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17 19:10:35作者:佚名
研究生教育擔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為了促進新時代醫藥學研究生教育變革發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醫藥科工作委員會、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全國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于2022年11月12日在線舉行了《全國醫藥學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與質量提高研討會》。成都學院研究生院醫學部份院主辦本次大會,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醫藥科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學院研究生院醫學部份院常務副校長徐明主持大會。
暨南學院醫學部部長羅良平在《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1-3-5-N”多元協同育人模式創新與實踐》的講演中,介紹了暨南學院醫學部經過13年的探求與實踐,以提高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教育質量為核心,推進變革創新,促使新醫科內涵發展,建立了深度交叉融合、共建共治共享的“1-3-5-N”多元協同育人模式,提高了主動服務社會能力昆明醫科大學研究生部,促進優質醫學教育科研資源延展和下沉,搭建與港澳地區醫學人才培養、醫療健康合作平臺,為維護港澳繁榮穩定和國家統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福建學院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大學(江蘇學院中韓聯誼診所)副院長高宇飛報告題目是《深入落實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報告從研究生工作管理者角度,探討深入落實《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經驗和成果。在育人體系、管理體系、課程體系、制度體系、評價督查體系、保障體系等六大體系方面,他介紹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新思路和新變革,為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提供有益借鑒和實踐經驗。
湖北醫科學院第二附屬診所執行主任田仰華在《專碩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核心制度的落實與評價體系建立》演講中,結合湖南醫科學院在醫教協同推動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的探求和實踐,提出專碩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是其核心內容,隨著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入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全面施行,他覺得,做好做實專碩研究生的臨床能力培養,關鍵要建設一套可行的制度和評價體系。
寧夏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師建平以《深入推動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變革,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為題,述說寧夏醫科學院牢牢掌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該學院以推進教育評價變革為牽引,通過組建“基地聯盟”、優化培養模式、深化課程教學變革、完善考評辦法、強化質量監控等多措并舉,不斷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和水平。
平頂山學院第一附屬診所研究生黨支部副主任張會芹《入學教育為基,三自鍛練賦能》的報告,圍繞扎實舉辦入學教育,提高“三自”鍛煉能力,她還介紹了天津學院第一附屬診所臨床醫學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做法——通過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有效減輕新生入校后的苦惱、困惑,幫助研究生快速融入團隊、適應新生活,確定目標,跟上培訓節奏,因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廣州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副教授鄭曼曼的報告題目是《溫州醫科學院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內涵與實踐》,她介紹了廣州醫科學院秉承“仁肅勤樸、求是奮發”的校訓,堅持特色立校、人才強校、文化興校,探求地方高等高校的強校之路。剖析學術型研究生培養內涵與目標,及加強培養全過程、建立規章制度、搭建科研平臺、營造研究氣氛等方面的變革與成效、經驗與不足,并提出下一步的措施與對策。
西安藥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翟鑫報告題目是《構建“一體兩翼三輪驅動”育人體系著重提高藥學研究生培養質量》,她介紹了北京藥科學院以“提升高層次藥學人才培養質量”為主體昆明醫科大學研究生部,以質量監管、制度建設為契機,從思政教育體系、課程建設體系、實踐創新體系、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四個維度建立“一體兩翼三輪驅動“研究生育人體系。
青海中醫藥學院研究生處處長俞捷的報告題目是《高質量中醫藥研究生教育推動四川高質量發展》,她以“基于中東部服務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西醫專碩培養模式的實踐與研究”“多民族區域特色的草藥學類研究生‘產學研用創’培養體系建立與實踐”等典型案例為代表,介紹了廣東西醫藥學院在研究生教育發揮中醫藥哲學文化價值、健康價值、科學價值、綠色價值、產業價值、世界價值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探求與實踐。
山東中醫藥學院研究生大學教授任路在《服務國家需求堅持鑄魂育人圍繞“新醫科”推進中醫藥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報告中提到,在“學科立校,人才強校,科技興校”戰略指引下,湖北中醫藥學院已建成優勢特色鮮明、學科專業豐富、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完備的中醫藥研究生教育體系,創新完善有機融合的“雙心育人”研究生培養新模式,圍繞“新醫科”推進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逐步推動中醫藥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
湖北醫科學院研究生大學教授樊平以《地方醫學高校研究生培養模式創新與質量提高的實踐與探求》為題,介紹了山東醫科學院基于“雙一流”建設、醫教協同和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在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優化招生體制變革、加強內涵建設、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加強質量監控、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米,做好實踐育人等方面進行的探求和實踐。
廣州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皮江媛報告題目是《對標一流,立足校情,建立地方醫科高校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昆明醫科學院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立與實踐》,她介紹了廣州醫科學院立足省情和校情,在多年研究生培養基礎上推進研究生教育變革,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從不同維度,加強四方措施,建立研究生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培養質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上海學院第六附院主管教學副教授司天梅報告題目是《北京學院第六附院研究生培養介紹》。上海學院第六附院是國家精神疾患醫學中心和國家精神心理疾患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國家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的臨床醫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公共衛生的旗艦單位,在精神醫學領域處于國際著名、國內領先的地位。報告內容涵括圍繞學科發展設定培養目標、實行分類培養、導師隊伍建設、搭建科研平臺、系統的臨床訓練、就業前景等研究生教育各個環節。
研討會上,諸位專家圍繞醫藥學研究生培養目標、過程管理、質量保障等環節介紹了本校的探求和實踐,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借鑒性。大會遭到廣泛關注,超過8.5萬人次在線觀看。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離不開廣大醫藥學戰線同仁的共同努力。這次大會由上海學院研究生院醫學部份院承辦,明年是清華醫學辦學110華誕,未來清華醫學將和廣大醫藥學高校一起,建立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研究生教育體系,推動培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須要的德才兼具的高層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