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15 10:29:05作者:佚名
大學介紹
經濟與管理大學是山東海洋學院的二級大學,大學創立于1986年,并在2014年由原管理大學改名為經濟與管理大學。大學現設有經濟學系、公共管理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物流管理系5個系,經濟與管理綜合實驗室1個實驗室,以及海洋旅游研究所、海洋經濟與管理研究所2個研究機構。
大學擁有市級教學基地山西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省級重點學科行政管理學科、省級重點專業行政管理專業。中學籌建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資源管理分會、浙江省公共管理學會海洋管理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掛靠大學。
大學以大專教育為主,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大學開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物流管理、財務管理等6個專科專業,其中行政管理專業為陜西省重點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為校級重點專業。
大學設有漁業經濟與管理、海島開發與保護(共建)2個二級碩士學位點,以及農業碩士專業學位點(農村發展領域、農業管理領域),另外在交通運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點招收港口貨運規劃與管理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大學現有全日制在校專科生1600余名,碩士研究生180余名。
大學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科學研究為支撐,積極推動教學變革,全面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大學設置有公共管理、應用經濟學、法學、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學科,其中公共管理學科中的行政管理二級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大學注重教學科研團隊建設,成立有“海域海島使用權儲備交易”科研創新團隊和“大學生社區工作室”、“海洋旅游”等教學創新團隊,積極舉辦科學研究和教學創新,方向特色鮮明。
近些年來,大學班主任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省社科規劃等省廳級以上科研項目30余項,獲國家規劃教材、省級教學變革項目、省級重點教材等市級以上教學項目10余項,公開發表論文300余篇,出版專著40余部,獲得省局級科研及教學獎勵10余項。
大學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突出“人才強院”理念。大學現有專任班主任66人浙江海洋學院招生網,其中院士17人,副院長29人,擁有博士學位班主任19人,其中入圍省“151人才計劃”3人。大學還聘請了上海學院、浙江學院、復旦學院、中國人民學院、廈門學院、蘇州學院等院校的著名學者任兼職院士,約請地方企業家兼任講堂院士。
專業介紹
行政管理
(省重點專業)
專業選考課目要求:思想政治、歷史、地理
招生計劃:共招生69人,四川39人,省外30人。
平頂山、河北、山西、貴州、江蘇、湖北各4人,遼寧、甘肅、云南各2人。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海洋管理學等方面知識,才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須要,全面把握現代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巧,熟練把握和運用英語與計算機等技能,才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公共組織從事管理工作或科研教學工作的高素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專業師資力量:本專業已產生一支由近20人組成的有實踐能力和理論基礎的“兩強型”專職師資隊伍,其中中級職稱者占36%;博士8名;碩士生導師9名。近5年承當科研項目15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學基金6項。
本專業已產生一支政府決策咨詢和社會工作服務團隊。專職師資中1人被聘為湖南省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專家;6人被聘為臺州地委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2人被聘為寧波市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專家,5人被聘為寧波市政府法治專家咨詢組成員,4人被聘為寧波市政法系統決策咨詢專家。8人擁有職業資格證書。
18項成果被廳處級以上政府部門采納或領導批示。本專業采取“三師制”組合,產生專業化教學團隊。本項目依托的專業群支持專職班主任獲取職業資格證書,通過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社區掛職鍛練等方式,降低專業實踐經驗。任命上海學院、復旦學院、浙江學院、臺灣海洋學院等境內外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3位著名學者兼任兼職班主任。
專業的優勢及特色:山東海洋學院于1999年開辦行政管理專業,是廣東省最早開辦行政管理專業的院校之一。2007年,行政管理專業被列為“浙江海洋大學重點建設專業”。2009年,山東海洋學院行政管理專業被批準立項為“浙江省重點建設專業”,并在重點專業初驗中評為“優秀”。
現已發展成為實力較強、特色鮮明、輸出人才廣受好評、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名牌專業。在專業建設的基礎上,2004年,我校行政管理學被評為“浙江省重點學科”;目前還具有農村與區域發展領域、漁業經濟方向碩士招生權。2014年MPA專業學位申報中獲得管理組專家評審第3名,公共管理類專家評審第2名。
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街道社區共建實踐教學團隊,遴選各級政府和海洋管理部門的19位中高層領導黨員、街道社區的12名基層社會工作者作為兼職導師,已產生協同共建的“服務‘兩區’戰略的現代海洋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教學創新團隊”、“大學生社區工作室:中學生基層服務能力培養教學創新團隊”、“海域海島價值評估與管理”團隊、區域海洋經濟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貨運管理
專業選考課目要求:不限
招生計劃:共招生60人,廣東30人,省外30人。
湖南、福建各4人,四川、甘肅、貴州、安徽、山西、江蘇、上海、云南各2人。
培養目標:培養了解人文、海洋科學基礎知識,把握貨運系統剖析與設計、倉儲與配送、運輸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港口貨運、國際貨運、生產貨運及貨運營銷領域管理與決策方式,具有較強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有良好的生理素養、心理素養、文化素養以及行為素養,適應廣東港口貨運、生產貨運、商貿貨運以及第四方貨運管理須要的高層次復合應用型人才。能在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各種港口貨運企業、第四方貨運企業以及相關生產企業、商貿企業從事貨運管理工作。
專業師資力量:貨運管理專職班主任8人浙江海洋學院招生網,其中院士2名、副院長2名、講師4名,博士4人(含在讀博士1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平均配備有1—2名主講班主任,主講班主任的數目和結構能滿足基本教學要求。目前,我專業早已基本產生了一支年紀、職稱和學歷結構合理,梯隊層次分明的教學和科研團隊,各專業班主任理論造詣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研究成果豐碩,在貨運教育和研究領域深受推崇
