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22 16:07:09作者:佚名
國家骨干高職高校
2006年教育部、財政部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啟動施行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高校建設計劃”國家骨干高職院校,根據“地方為主、中央引導、突出重點、協調發展”的原則,選聘100所高職高校進行重點建設。4年來,示范建設高校在探求產學研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單獨招生試點、增強社會服務能力、跨區域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推動了全省高職高校的變革與發展方向。
項目目的在于推動地方政府建立新政、加大投入,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動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提高辦學活力;以提升質量為核心,推進教育教學變革,優化專業結構,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推進內部管理運行機制變革,提高高職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行業企業與高職高校互相推動,區域經濟社會與高等職業教育和諧發展。
全省共有100多所國家骨干高職高校,其中廣州共有7所,分別是
佛山職業技術大學、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大學、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大學、廣州高鐵職業技術大學、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大學、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大學
佛山職業技術大學
中學現建有科研機構及公共服務平臺24個。其中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查中心3個(中國餐飲業乳品安全和乳品營養剖析檢查中心、廣東省家用空調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廣東省制熱產品檢查中心);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1個(深圳市佛山生產力推動中心);市級研制中心2個(華北電器研究院電器有害物質取代研制中心、華南電器研究院智能電器研制中心);市級培訓大學1個(廣州佛山創業培訓大學);山東省協同創新發展中心1個(云南燈具工程與武器數字化技術協同創新發展中心);教授工作室1個(楊叔子教授工作室);市局級科研平臺3個(廣州院校熱泵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院校燈具制造工程技術開發中心、佛山市機電專業群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實踐研究基地1個(云南實踐科學發展觀研究基地——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研究基地);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個(佛山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廣東省知識產權培訓基地、順德商務和科技服務業創業基地、順德區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佛山政府公共服務平臺4個(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順德黨員培訓網路大學、順德區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順德社區工作大學);社會服務中心2個(佛山老年學研究中心、順德普通話水平測試暨語言文字工作站);工業設計教育機構1個(佛山工業設計大學)。通過這種平臺,服務中小企業,積極舉辦技術開發,為企業提供科技服務與支持。
2010年以來,我校中學生在各級各種專業技能大賽中共獲得全省性賽事銀獎(含特等獎、特銀獎、金獎)109個,二等獎(含金獎)186個,三等獎(含金獎)163個;市級大賽銀獎(含特等獎、特銀獎、金獎)210個,二等獎(含金獎)280個,三等獎(含金獎)274個,位居全國同類高校前列。近兩年中學生初次就業率為97%以上,超過全國同類高校的平均水平,并且專業對口率高,月薪高,晉升快,用人單位總體滿意率達到90%以上。中學生創業能力強。按照麥可思公司調查,中學2011屆結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的比列達3.8%,遠低于全省高職高專結業生自主創業的比列(2.2%),也低于全省示范性高職高校的評價水平(3.2%)。
廣州交通職業技術大學
大學一直面向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積極拓展社會服務功能。設有交通運輸行業職業技能鑒別站、省屬職業技能鑒別所等7個鑒別機構,具有83項專業技能鑒別資格,可舉辦55個工種的培訓鑒別;是交通部道路水運試驗檢查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四川主辦單位;擁有中國企業聯合會主辦的“653工程教學基地”、城市軌道交通“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廣東省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廣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近兩年,大學面向行業和社會共培訓和鑒別各種人員10萬多人次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組織職業(執業)資格考試9萬多人次。
大學秉持“求是、篤實、創新、立業”的校訓精神,深入舉辦教育教學變革,積極推動內涵建設,先后入選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交通系統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示范單位、廣東交通教育科技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當前,大學正以廣州省教育廳和廣州省交通運輸廳兩廳共建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大學為抓手,深入弘揚“內涵發展,質量立校;開放融合,服務興校”辦學理念,竭力推動體制機制變革創新,積極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銳意進取,努力把中學建設成為行業領先、國內一流、有一定國際影響的技術應用型高等職業高校。
廣州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大學
大學設有水利部“全國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水利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別站”、“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是承當教育部、住建部施行“建設行業技能型短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高校之一,也是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和“廣東省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機構”;2006年經江蘇省勞動與社會保障廳批準組建了“職業技能鑒別所”。2014年教育廳、水利廳批準組建“廣東省水利人才教育基地”。
