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2-21 10:09:21作者:佚名
距離2019年全省中考還有兩個多月,絕大多數的考生,都處在沖刺階段。其中就有一些考生,在密切關注自主招生考試的最新動向。依照教育部陽光中考信息公開平臺的程序要求,每年3月末,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院校將公布招生簡章。
3月28日高校自主招生,復旦學院官微公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高校自主招生,引起了你們的熱議。有網友發覺,去年復旦學院的自主招生只保留了理工科,經濟、金融與管理類和文理通識類;與今年相比,人文與社會類、法學類等工科專業被取消了。有人以為,工科生就此被復旦學院自主招生拒之門外。
對此,復旦學院招生辦回應稱:取消工科專業屬于誤解,其自主招生的目標是選拔具備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方向特長及創新潛質的中學生,其中許多專業類,例如建筑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文理通識類等都是文理兼招,符合條件的工科、理科考生都可申請。同時,工科考生還可以報考清華學院的“領軍計劃”。復旦學院的“領軍計劃”與自主招生一樣,是院校選拔優秀人才的一種特殊招生形式,通過考評選拔給與考生降分錄取的讓利。這個計劃中,考生可以選擇到北大任何專業。
不過,類似的事情不止發生在北大,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學院、廈門學院、中山學院、重慶學院等多所院校都取消了部份文史類專業,或是在招生計劃中縮減相關工科專業的招生數目。據悉,從多所院校早已公布的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來看,還有好多其他變化——
名額壓縮
去年,全省共90所試點院校有自主招生資格,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省招生,13所院校只在本省(區、市)自主招生。對比今年,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不少院校都對自主招生名額進行了壓縮。
例如坐落廣州的中國地質學院去年自主招生計劃為110人,相比今年的225人,增長了一半多;佛山學院去年計劃自主招生人數較今年跌幅同樣過半。據悉,清華和北大都沒有公布具體的計劃招收人數,但也都指出“寧缺毋濫”。
加分項更嚴格
據悉,你們還有一個顯著體會是門檻高了,讓利新政愈加嚴格。其中,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大賽成為不少院校的“標配”。而大部份院校對單科成績、論文、文科類大賽獎項等此前的自主招生“敲門磚”提及較少。
北大去年自主招生不再承認研究創作和突出能夠等作品,明晰規定考生需滿足五大學科大賽市級銀獎、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銀獎、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四等獎其中一項。
中國科學技術學院招生與就業處處長楊鋒告訴記者:“我們在讓利幅度的控制上顯得愈發嚴格。”一類是對于出席數理化全省奧賽的,中考分數達到一本線可以優先投檔;第二類是獲得數理化市級大賽銀獎以上的考生,以及信息、生物全省奧賽賽三等獎的考生,可以獲得20分加分。
降低體質測試
從考試內容和方式看,不僅傳統的面試和筆試,體質測試也成為諸多院校列入考評的內容。觀察各校的招生簡章,各校體質測試的項目和評價標準各有不同,部份中學僅將體測成績作為投檔參考;也有校區將體測成績列入總分;還有不少學校對體測不合格的中學生“一票否決”。
自主招生考生該怎么應對?
這么,打算申請的考生又該怎么應對呢?教育專家就此給出建議。
第一,要調整自己的態度,以平和的態度應對變化。不要形成恐懼的情緒影響學習狀態。
第二,假如中學生過去出席過一些賽事,仔細研究自己的情況是否符合中學的自主招生新政,之后考取對應的中學,把自己的優勢找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