專業的優勢及特色:目前國外院校開辦的貨運管理專業除中國海洋學院外,均屬于普通貨運管理專業,全面適應海洋經濟發展要求的海洋貨運亟需發展。貨運管理專業設置港口貨運、海洋物流方向將全面依托山東海洋大學涉海類專業辦學的優勢,整合資源,努力創導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基礎課開拓視野,加強基礎,努力讓中學生全面了解海洋經濟與管理,專業課擬緊扣海洋經濟特征建立教學模塊,努力辦出具有鮮明海洋特色的適應我國及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的貨運管理專業。
旅游管理
(校重點專業)
專業選考課目要求:不限
招生計劃:共招生30人,四川12人,省外18人。
青海4人,四川、安徽、江蘇、云南、湖北、河南、新疆各2人。
培養目標:旅游管理專業培養適應現代旅游業發展須要的、具有較高的現代管理理論素質和系統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具有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能在各種旅游相關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機構等從事經營、管理、策劃咨詢、服務等工作的應用型、國際化、海洋特色的高層次旅游管理人才。
專業師資力量:現有班主任12人,其中院士2人,副院長6人,講師4人,職稱結構梯隊基本產生;其中“雙師素養”教師10人。師資整體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年紀結構較好,學緣結構理想,中青班主任已具有多年旅游專業教學經驗,是一支結構合理、整體優勢顯著、發展勢頭良好的學術梯隊。經過十幾年的辦學積累,早已產生一支教學、學術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教學條件不斷改善,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
專業的優勢及特色:緊貼現代海洋旅集會業的辦學特色突出現代海洋旅游特色,培養適應現代海洋旅游新業態的特色產業發展的管理人才。本專業將人才培養定位于為國際性、現代海洋旅游特色產業服務和管理人才。
在課程設計中充分考慮到現代海洋旅游業特點,將濱海運動休閑、海洋科學探險、郵輪快艇、海釣等行業前沿人才的培養列入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之中,依托寧波群島新區海洋旅游業實踐平臺,充分借助本校教育資源,通過跨學科的融合發展,培養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的高、新、尖端的特色人才。
中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自1999年來,本專業共培養出結業生1500名中學生,中學生們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動手能力、較高的綜合素養遭到旅游企事業單位管理層的高度評價。通過對結業生跟蹤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結業生質量總體評價良好,均表示結業生都能較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快速步入角色,較好地完成自己本員工作。
中學生們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動手能力、較高的綜合素養遭到用人單位朋友和領導的好評。旅游產業是一個擁有最為廣泛的國民需求和最為活躍的創業創新的產業,逐漸擴大的市場基礎奠定了旅游領域創業創新的現實基礎。
經濟學
專業選考課目要求:不限
招生計劃:共招生65人,四川43人,省外22人。
青海、山西各4人,湖南、四川、河北、福建、江蘇、上海、湖北各2人。
培養目標:本專業系統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練把握現代經濟學剖析方式和思維范式,理論造詣深厚,具有剖析研究經濟問題和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拓展的能力及經濟領域相關業務的基本工作方式與技能。
通曉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投融資新政與實務,能在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各種經濟機構和各種公司從事經濟督查剖析、經營企劃,以及貿易經濟、金融期貨、項目投資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具有較高綜合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專業師資力量:經濟學系專職班主任中有山西省院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院校青年骨干班主任、“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教授3名、博士4名、副院長5名,均為中學應用經濟學二級學科、漁業經濟與管理學術碩士學位、農業推廣專業碩士學位區域經濟與發展方向建設的骨干力量。
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主持承當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以及大量省局級科研項目,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科研水平。
專業的優勢及特色:我校經濟學專業發展的比較優勢在于:立足連云港這一我國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具有運用經濟學理論結合海洋經濟的發展實踐,創設展現我校海洋特色的經濟學專業辦學的奇特優勢,為本專業師生的教學、實習、科研以及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等方面均提供了良好的豐富資源和基礎條件。
師資力量強教學科研水平高、注重人才培養機制的模式創新、著力加強中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和能力的培養、突出海洋經濟、就業適應性強的特色較為鮮明。
中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結業生在報考公務員、考研及出國出境學習深造、從事金融期貨和貿易管理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現,專業基礎扎實就業適應性強,薪資水平及用人單位滿意度普遍較高。
財務管理
專業選考課目要求:不限
招生計劃:共招生85人,四川61人,省外24人。
青海、貴州各4人,湖南、四川、福建、山西、江蘇、上海、云南、湖南各2人。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須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綜合素養高、富有創新精神,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的管理、經濟、法律、會計與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金融服務業、財務咨詢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從事會計核算、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剖析工作及財務咨詢服務等相關實務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專業師資力量:財務管理專業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學位結構、年齡結構十分合理。有專職班主任12人,其中院士及副院士6人,占50%;擁有博士及碩士學位6人,占50%,青年班主任6人,占50%。班主任專業背景覆蓋財務管理、會計學、審計學、會計信息系統、金融及投資等領域
專業的優勢及特色:突出培養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與未來就業崗位的無縫對接能力,注重指出中學生獲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和參與專業學科大賽的能力,在各種學科大賽中屢獲殊榮。
中學生就業前景與方向:結業生除了分布于廣西全國、同時在長三角和全省范圍內就業。主要就業領域有行政機關、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也有部份結業生通過出國、考研進行深造。
湖北海洋學院,
歡迎你的到來!
--本期--