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29 21:04:13作者:佚名
文|白茅如玉
《知否》這部劇,看第一遍,真是覺得林噙霜和墨蘭這對母女可恨。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說的就是她們。
但第二遍看完,又覺得這對母女其實挺可憐的,她們所有想要的一切不就是能當個正妻,有個有錢有勢的男人愛自己,寵自己嗎?這和不少現代女性對婚姻的訴求并無二異,只是她們生活的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導致她們為了自己這份強烈的愿望付出了道德的代價。
被形勢所迫,林噙霜委身做妾。又因“不甘愿”,費盡心機,步步為營
林噙霜,容貌嬌弱,我見猶憐,又出身官宦家庭,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通詩詞,有一定的才情和風情。如果不是家庭突然遭遇變故,她也應當是高門顯戶里的“當家主母”。
可她的父親被落罪,她成了罪官家眷,這意味著什么呢?
在古代,罪官家眷,如果是重罪的話,被株連九族,要砍頭。如果罪不至死,就是降為奴籍發配到邊疆苦寒之地,很多習慣了養尊處優的女眷還沒走到地方就病死或累死了;要么被充為官妓,或變成其他官員家中的奴婢,而且是世代為奴。
可見罪官女眷,最好的下場也是成為奴婢,并且再無翻身之日。
林噙霜落難后,盛老太太看她一個孤女可憐,于是養在身邊,想為她將來找個厚道的人家,雖沒那么富貴,但保她做個正妻,好好過日子也苦不了。
可老太太沒想到,林噙霜和盛纮一來二去眉目生情,未婚先孕進了盛家內宅,成了盛纮的侍妾。
林噙霜為什么會寧愿做盛宏的侍妾,也不愿嫁出去做一家的正妻呢?
1、不愿低嫁
按照林噙霜原本的家境,她是可以高嫁的,所以在落難以后,讓她低嫁,她內心不甘。她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嫁進顯赫人家做“當家主母”,因此她才會迫切地想要在女兒墨蘭身上彌補這個遺憾。
所以哪怕是做侍妾,她也想留在為官的盛纮身邊,保住她穩定富足的高門大戶里的生活。
2、為了“母憑子貴”
踏踏實實地過平淡的日子不是林噙霜想要的生活,她想要人前“顯貴”。她做不到,她的孩子也得做到,將來等她的孩子做到了,她就算熬出頭,能挺直腰做貴婦了。
從幫助下一代成功的角度來說,生在官宦家庭里的孩子顯然比生在普通家庭里的孩子離成功要更近一些,更有背景一些。無論是女兒出嫁,還是兒子走仕途,有一個好的家庭做靠山,都大有裨益。
3、了解盛纮,看好盛纮
林噙霜很了解盛纮,也看好盛纮在仕途上的發展。她懂得駕馭盛纮,讓這個男人庇護她,并且能保證她雖然是一個侍妾,但在家里的地位幾乎可以和主母王大娘子平起平坐,她的孩子也能隨之被父親看重,待遇不次于嫡子和嫡女。
在林噙霜步步為營的精心謀劃下,她的一生過得還算是舒服的,如意的,只是最后功虧一簣。
4、盛纮對她的憐惜
盛纮是真心喜歡、憐惜林噙霜,憐惜她身世可憐。盛纮的態度也讓林噙霜覺得自己做她的侍妾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但好在盛纮對她不錯,她只能盡力把握住眼前能看到的“幸福”,不敢去賭盛府外的未知。
林噙霜為自己的謀劃是靠譜的,但她為女兒墨蘭的謀劃就棋差一招,功虧一簣
本來在林噙霜的設計下,是想要墨蘭做一個侯府里的當家主母,然后女兒女婿一起孝順她,她就能繼續在王大娘子面前有炫耀的資本。
一邊是丈夫寵愛,一邊是兒女爭氣,這是她的如意算盤。
林噙霜的女兒墨蘭其實原本是一張好牌盛墨蘭結局,一個不錯的女孩。論聰明,她不輸明蘭;論寵愛,她是父親的“心頭肉”;論本性,她從小知道就知道敬愛哥哥,后來在夫家受氣又東窗事發后能反思己過,和明蘭和好,說明她本性并不壞。
這樣一張好牌,林噙霜是如何打爛,她是如何走到最后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呢?
