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7-12 22:02:03作者:佚名
自由式摔跤 導讀:我根據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關于《自由式摔跤》的內容,具體內容:摔跤(),可解釋為摔倒在地上、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兩運動員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下面是我專門為... 摔跤(),可解釋為摔倒在地上、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摔跤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兩運動員徒手相搏,按一定的規則,以各種技術、技巧和方法摔倒對手。下面是我專門為您整理好的:的介紹。18 世紀末,另一種更加自由的摔跤形式風靡了整個英國和美國。這種,被稱為"想抓哪就抓哪"的運動,而且在這兩個國家里成為了人們在集市和節日里常見的節目,甚至成為流行的娛樂職業。 中文名:自由式角力外文名: 時 間:18 世紀末19 世紀初興起國家:歐美國家 起源 比賽時可以手足并用,可以抱頭、頸、軀干、上下肢、纏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許抓衣服,不許使用反關節和窒息動作。將對手摔倒后使其雙肩觸及墊子者為勝,如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出現這種情況,則按兩個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1904 年,在圣路易第 3 屆奧運會上,增添了一項摔跤項目,名為""。允許選手用腿來壓迫、挑起和絆倒對手,也允許扭抱對手腰部以上或腰部以下的部位。在最初的比賽中,選手們不分級別都在一起參加比賽,這樣體重較重的就占有一定優勢,比賽中經常出現大塊頭輕 松戰勝體重較輕的選手的場面,比賽呈現一邊倒的局面。此后,摔跤比賽開始按體重分級別進行。 2004 年第 28 屆奧運會設男子自由式 54 公斤、58 公斤、63 公斤、69 公斤、76 公斤、85 公斤、97 公斤、130 公斤級;古典式 54 公斤、58 公斤、63 公斤、69 公斤、76 公斤、85 公斤、97 公斤、130 公斤級 16 個項目,共 320 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其中古典式、自由式各160 人。 雖然可以使用腿進攻,但不可以使用剪刀腿。 規則 與希臘羅馬式摔跤近似。從站立開始,可以握抱頭頸、軀干、上下肢,可以用腿使絆,但不許抓摔跤服,不許使用反關節 和窒息動作,直至將對方摔到兩肩著地為止。于 18 世紀末 19 世紀初在歐美各國興起,最后在英國定型。從 1904 年的第 3 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1950 年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決定舉行世界希臘羅馬式摔跤和冠軍賽或錦標賽。美國的有優良的傳統,其特點是力量大、耐力好。土耳其的具有民族傳統,多以體力好取勝。蘇聯、保加利亞運動員技術精湛。伊朗、日本、蒙古、朝鮮等國的運動員動作靈活、技巧性強。技術除了包括希臘羅馬式摔跤技術外自由式摔跤,還有用手臂握抱對方下肢的動作和用腿使絆的方法。站立摔時,抱住對方一腿或兩腿,把對方摔倒的方法是現代站立技術的主要攻守方法。握抱對方的頭頸、軀干或四肢后,用腿腳勾絆對方腿腳的摔法很多,例如握臂抱腿里勾。還有在跪撐中手腳并用的騎纏,是應用最多的、威脅性最大的進攻方法。 分級分組細則過去比賽不分級別,自 1904 年第 3 屆奧運會比賽開始,按體重分級。現在不僅按體重分級,而且還按年齡分組:兒童組(13~14 歲)和少年組(15~16 歲)分為 13 級,青少年組(17~18 歲),青年組(17~20 歲)和成人組(19 歲和 19 歲以上)分為 10 級。青年組和成人組的體重級別是 48 公斤級、52 公斤級、57 公斤級、62 公斤級、68 公斤級、74 公斤級、82 公斤級、90 公斤級、100 公斤級、100 公斤以上級。
