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2-19 19:07:46作者:佚名
會計行業的納稅內容種類繁雜,須要會計人員全面把握,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估算是會計人員處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明天考呀呀會計網校就來給你們分享如何理解應納稅所得額的估算吧。
哪些是應納稅所得額?
按照我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值,減除不課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交納以及容許填補的原先年度巨虧后的余額第一考試網,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稅額的區別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根據,而應納稅額是納稅人按照稅法對適用稅率的要求,按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定比列(稅率),向國家收取的稅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的估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有兩種估算公式應納所得稅額,分別是直接法和間接法。
1、直接法:應納稅所得額=收入支出-不收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交納-曾經年度巨虧
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收入總值,減除不收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交納以及容許填補的原先年度巨虧后的余額應納所得稅額,為該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2、間接法:應納稅所得額=會計收益支出±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會計收益支出加(或減)根據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即為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稅法規定調整的項目金額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的財務會計處理和稅收法律規定不一致的應給以調整的金額;二是企業按稅法規定準予交納的稅收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