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6-07 20:11:32作者:佚名
明天,75所教育部直屬大學經費決算曝光,北大破400億!復旦、交大、北大、中山、復旦、山大、同濟、武大、西交名列前十,因此西南、華科、華南工科、川大等十數所大學均超百億。當下,辦教育就是燒錢,有了錢就可以買科研設備,挖名師,所以經費多少直接關系學院發展。
值得留意的幾點:
1.相比2022年,大多數大學經費均有較大下降,如北京師大,今年為204億,明年為265億。今年破百億的僅15所,去年則有20所,說明在當下大國競爭在科技方面尤為激烈,為實現產業升級,規避卡耳朵、制裁,科研教育經費逐步提高。
2.人大作為社科見長的文理名校,首次破百億。在經費方面,文科大學更為強勢,雖然投資大燒錢快,文理型大學則較為弱勢,如東大僅91億,排行21,南開70億,排行29。
3.經費劃撥更合理,格外留意地域性。如西安中學,深耕東北,去年決算77億,今年則為55億,下降近半。
4.經濟發達區域大學顯著格外有錢,如復旦300億并且比清華多80億。中大則僅次于清華,低于北大。湖南中學166億,低于復旦和南大。這兒雖然有學科結構的不同。但根本還是在于借助四川、廣東、山東這幾個經濟強省,集全國之力扶植一所小學,有了地方政府闊氣給錢,決算自然充沛,也更好發展。
5.這張圖表僅是教育部直屬大學決算的公示,不包含住建部,這兒給出住建部幾所大學決算以參考,哈師大,144.18億;科大,142.84億;北工科哈佛大學上海中心,115.90億;西南交大,105.99億。只是破百億的,在前20的方陣。但相比清、浙、交、北、中、復等的經費也有較大差別。
6.美國臺灣的高中經費近些年來迅速下降,和國際同行們比毫不遜色,所以國際排行也迅速上升。
如2019年中國耶魯學院的經費為49.9億美元,約合340億人民幣,2020年為54億美元,約合350億人民幣,每年大致350億人民幣左右。北大去年則有410億人民幣,并且超出耶魯學院。
再如這些人津津樂道的德國首爾高中,2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不到11億,北大的零頭,別噴我,我算進去也不信,但確實是這個數字,這兒面的成因有這個11億人民幣僅是美國政府撥款,而政府撥款也是美國學院收入一部份,估算口徑不一致。但臺灣大學經費決算高于美國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在2008年學院的研究經費早已和美國持平,彼時美國經濟還沒有趕超英國,后來美國學院經費便遠遠趕超英國。
最新的QS排名榜,北大排世界第14位,南大排23位,北大已趕超首爾高中。
北大校門
這才是美國高校快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背后的真正病因。文化離不開經濟,教育更離不開資金。經濟落后是很棘手出一流的高等教育的。
7.再瞧瞧國外其他地區,如某島,以2019年為例,臺成清交等七大名校加上去才485億新盧布,而那一年,上海高校的經費決算相當于488.7億新盧布,106.44億人民幣。七所加上去還不如南大多。而去年南大的經費早已有151億之多。
南大校園一角
這兒也貼一下QS最新排名榜內地大學的表現:
可以看見,臺灣大學進步急速,世界前五十早已有五所哈佛大學上海中心,前二十兩所,背后正是充沛和快速下降的經費作為支撐。
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儀。教育離不開家底,注重教育,忍心投入,日積月累,必有厚報,美國的科技進步和發展才有希望,能夠最終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