1920 年,在比利時舉行的第 7 屆奧運會上,開始有比賽時間的限制。現在一場比賽分兩局,每局 3分鐘,兩局之間休息 1 分鐘。少年和兒童組每局 2 分鐘。 比賽場地 正式比賽在不超過 110 厘米高的臺上進行。臺上鋪有 12 米×12 米的海綿墊子,墊厚 8~10 厘米。墊子中央畫出直徑 7 米的圓圈為比賽區,比賽區的中心畫有直徑 1 米的紅色圓圈,在比賽區外有 1 米寬的紅色消極區。在消極區外有 1.5 米的保護區。運動員穿紅色或藍色的摔跤服及高腰軟底的摔跤鞋。 裁判細則 每場比賽有 3 名裁判員,場上裁判員身穿白色服裝,左臂戴紅袖章,右臂戴藍袖章,在場上執行裁判任務,并評定分數和宣布勝負。側面裁判員及裁判長分別坐于臺上相對的兩側,負責評定和記錄分數。 比賽時,一方運動員使對方的兩個肩胛骨同時著地,并有明顯的停頓時間(1 秒鐘),即判為獲得兩肩著地的勝利,該場比賽就此結束。如果比賽沒有出現"兩肩著地",則根據雙方運動員使用的進攻方法評定分數,得分多者為勝,每個進攻方法根據其質量和效果可以評為 1 分、2 分或 4 分。運 動員為了逃避戰斗,只防守不進攻,故意拖延比賽時間謂之"消極"。
站立摔時,運動員踏入消極區,要自動退回比賽區,否則判為"消極"。比賽雙方一只腳踏入保護區,應立即中止比賽。運動員表現消極時,裁判員應提醒。如果提醒無效、繼續消極,則罰跪撐(消極運動員做跪撐,另一名運動員做進攻姿勢,但兩手掌要張開平放在下邊運動員的背上,待裁判員鳴笛后自由式摔跤,雙方均可進攻或反攻)。如果仍消極,則令其起立,如果再消極則取消其該場比賽資格。 比賽禁忌 比賽時,不許擊打對方,不許用手、肘、膝、頭撞擊或用腳蹬踹對方,也不許抓衣服或揪頭發,不許按壓對方眉口之間的面部或咽喉,不許使用反關節動作。 比賽分為預賽和決賽。預賽按抽簽排列順序,單號為 A 組、雙號為 B 組,每輪的小號同最近的大號比賽,輸兩場即被淘汰。小組名次按獲得場次分多少而定。每組前 3 名參加決賽:每組第 1 名爭奪決賽 1、2名,以此類推。 發展 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競技體育運動,希臘、埃及、中國以及日本等國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記 載。古代奧運會在公元前 776 年誕生之時,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項比賽,而且一直是歷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現代摔跤運動起源于希臘,古希臘人非常崇尚摔跤運動。相傳,神話中的 英雄捷謝伊——雅典民主奠基人,從雅典女神那里學來了摔跤規則,從而發展了摔跤運動。
當時有人這樣說:"摔跤是最完善、最全面、最協調 的一項運動,它是全部體育運動的結晶。"當時希臘有許多著名的哲學家、詩人和軍事將領都是摔跤手,如古希臘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就是當時的摔跤名將。 在奧運會中占有重要比重的摔跤項目,分為古典式和自由式兩個跤種,又統稱國際式摔跤。1912 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第 5 屆現代奧運會時,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FILA)正式成立。根據該會章程規定,古典式摔跤、被列為國際比賽項目。國際摔聯的成立極大地推動了古典式摔跤、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使摔跤運動在五大洲得以蓬勃發展。迄今為止,國際摔聯擁有 153 個會員協會。分布的情況是:亞洲 33 個,歐洲 45 個,非洲34 個,美洲 28 個,大洋洲 13 個。國際摔聯管理和負責古典式、的所有賽事。在古典式摔跤興起的年代,歐洲又出現了另一種摔跤——。這種摔跤與古典式摔跤基本相同,差異之處在于選手可以用手臂抱對手的下肢,還可以用腿絆,其技術比古典式更為豐富。19 世紀,英國人制定了較為明確的規則,所以最后定型于英國。女子摔跤的起源、沿革 隨著奧運會在全球范圍內影響的不斷擴大,以及體育運動本身所體現的公平、公正、頑強、拼搏的特征,女子體育運動在這一領域不斷地擴大和發展。
