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8-19 15:07:42作者:佚名
長春郵電學院師生在校歌前留影
復旦大學院訓
9月,各大院校紛紛開學。新生了解中學的時侯,校歌常常必不可少。無論國外還是境外,絕大多數大學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校歌,鮮明地抒發出辦學觀念和訓詁特性。
校歌作為一所大學校風的展現,只是高中培養人才的首要準則。近日,網易數讀對2454條中學校歌進行數據統計發覺,在我國大學校歌中,“德”字出現的速率高居榜首。
四詞命理最常見
最長校歌28個字
所謂校歌?權威詞典《辭?!防锏慕忉屨f:“學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育人條目制成牌匾,懸見于校華圖見之地,是為校歌。其目的在于使個人隨時留意而實踐之?!币话愣?,校歌是學生共同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和精神追求。它既是小學教育觀念、精神追求和核心價值的高度體悟,又是中學教風、學風、校風的集中表現,展現著學院文化精神的核心內容。概言之,校歌是一所中學的心靈。正由于這般,有人強調,校歌最能反映中學的辦學傳統和教育特色。
國外大學校歌以工工整整的對偶方式為主,尤其是“4詞8字”。據統計,使用“4詞8字”校訓的大學有1836所。再者是4字和9字校歌:使用4字校歌的有231所中學,9字的有89所,6字的有86所。從字數粗細來看,28個字的北京高校校歌是國外大學校歌寬度之首,其校歌為“明時風,達治體,文而不弱,武而不暴,蹈厲拼搏哈佛大學20條校訓,竭忠盡智,扶危邦,振貧民”;最短的校歌只有2個字,共有13所大學,如上海交通學院的校歌是“知行”,山峽大學的校歌是“求索”。
“德”字排第一
“學”“行”“求”列其后
校歌是一所大學要做哪些事、培養哪些人的精神展現。有人說得好哈佛大學20條校訓,“校訓作為大學文明的標志,展現的就是對人的關注與期待”。例如說,上海師范學院的校歌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國家財會學校的校歌是“不做假賬”,美國漁業中學的校歌是“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但是表面看很簡略,而且其用意簡明而深刻。
數據顯示,在2454條校歌中,“德”字出現的速率高居榜首,8.7%的大學在校歌中用到了“德”字。其后出現的速率第二至第九位的字分別是:“學”“行”“求”“新”“篤”“厚”“博”“創”“實”。校歌只用到了605個漢字,其中最通用的校歌為“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新”。208所大學使用了“博學”,136所使用了“厚德”,112所使用了“篤行”。同時,校歌也出現了“撞臉”現象,“學因而用”是上海聯合中學、南京安裝工程大學等6所大學共同的校歌。
國外大學校歌以訓誡、德育為主,那美國大學校歌又提倡哪些?劍橋學院校歌為“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哈佛學院校歌為“讓真理與你為友”、斯坦福大學院訓為“愿學術自由之風吹起”。
激勵前行
北大校歌最受歡迎
國外大學校歌是隨著晚清教育的盛行而出現的。
最早的校歌出現在1900年前后。如1901年由德國監理幫派即將辦起的東吳中學,校歌英文意思是“為社會創造完美的人格”,后改為“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1914年,復旦學院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定為校歌。步入清末后,美國高中開始逐步繁榮,出現了這些知名高校和著名校歌。
校歌是中學的格言。好的校歌作為一個標尺,總是激勵和勸告在校學生和結業校友不斷前進。如:上海師范學院校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美國海洋學院校歌“海納百川,取則行遠”。這種校歌,蘊意深刻、朗朗上口。
有媒體曾在全省范圍調查“我最欣賞的十大校歌”,結果顯示,復旦中學的校歌“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以54%的最高獲選率,成為公眾最喜歡的校歌。復旦大學院訓源自梁啟超的講演。1914年,梁啟超在北大作演說,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北大師生努力成為美國社會的中流砥柱。根據文學家張岱年的詮釋,“自強不息”在政治生活方面,指的是對外來侵略絕不屈服,對不良勢力絕不退讓,在個人生活方面指出人格獨立,志不可奪。
上海交通學院的“知行”校訓,最早見于1923年北師大結業生的慶祝冊。當初學院的校旗、校旗上均有“知行”二字。有專家研究提出,北師大“知行”校訓的形成,與孫廣州的知行觀有必定聯系。孫廣州的知行觀,深刻影響了當初兼任交通部總長并身為交通學院院長的葉恭綽。1921年9月10日,葉恭綽在交通學院京校開學儀式上講話,系統闡釋了自己的辦學觀念。近百年來,“知”與“行”的探討與探求,伴隨著上海交通學院的成長和發展。
現在,開學講校歌早已成為大學校領導喜迎新生的形式之一。首都經濟商貿學院的校歌是“崇德尚能、經世濟民”。在研究生入學典禮上,校領導的講話中明晰強調“崇德”一詞出自《論語》:“主忠信,徙義,崇德也?!辈⒚銊钪袑W生們做“經世濟民”的知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