憑著60余年的辦學積淀,大學在辦學實力、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穩居全國高職前列,先后為行業和社會輸送了4萬余名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促進行業發展和區域經濟變革升級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
上海高鐵職業技術大學
大學充分發揮行業辦學背景和政府辦學的雙重優勢,秉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文化鑄校”的辦學理念,走特色立校、質量強校、優勢興校之路,培養品德高尚、技能高超、創新奮進的高素養技能型人才,探求弘揚“產教一體、寓學于工”人才培養模式。與廣鐵集團、廣州輕軌、深圳輕軌、東莞輕軌、佛山輕軌、港鐵(北京)公司、遠成貨運、廣州塔等著名企業共同擬定人才培養方案,率先成規模地舉辦“2+1訂單”培養,產生中學與企業、專業與職業、學生與崗位對接的人才培養機制,2013年訂單培養中學生1159人、2014年訂單培養中學生1356人、2015年訂單培養中學生1501人、2016年訂單培養中學生2050人。
大學建有上海市“雙轉移”定點培訓機構,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別所和高鐵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別站,可提供89個工種/證書的初、中、高級及特種作業的鑒別,其中有43個工種可舉辦技師與中級技師鑒別服務。每年為輕軌、國鐵及相關行業企業舉辦崗位培訓、技能鑒別與考證和面向社會的培訓等超千人/次以上,現已成為軌道交通企業北方重要的應用型人才培訓基地。
湖南科學技術職業大學
大學中學生在市級以上技能大賽中屢獲殊榮,展現廣科學子風采。十二五期間,大學中學生獲得市級以上技能大賽獎項529項,比十一五下降190%,其中在全省職業高校技能競賽(北京國賽)得獎12項。如2015年全省職業高校技能競賽高職組“計算機網路應用”、“云估算技術與應用”、“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等3項國賽銀獎1項、二等獎2項,2015年全省職業高校中學生技術技能創新成果交流賽銀獎,2014年“博導前程杯”電子商務營運技能大賽銀獎,單晶硅創意暨認證技能國際大賽團體第二名,2015年第十七屆全省機器人錦標賽暨第六屆國際仿人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障礙跑項目和田徑項目兩項季軍等。
大學培養了大批優秀中學生。如被媒體譽為“最牛高職生”的大學聯通應用開發中心團隊、國內首個獲思科全額獎學金赴美實習的高職生、出境衛視《奮斗》訪談欄目的創業學子、連續3年獲全省職業高校技能競賽計算機網路應用項目最高獎項銀獎的計算機網路大神、參與“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軍樂團獨奏的高職生等等。
上海信息職業技術大學
中學堅持產學研合作辦學,協同創新育人,設有“三會兩辦”推進產學研合作,與行業商會、著名企業共建了4個二級大學。中學用2萬平米實訓場地,引企入校,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第一批與企業合作項目14項,中國聯通湖南省公司等首批8家知名企業步入。中學有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2個,市級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1個,市級公共實訓中心1個,市級學院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2個,上海市高職教育校外公共實訓基地22個。
中學建構高素養高技能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提高高就業率、高滿意度辦學效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198人,中學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材施教、特色發展。近兩年,中學生出席專業技能大賽共獲國家級獎項137個,市級二等獎以上315個。結業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結業生總體就業率均在98%以上。好多結業生被華為、騰訊、深圳輕軌、中國電信等知名企業錄用,形成了被《華爾街晚報》報道為“中國最年青80后千萬富翁”丁仕源、擁有8家公司的速運邦邦CEO陳家良等創業典型。
東莞火炬職業技術大學
東莞火炬職業技術大學蘊育于“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火炬計劃(ChinaTorch)是一項發展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指導性計劃,于1988年8姨媽中國政府批準,由科學技術部(原國家教委)組織施行。
"火炬計劃"的宗旨是施行科教興國戰略,貫徹執行變革開放的總方針,發揮我國科技力量的優勢和潛力,以市場為導向,促使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高新技術商品產業化和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化。
建設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火炬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托,主要借助我國自己的科技和經濟實力,通過軟硬環境的局部優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構建上去的、面向國外外市場、發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集中區域。火炬計劃項目的重點發展領域是:電子與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高效節能與環保。通過火炬計劃項目的施行,締造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集團。
人力資源開發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培養和吸引高素養的人才是實現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根本保證。培養一大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勇于創新、敢于在市場競爭中奮勇奮斗的科技管理人才和科技實業人才,是火炬計劃的一項關鍵性任務。
東莞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佛山市政府于1990年聯合創立,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隨著江門市西部發展戰略的施行,火炬開發區與翠亨新區實現連片發展,面積由原先的90平方公里擴充到230平方公里。借此為平臺,通過深中通道,主動對接上海前海自貿區,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置頂公眾號或設為標星,
更及時收到考試最新消息哦!
高職中考網
ID:
高職中考網()旨在構建權威教育資訊網站
為考生提供專業的全面的3+證書中考、自主招生等考試資訊!
公眾平臺自助答疑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