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9-02 09:02:55作者:佚名
在我眼中的服裝批發市場,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是在廣州和虎門,這里是全國的服裝生產基地和批發中心。 其次是杭州、武漢、北京。北京的動物園南門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市場,客流量大,來客的地區眾多,也是竄貨最容易發生的地方。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服裝批發行業前景的相關內容。
服裝批發行業前景:
很多想做服裝生意的人,都對批發市場很感興趣,特別是在像四季青這樣的大市場做批發十分向往,覺得在這邊只要位置有利,每天賺幾千幾萬的,都是小兒科,其實不然,其實檔口資金是沒有固定的標準的,有的地方幾萬,有的地方轉讓費都一二百萬。當時做批發始終是一個燒錢的活,想起步沒有個十幾二十萬,真的很難做。
新四季青雖然生意冷清,一個好位置十平米左右的店,轉讓費還是要30-50萬。做服裝的朋友想入行做批發,一定要了解租金的行情。租金怎么支付,合同和誰簽,是房東還是市場,租金是按月支付還是按年支付,有沒有轉讓的權利,多少年之內不能轉讓等是否有限制,押金是多少,很多都是店鋪2個月押金。一般都會包管理費和工商稅務,當然也有不包的,簽約之前了解清楚。其實在檔口租店鋪學問很深,不是簡單的把錢一交就完事,這些前期的工作沒做好,后期就有隱患
杭州的市場,老四季青的價格還是一馬當先,新四季青的人流量不行,但是租金便宜,做網店比較合適,打算靠實體賺錢的,這邊行不通,老四季青租金太貴,所有靠實體賺錢,還是環北和錢江市場等做優先的考慮,因為價格適中,還有一定的人流量,汽車北站的地方雖然不大虎門最大服裝批發市場,其實人流量還是可以得,東站汽車客運中心搬遷以后虎門最大服裝批發市場,客流量少了很多,周邊又是修路造房子的,也不是十分好的選擇。
一般來說,批發起步,10萬的資金投入比較合適,從數據分析上來說10w好像可以滿足資金需求了,但是考慮到流動資金和生產開發,沒有15w是無法進行的,您要是10w就租了檔口就會發現沒有資金做生產,只能守著檔口干巴巴等死……當然也有和別人合作,由他人提供貨品發財的,這個可能性不排除,但是這個僅僅只是傳說,不是常態,不提倡。其實很多檔口老板都是代賣的,賺的真不多。而且,任何市場都有相對的淡季和旺季,旺季賺錢的時候千萬別忘乎所以,要積累資金準備在淡季的時候能夠順利度過。
建議大家,完全沒有經驗做服裝批發的話,還是先學習學習比較合適,盲目的進來,這十幾二十萬估計就要叫學費了,總之是多看多學,少出手,尤其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怎么做服裝批發生意:
首先,要選對產品,服裝,分很多種,童裝,女裝,男裝,商務裝,大碼女裝,等等,首先,你要明白的是自己的定位在哪個層面。在做服裝批發之前,最好先做一個市場調查,看看各個層面的消費能力如何。
產品一定要質量過得去。是注重質,還是注重量。自己的預算是多少,自己能承受的上限是多少。短期內,如果沒有收益,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金錢去填補這些需求。
在自己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著先去做做營業員,或者去服裝公司。不要貿然的就下手投資租店面。要先了解一下大致的市場情況,多去服裝批發的商場看看。
平時要多看一些時尚雜志,微博,娛樂方面的新聞。關注一些時尚博主之類。多看看潮流動向。眼光是需要培養的。尤其是衣服這方面。
了解一下最基本的服裝面料的知識。不求有多全面,最起碼,當顧客問起的時候,能說個一二。對于服裝上的標識,要熟記都代表些什么。專業的素養,是客戶信任你的條件。
做生意一定要有耐心。不可能一口氣吃成胖子。多觀察市場走向,多方面的銷售,拓展市場。要懂得變通,不能一條路走到黑。線上線下,齊頭并進。
多拓展自己的進貨渠道。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多了更多的選擇。質量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才能保證長遠的發展。網上批發的網站,商家也有很多,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相對比較好的貨源。
現如今服裝行業的前景是什么:
衣食住行四大剛需。除了住以外,剩下的衣食行都會因為國民收入逐漸增高而需求增加或變得更多樣化。
所以顯淺分析來說,行業情況肯定是越來越好。
可是現實卻并非如此。我們看到很多服裝名企這幾年相繼倒地,而死因主要還是全球市場競爭下玩不過國外品牌。
這幾年以zara(廉價快時尚),nike(功能性服飾),LV(國際奢侈品牌)等國際品牌為首,在全球各地開枝散葉,基本去到哪碾壓到哪。
國內李寧,香港佐丹奴,英國瑪莎,美國蓋普的營業額是每況越下,總裁怎么換都毫無起色。
別說國內了,我早前去東京,也是這些成功企業占據著購物街的重要位置。但是日本還好,因為有無印良品和優衣庫挺住。
至于國內品牌...
