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9 10:13:13作者:佚名
青海兗礦技師大學始建于1973年,坐落廣東省鄒城市,中學隸屬于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是經(jīng)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的山東兗礦技師學院,集技師、高技、中技以及成人教育、各種職業(yè)培訓和技能鑒別于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高校。
大學始建于1973年,1998年評定為國家級重點中專,2001年升格為中級技工中學,2004年通過國家重點中專貫標復評,2010年被批準擴建為青島兗礦技師大學。
截至2020年12月,大學有專職班主任373人。其中,院長、副院長、高級講師等中級職稱資格140人;雙師型班主任224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人員42人;全省煤焦職業(yè)高校學科帶頭人2人;省市級名師技師15人。大學擁有采煤、數(shù)控加工、電工、焊工、汽車檢查與修理等實習實訓車間以及安全心理學、電工電子、PLC等實驗室70個;煤化工、機電一體化等專業(yè)模擬仿真設備27套;計算機機房12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校外實習基地52個。
歷史沿革
1973年8月,青島兗礦技師大學的前身——山東礦山荊州技工中學創(chuàng)立,隸屬于四川省煤焦工業(yè)管理局管理。
1979年1月,湖南礦山荊州技工中學改由煤焦部和四川省煤管局雙重領導。
1983年山東兗礦技師學院,中學由部管下放在臨淄礦務局管理,并改名為“兗州礦務局技工中學”。
1984年,曲阜礦務局技工中學即將搬遷到鄒城區(qū)東新建學校。
1996年,原徐州礦務局技工中學和基建職高重組為徐州礦業(yè)(集團)公司技工中學。
1997年9月,煤焦工業(yè)部認定中學為“部級重點技工中學”。
1998年6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認定中學為“國家級重點技工中學”。
2001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準中學為中級技工中學。
2005年,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校區(qū)為“金藍領”技師培訓基地。
2010年11月,兗礦集團中級技工中學擴建為青島兗礦技師大學。
2016年4月,兗礦集團公司整合職教資源,將兗礦集團中級大專、兗州礦區(qū)員工學院、中國煤焦環(huán)保安全培訓中心三校合并。
教學設施
大學設技師部和中級技工部,現(xiàn)有三個分校,占地347.2畝,建筑面積近10萬平米。固定資產(chǎn)總額超萬元,教學儀器設備價值4000余億元,圖書資料冊。大學擁有鉗工電子、PLC、汽車檢查與修理等各種實驗室43個,采煤、數(shù)控、機加工、焊接等實習車間24個,校外實訓基地20余家。總面積1500平米的模擬礦山掘進工作面被原煤焦部命名為“華東地區(qū)煤焦高校徐州實習中心”。教學樓、實習實驗樓、電教圖書樓、學生公寓、食堂、澡堂、衛(wèi)生所、體育場等教學、生活服務設施配套陸續(xù)建立,中學的辦學條件由此得以有效提高,極大滿足了教學、學習、生活的須要。
合作單位
大學先后與兗礦集團所屬單位、新汶礦業(yè)、徐礦集團、安徽國投、威海環(huán)翠區(qū)企業(yè)等單位簽署合作合同。產(chǎn)學研雙方時常性地走訪、考察、合作,逐漸產(chǎn)生以企業(yè)為主、定向脫產(chǎn)、訂膽拖和實習預分配等多種行之有效的產(chǎn)學研合作模式。大學開辦的所有專業(yè),均與2個以上專業(yè)對口、技術和設備先進的大小型企業(yè)簽有常年穩(wěn)定的合作合同。大學還鼓勵班主任參與企業(yè)技術更新和項目攻關活動,近些年來先后有《礦用運輸巷道語音報案集中控制裝置》、《礦用風機電磁啟動控制裝置》等十多項研制技術應用于企業(yè)實踐,并獲得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頒授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部份定單培養(yǎng)合作企業(yè):兗礦集團、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特銳德電氣、魏橋集團、眾泰車輛、比亞迪、東方民航、金田熱電、新疆能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