過去被視為女子運動禁區的許多項目,相繼得以開展,女子摔跤便是其中之一。1984 年國際業余摔跤聯合會(FILA)承認女子摔跤運動。但女子摔跤只設立自由式一項,其規則幾乎和男子一樣。1989 年 8 月,在瑞士舉辦了第 1 屆世界女子摔跤錦標賽。從此以后,女子摔跤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錦標賽。 硬件設施 比賽場地圖示在奧運會比賽中,必須使用國際摔聯認可的摔跤墊。墊上有直徑 9米的圓圈,沿 9 米圈內有 1 米寬的紅色區帶,該區域也是比賽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圈外由 1.5 米寬的邊緣區所包圍。正式比賽所用墊子如后圖所示。下列幾個部分構成摔跤墊子的不同區域:——中心的紅色圓圈為摔跤墊中心區(直徑 1 米),是比賽開始、比賽結束和裁判員宣布勝負的地點。——紅色帶以內的區域(直徑 7 米)稱為中心比賽區。——紅色帶區域(寬 1 米)稱為紅色區,屬于比賽區邊緣地帶,出紅圈就被視為出界。——紅色帶以外的邊緣區(寬 1.5 米)稱為保護區。比賽時,將墊子放置在搭制的臺子上,但臺子的高度不得超過 1.1 米。禁止使用柱子和繩子。如果臺子上的墊子以外的自由空間寬度未超過 2 米,臺子四周的邊要搭成 45 度斜角。
自由空間的顏色應使用不同于墊子的顏色,要用柔軟的物體覆蓋并仔細的固定在臺面上。此外,摔跤墊對角區域的顏色應用與運動員摔跤服顏色一致的紅、藍兩色清晰標明。為保證比賽正常進行,摔跤墊應放置在四周寬闊無障礙的地方。 比賽器材 奧運會摔跤比賽器材奧動會摔跤比賽器材有電子計時記分牌、銅鑼、秒表、打分牌、提醒球(拋擲物)、雙音哨、磅秤等。 比賽摔跤服 運動員必須穿著國際摔聯認可的紅色或藍色連體摔跤服上場比賽。摔跤服胸前印有所代表國家或地區的徽記,背后印有最大尺寸為 10 厘米×10厘米的國家或地區名稱縮寫。運動員摔跤服上不得印有其他國家/地區的徽記或名稱縮寫。允許使用無金屬部件的薄形護膝。運動員比賽時必須攜 帶一塊手帕,在開賽前向場上裁判員出示并接受檢查。 服裝上的廣告 除采用國際奧委會規定的服裝外,運動員可以穿腿部或后背下部印有贊助商名字的摔跤服。贊助商的名字同時還可出現在運動員所穿浴袍的背部或衣袖部位。贊助商的字母和標記高度不能超過位 6 厘米。 護 耳 運動員佩戴的護耳必須經過國際摔聯批準,不得含有金屬器件或硬質外殼。裁判員可要求頭發過長的運動員佩戴護耳。
跤 鞋 運動員必須穿緊固踝關節的摔跤鞋。禁止使用有鞋跟、鞋釘、鞋扣及金屬材料的摔跤鞋。摔跤鞋可以沒有鞋帶,有鞋帶的摔跤鞋應用膠帶包裹起來,避免鞋帶在比賽中松散。每位參賽運動員應自備膠帶并保證在出場之前將鞋帶固定好。 觀賽禮儀 (1)為了賽場安全,觀眾不得妨礙或拒絕配合賽場的安檢工作。 (2)在觀看比賽時,不要把自己當成是專家,對比賽形勢和隊員表現指指點點、喋喋不休,影響他人觀賽。對運動員和裁判員的表現不滿意便亂喊謾罵,這是對運動員和裁判員的不尊重。 (3)加油助威時,要使用文明的語言,同時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激動就出言不遜。看摔跤比賽時,首先要了解規則,可以通過裁判的手勢盡快投入觀看比賽。 (4)服裝儀容要整潔,不能光膀子。帶進場館的食品包裝、紙殼等等, 放到指定的垃圾箱,或看完比賽后打包帶出場館,妥善處理。 (5)摔跤比賽都在室內進行,所以場館內不允許吸煙;手機要關機或設置在振動、靜音狀態。 (6)有的觀眾喜歡在看比賽時起身張望,或揮大旗,這些行為會影響后面的觀眾。 (7)在介紹運動員的時候,觀眾應該給予掌聲鼓勵。 (8)在升比賽雙方的國旗、奏其國歌時,應該莊嚴肅靜,全體起立。觀看摔跤比賽的限制并不是很嚴格,很多時候觀眾和場上運動員會有互動,這也是摔跤運動特殊的魅力。我們是東道主,又是有著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國,堂堂中華,禮儀之邦,在觀看比賽的同時,要知道你并不只是一名普通的觀眾,你的言行、舉止代表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