林噙霜最大的失誤是沒能教會墨蘭怎樣做一個當家主母。
1、她錯過了墨蘭跟隨盛老太太受教育的機會
盛老太太在大孫女華蘭出嫁后,有意再選一個年幼的孫女養在身邊,一邊陪伴她,一邊好好受教育。
這個機會,盛纮原本是想替墨蘭爭取的。雖然盛老太太不喜歡林噙霜,也帶著不待見墨蘭,但兒子開口了,總不好不給面子,勉強也能接受墨蘭。
但林噙霜反而不愿意了,她怕墨蘭去盛老太太那受委屈,墨蘭也不喜歡這個奶奶,害怕她,母女倆一唱一和,這個機會就讓給了失去母親的明蘭。
與林噙霜母女拒絕盛纮的安排不同,年幼的明蘭聽從了衛小娘的臨終遺言,主動去尋求盛老太太的庇護。
林噙霜只看到了眼前墨蘭害怕,擔心她受委屈,卻沒看到盛老太太教育出來的華蘭端莊大方,有禮有節,為人處世滴水不漏,沒看到盛老太太作為勇毅候嫡女,盛家曾經的當家主母,有一生的生活的智慧。
最終,盛老太太教育出來的明蘭,雖然是庶出,雖然從小就沒了母親,也不得父親關愛,但進退有度,聰明理性,獨立自主,做事周全,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和定位盛墨蘭結局,堪當一家主母之位。
所以明蘭在婚戀市場上,不只是被顧廷燁相中,還被永昌侯府的大娘子相中給自己的小兒子做正妻。
林噙霜教育出來的盛墨蘭,則和她一樣雖有才情,卻不大氣,心里滿是嫉恨和算計,品德上缺乏正氣。
2、她教會了墨蘭怎么去打動男人的心,卻忘了教會她去做一個當家主母
古代的當家主母,不僅是要守住丈夫的心,更重要的是能鎮住家宅,管理好整個家族上下的事務,是在家庭大局上的掌控者。
林噙霜只教會了墨蘭如何爭寵和暗害這些侍妾的伎倆,卻沒教她如何打理家族,如何孝順公婆,如何擺正心態處理和侍妾之間的關系和正確管理侍妾,如何顧全大局,如何照顧丈夫的顏面和心情。
墨蘭在婚后撞得頭破血流,顏面掃地,林噙霜“功不可沒”。
3、她錯過了墨蘭的良配姻緣
墨蘭是盛纮最疼愛的女兒,在婚配上也是他唯一操心的女兒。華蘭和如蘭,是王大娘子操心;明蘭是盛老太太操心;只有墨蘭,林噙霜依賴盛纮,墨蘭的婚事自然也就是盛纮親自考量安排。
在盛纮的權衡下,他本來是想讓墨蘭嫁給自己的得意門生文炎敬做當家主母。在盛纮眼中,文炎敬就像是當初的自己,為人正派,雖然在仕途上剛起步,也沒有家族的助力,但仍看好他的前途。
無奈林噙霜看不上文炎敬,認為他是普通門戶,家門寒酸,配不上墨蘭,她寧愿讓墨蘭嫁進侯府,陷入和別的女人爭丈夫的漩渦中,也不愿墨蘭低嫁,一生得一人敬愛。
在女兒的婚嫁上,林噙霜更看重門第,忽視了人品。她機關算盡,卻踩了個大坑。最后如蘭按照自己的意愿爭取到了和文炎敬的姻緣,夫妻恩愛,文炎敬在丈人和連襟的襄助下官運亨通。
相比較之下,錯過了文炎敬的墨蘭則凄慘暗淡多了。
雖然在最后,墨蘭終于悔悟,但嫁給梁晗已成定局,只能是有苦說不出。墨蘭做這一婚嫁的選擇,其結局盛老太太早有預言。
明蘭和盛老太太回老家,碰巧幫助了淑蘭和相公解除婚約后,盛老太太和明蘭總結說:
像淑蘭這樣的情況還算好的,嫁給普通秀才,雖是低嫁,但過得不幸福,娘家能給做主,付出點金錢的代價,還能有回頭的余地;倘若是高嫁給了高門顯貴,進了侯門深宅,過得不如意,娘家也無能為力,那就只能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了。
盛老太太當時是意有所指地暗示明蘭嫁人最主要是要看對方的人品,而不是看門第,她想撮合明蘭和賀弘文,讓明蘭忘了小公爺,卻沒想到對墨蘭的命運一語中的。
墨蘭和明蘭之間的差別,真就在一個盛老太太。如果說盛老太太是用自己一生的智慧造就了明蘭的幸福,那林噙霜和墨蘭母女則是不折不扣的助攻。
林噙霜一心栽培墨蘭,又是她親手毀了女兒的終身幸福。本來墨蘭可以在林噙霜身上學到如何留住男人的心,又可以在盛老太太身上學到如何選擇良配,如何自尊自愛,做當家主母,應當是最幸福的一個女人。但在林小娘的一頓操作下,卻讓一個清白的女兒家身敗名裂,暗淡出門,為娘家不齒,夫家鄙視,只能獨自面對生活中的蠅營狗茍。
教育,對一個人的人生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白茅如玉,80后創業者,愿意和你們一起分享身邊的故事,探討生活的奧秘。關注兩性話題、婆媳關系、婚姻生活,喜歡我的文字,可以留言互動,你們的轉發和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