高學校的硬件水平。
以下數據為近三年各省份的錄取分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