拼款式更新速度,你輸給ZARA (號稱一件衣服從設計到門店只需21天)
拼面料舒適合身,你輸給優衣庫(服裝面料技術的革命家)
拼運動功能性,你輸給NIKE (誓要把科技帶進球鞋領域)
拼價格低,你輸給h&m。。。(品牌理念就是穿一季就淘汰所以價格一定要喜人)
現在國內品牌能拼的就是砸錢宣傳。你看歐時力早年請的模特都是世界最top...米蘭達,cara等。試圖打造我國的輕奢服飾品牌。但是我覺得,一個品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產品上,當你有了最亮眼的產品你才是真正的成功。光靠明星效應恐怕是跑不遠的。
衣食行三大消費上。
食,基本上除了方便面外沒有外資能做到碾壓我們民族企業。我們tm太會吃了。外國人摸不透壟不斷啊。所以沙縣小食,麻辣小龍蝦,麥當勞和味千拉面都能和平相處,滿地開花。
行,屬于政府干預項目,總在支援和振興我國車企。
偏偏最后的衣,真的是既沒背景又沒資源。本來服裝審美和工藝的發展我們就比別人起步慢,以前賺的就是人多力(gong)量(zi)大(di),現在工人工資蹭蹭地漲和東南亞國家比已經沒優勢了,當沒有國家政策這個神助攻扶持,于是迅速被成熟的外資看上這片肥沃的土地繼而侵蝕。(PS:國家政策神助攻的典型例子就是早年攔截外國先進互聯網企業,讓民企因此得到了市場份額繼而蓬勃發展。)
現在國內部分服裝民企,其實還是賺的剝削勞動人民的錢。他們走法律灰色地帶走得如魚得水,一天上10小時以上的班,一周還要上6天班,企業逃稅漏稅,還沒有加班費,年假欠奉,保險不買,獎金雙薪缺失等等。
全國服裝批發市場拿貨攻略:
杭州的四季青是個不錯的市場,大而全,高中低檔不同種類的市場分得很清楚,你想做什么樣的貨,就會有這樣的一個市場供你選擇。杭州除了四季青以外,還有新生,龍翔做中高檔女裝,興合做男裝都不錯。
武漢的漢正街是全國聞名,這里不光是服裝,幾乎是什么東西都可以在批發。到了這終于明白為什么說武漢是九省通商之地。不過漢正街太破太臟太擠了。和四季青比起來相差很遠。武漢也是竄貨容易發生的地方。
江蘇的常熟招商城早年不錯,生意做得很遠,現在不行了,我覺得那的人不會做服裝品牌。
鄭州的銀基、成都的九龍、長春的遠東是后起之秀。成都的九龍廣場我沒有去過,聽說這兩年發展很快。鄭州的銀基蠻大的,溫州人在這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別人都說吉林的服裝生意好做,要我覺得中小品牌在東北都好做,做得都不錯。
西安的康復路是西北地區的主要批發市場,不少人都是在那里做西北五省的總代理。
山東的服裝批發市場有濟南、臨沂、淄博、即墨都有批發市場。不過淄博、即墨都已經不行了,濟南利用省會城市的作用,已基本上領導了山東市場,臨沂轉成了以低檔貨為主。
上海七浦路,安徽、江蘇的零售商更喜歡去杭州四季青拿貨。 不過很多杭州MM自己去上海7P淘貨穿。
湖南株州的服裝批發市場,論交通的便利,再好不過了,火車站、汽車站都在旁邊。
福建的福州和石獅,兩邊的人經常因為竄貨而在廣州和虎門的公司相互告狀。
沈陽的五愛服裝批發市場是全國開門最早,關門也是最早的市場,天不亮就開門!沈陽的五愛市場規模較大,大得讓人不記得遼寧省還有一個鞍山市海城西柳批發市場。
太原和貴陽的服裝批發市場最不好做,付出的成本和別人差不多。賺得去不多。交通也很不方便。貴陽的市西路很亂,沒什么很專業的批發市場。
哈爾濱的紅博服裝批發市場最有集團化經營觀念,統一宣傳。重慶、蘭州、烏魯木齊我沒有去過,這里我就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